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陶罐和铁罐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激发阅读寓言故事的兴趣,感受阅读寓言故事的基本特点。
2.引导学生比较阅读中学习抓住角色特点描写的方法。
3.尝试仿编寓言故事。
引导学生学习从寓言的角色特点对比和故事意外的结局中感悟寓意。
师:同学们都看过哪些寓言故事呢?
生:《守株待兔》、《刻舟求剑》……
师:寓言给你留下的是什么印象?
生:读了以后能明白一个道理。
师:我们一起来看图猜寓言故事。
把一种道理寓意在一个简短的故事中,让人们从故事中去领会一种道理,这就是寓言。
如《狐假虎威》、《守株待兔》、《愚公移山》等。
师:今天我们就来读几篇寓言,学习作者抓住角色的特点表达寓意的方法,并试着来编写寓言。
1、回顾《陶罐和铁罐》这个故事,并完成表格。
故事题目 | 主角 | 性格特点 | 相关描写 | 结果 | 寓意 |
陶罐和铁罐 | 陶罐 | ||||
铁罐 |
2.小组合作读《蜡烛和台灯》,并完成表格。
故事题目 | 主角 | 性格特点 | 相关描写 | 结果 | 寓意 |
蜡烛和台灯 | |||||
3、对比《陶罐和铁罐》和《蜡烛和台灯》两篇故事的相似点。小组交流,班级展示。
生1:这两则寓言故事中,主角的态度截然相反,一个( ),一个(谦虚)。
生2:这两则寓言主角的态度截然相反:
陶罐:谦虚、
铁罐:傲慢、轻蔑的神气、恼怒
一个骄傲自满:比如:
一个谦虚且有礼貌。比如:
蜡烛:谦虚
台灯: 高傲、炫耀、趾高气扬的台灯
一个骄傲自满。比如:
一个谦虚且有礼貌。比如:
师:对这两个角色“骄傲”、“谦虚”作了什么描写?
生3:神态、语言。
师:你能说说关于骄傲的四字词吗?
生2:高傲自大 骄傲自满 洋洋自得 沾沾自喜 目空一切……
师:你搜集的真多,但老师希望你能学会后变成自己的东西,而不是照着笔记本读。看看老师也搜集了许多,你们读一读吧!
灯片出示:洋洋自得 沾沾自喜 目空一切 目中无人 得意忘形 妄自尊大 趾高气昂 高傲自大 骄傲自满 惟我独尊 自鸣得意 自命不凡
结论:这两则寓言故事中,主角的态度截然相反,一个( 骄傲),一个谦虚。两则寓言的寓意非常相似,都告诉我们( )。
师小结:你们说得很好,这两则寓意是:尺有所短,
生:寸有所长
师:每一样东西都有自己的用处,我们不能只看到自己的长处,而骄傲自大,瞧不起别人。
自主合作学习寓言《蚂蚁和蝈蝈》,完成表格。
故事题目 | 主角 | 性格特点 | 相关描写 | 结果 | 寓意 |
蚂蚁和蝈蝈 | 蚂蚁 | ||||
蝈蝈 |
1.分析角色性格特点(鲜明)。
师:不同的主角,不同的故事,却蕴藏着相似的寓意。作者们在选择这些角色的时候有什么秘密呢?请同学们再去读读寓言《蚂蚁和蝈蝈》和《蜡烛》。对比一下这两则寓言中的角色,看看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1:都是同类事物的不同类型
师:我们在编时怎样选角色?
对子间相互交流
生:可以是同类事物的不同类型,可以是在不同情况下发挥同一作用的两种事物等。
生:可以是人、植物、动物、事物等。
2.总结寓言的特点。
(1)选择角色要突出性格特点。
(2)运用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角色个性。
(3)每个寓言故事都能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4)寓言的篇幅短小,语言凝练,结构简单却极富表现力。
3.分析寓言的故事性、哲理性。
师小结:在仿编时要突出角色的特点,要有一定的寓意。
4.先听一则寓言,听听别人是怎么抓住角色的语言、神态、动作描写将故事讲生动的。
师:请从给出的事物中,选两种作为寓言故事的主角,仿编寓言。(大鱼、小鱼、大树、小草、岩石、种子、蚂蚁、大象、轮船、大海、苍蝇、蜜蜂……)
生编寓言后交流。
《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华夏经典故事丛书《寓言》
寓言故事里的那些角色
生动有趣
故事
寓意深刻
语言
角色:性格鲜明 神态
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