18 盘古开天地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2.体会反义词和近义词的妙用,体会“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树木”这类词语的表达效果,并加以积累和拓展。
3.了解故事内容的神奇,感受盘古雄伟、高大的英雄形象,体会他无私奉献的精神。
4.初步了解神话故事内容神奇、想象丰富的特点,培养想象力,激发阅读神话的兴趣。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内容。
学生喜欢神话故事,三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对课文内容不难理解。孩子们的想象力丰富,但是要让他们能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能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有一定的困难。
1、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想象力。
2、试着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1、请学生欣赏一段美丽的视频,教师配乐讲解,让学生感受到如今世界的美丽,从而拥有一种幸福感。
2、对比情景,导入课题《盘古开天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这么美丽,可是很久很久以前却不是这样,那时连天和地都没有分开,直到一位巨人的苏醒,他就是——盘古。
3、师板书课题,请生跟随书空,提醒要注意的笔顺。
4、齐读课题。
1、师用语言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并出示自由读书的几点提示:
(1)读书的姿势要正确;
(2)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边读边找:课文的哪一句话告诉了我们,《盘古开天地》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学生掌握生字词情况,出示词语:
辽阔 逐渐 缓缓 四肢 肌肤 黑暗
血液 猛劈 滋润 创造 老祖宗 (师随机指导)
3、指名回答: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谁能用书上的一句话来说说?
4、师小结:能概括整篇课文的内容的句子,我们把它叫做中心句。
5、教写“创造”二字,师范写,生书空。
引导学生质疑:围绕着“盘古创造美丽的宇宙”,你有什么疑问吗?师相机板书学生的疑问。
第一自然段
1、 师提问:盘古创造宇宙之前,宇宙是怎样的?
2、 理解“混沌”一词的意思?师出示字典两种意思,供学生选择词语正确的意思。
3、师总结学习方法:遇到不太理解的词语,我们可以找字典来帮忙,然后结合课文内容来理解词语的意思。
第二自然段
1、 师提问:盘古又是怎样把这“混沌”一片的宇宙给分开的呢?
2、 根据学生的答案,出示句子,请学生找出其中的两个动词。
师板书:抡斧猛劈。请生齐读,并指名学生动作演示。师随机指导读好词,从而过渡到读好句子。
3、 找到天地分开的句子: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引导学生找出近义词和反义词。
4、 指导朗读,男女生分读天地分开的句子。
第三自然段
1、提问:天地分开后,盘古又是怎么做的呢?
2、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词语:顶天蹬地。
2、请一名学生当小盘古,做好顶天蹬地的动作,其他同学看着他的动作,跟老师来接读“盘古头顶着天,脚使劲蹬着地。”这个句子。
一百天过去了,盘古——;
一百年过去了,盘古——;
一万年过去了,盘古——;
几十万年,几千万年过去了,盘古——;
不知过了多少年,盘古——
3、请扮演小盘古的同学说说自己的感受,从而引导学生体会到:盘古不管多么累,不管多么辛苦,他都没有放弃,这么多年,一直头顶着天,脚蹬着地,他就是这样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4、请学生将顶天立地四个字端端正正地写在盘古身边。
第四自然段
1、师提问:盘古倒下去后,又发生了什么事?用书上的一句话来说说。
2、师小结:后面的句子都是围绕第一句来写的,这句话就叫这个自然段的——中心句,告诉学生要学会抓住中心句来概括自然段的内容。
3、请学生默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找出盘古的身上发生了哪些变化,并用“————”画出盘古身体的部分,用“~~~~~~”画出变成了什么。
4、师范读。
5、指导朗读一个神奇的变化,其余的请学生自由练读。
6、师生合作配乐朗读神奇的变化。
6、引导学生积累文中优美的词语。
如:飘动的云 隆隆的雷声 辽阔的大地
奔流不息的江河 茂盛的花草树木 滋润万物的雨露``````
7、请学生看着提示,试着复述神奇的变化。
8、把神奇的变化发生改变,告诉学生:变化之间有联系,想象要合理。
9、小组讨论想象:盘古的身上还会发生那些神奇的变化?
10、生汇报,师评价。
11、顺情提问:你想对创造美丽宇宙的盘古说些什么?
1、师小结:坚持不懈、乐于奉献、勇于开拓……,归根结底,是一种创造的精神!
2、出示古文版的《盘古开天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课外找不同版本的《盘古开天地》来进行阅读。
3、激励学生课外多阅读神话故事,去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无穷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