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风筝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能读写“精心、希望、依然"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孩子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能读出孩子们情感的变化。
三年级的孩子爱玩,也会玩。大多数学生思维活跃,基础扎实,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较强,对事物的看法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而另一部分学生基础比较薄弱,朗读水平有待提高。
1、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伙伴们的心情起伏变化,并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
2、难点:
理解孩子们的心情变化的同时,体会秋天里放风筝给孩子们在带来的乐趣。
【配乐:童年】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满大地,当小草抖落了满身的露珠将生命的绿色献给大地。年幼的孩子们在灿烂的阳光下追逐打闹,一声声喊叫,一阵阵欢笑,回荡在春天那清爽而又微微润湿的气息里。此刻,你最想做的是什么呢?(生发言)
师:是呀,我们都想去户外走一走,看一看美丽的风景,放一放风筝。跟同学们一样,有一群孩子也放着风筝,并亲切地把风筝唤作“幸福鸟”。这是为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继续来学习《风筝》这篇课文。
本文围绕风筝写了哪些事情?(指名答)【板书: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
师点评:你真棒,概括得很全面。这篇课文就是按照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顺序来记叙的。
现在我们一同去感受孩子们“做风筝”的快乐吧。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出描写孩子们做风筝时心情的句子。(生读文)
1、自读第二自然段,体会孩子们的心情。
师:孩子们做风筝时心情是怎么样的呢,你能从文中找出有关句子吗?(生发言)【PPT出示相关语句】
师:这里的“憧憬”是什么意思,有谁知道?(指名说)
师:你回答得真好!“憧憬”是心理的一种活动,所以是竖心旁,而它又是形声字,所以我们在写得时候要注意这两个字的特点是左形右声。
2、如果你是书中的小朋友,你在做风筝时会憧憬些什么?(生纷纷发言)
师:同学们的想象真美啊,这就是“憧憬”,这就是希望。有没有同学能把这种美好的“憧憬” ,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呢?(指名读)你读得很流利,但老师觉得还没有把这种“憧憬”的味道读出来,还有没有人想试一试?(指名读)
师:就像同学们所说的那样,正是因为孩子们喜欢这个风筝,所以无论是什么样的,孩子们都开心。还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叫——幸福鸟,还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上面。我想,通过学习,同学们对文本有了更深的体会,谁来读一读,读出你对文本的理解。(指名读,齐读)
1、师引导:风筝离开地面,开始飞起来了!请同学们画出放风筝时的句子。(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然后指名说)谁能说一说?(生发言)
【ppt出示:一个人用手托着,另一个人牵着线,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放”,那线一紧一松,风筝就凌空飞起,渐渐高过树梢了。牵线人飞快地跑起来。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师:这里有表示动作的词语,你能找出来吗?(生答)【PPT出示词语变红】这些动词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感知放风筝的乐趣,今后我们在写作文时也要巧妙地运用这类动词,让句子变得更加生动、形象。
2、之前同学们课余也放了风筝的,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当时的画面吧!【播放视频】
师:视频中放风筝的是谁呀?(生说)孙老师想充当记者来采访一下你。你看着风筝越飞越高,你开心吗?(生答)你心里是怎么想的?(生答)
在旁边观看的同学有好几个,有谁想谈谈当时你的想法。好,你来说。你在一旁看伙伴放风筝,当风筝越飞越高时,你会怎么做?(生答)你会怎么喊?(生答)书中的小朋友跟你们放风筝的心情是一样的,让我们带着这种开心、兴奋地心情一起来读一读这段文字。(齐读)
刚刚,我发现一个同学读得特别有感情,我想请她来为我们读一读,大家想听吗?(指名读)
师引导:
风筝越飞越高,他们的快乐也就──越飞越高;
风筝越飞越高,他们的幸福也就──越飞越高;……
忽然吹来一阵风——
3、【出示:忽然吹来一阵风,线嘣地断了。风筝在空中抖动了一下,便极快地飞走了。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①师:刚才我们还在快乐地喊叫,现在却——倏地便没了踪影。风筝不见了,放风筝的小伙伴的表现是怎样的?(生答)这里有两个成语:大惊失色、千呼万唤,怎样理解大惊失色、千呼万唤?(生答)
师:对,一起放风筝的伙伴不停地呼唤,这就叫“千呼万唤”。从“千呼万唤”中,你读出了什么?(生答)
师:是呀,孩子们着急、失望、难过,他们又是跺脚,又是喊叫,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喊?(生纷纷发言)
师:不知道喊了多少声,不知道唤了多少遍,声声都饱含着我们的情感,这就叫做——千呼万唤。尽管我们千呼万唤,也没有留住风筝。我们就让风筝就这样飞走吗?不——我们要去寻找。
4、请同学们找一找有关描写孩子们找风筝的句子。(生自由朗读)孩子们的心情是怎样的?(引导学习“垂头丧气”,指导“丧”的写法)
师:一只什么都不像的风筝飞走了,为什么我们都哭了呢?(生发言)
师小结:是呀,因为这只风筝,寄托着我们憧憬和希望;因为这只风筝,承载着我们的理想;因为这只风筝,装满了我们童年的快乐。
1、师:这只风筝到底有没有找到呢?
【出示文字投影,课文的最后一段: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
师:就让我们当一回作家,把文章继续写下去。
①生练笔。
②师:好,我们来交流、分享一下。【学生小片段摄像投影展示】
师:孙老师也续写了一段,我也跟同学们分享一下。
【出示:我们向磨坊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在这里呢!”突然,一声惊喜从磨坊后面传来,我们一齐向那儿跑去。只见“幸福鸟”静静地躺在地上,我们欣喜若狂,像对待孩子似的把它轻轻扶起。大家又兴高采烈地放起风筝……】
2、师:找到了风筝当然快乐,找不到风筝,心中依然充满希望,不管风筝有没有找到,做风筝,放风筝的那种快乐却一直留在作者的心田,直到现在,作者已经六十多岁了,还是觉得——出示:童年的时候,我们这些孩子,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生齐读)
3、之前我们学过一首与风筝有关的诗《村居》,请同学们一起朗读一下。【出示:村居,配乐:童年】
同学们,一只小小的风筝唤起了我们诸多的情感。让我们每个人都怀着一颗美好的心,一颗憧憬心,在风筝身上放飞我们的希望和理想吧。下课。
板书设计:
10 风筝
做风筝
放风筝 幸福鸟(童趣)
找风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