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陶罐和铁罐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会认 10 个生字, 会写“陶 谦虚 ”,通过联系下文,理解“奚落”一词思。
2、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陶罐和铁罐的态度变化。
3、 学习抓提示语中陶罐与铁罐神态、动作的关键词,结合对话分角色朗读,体会铁罐的傲慢、蛮横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友善、克制。
在本单元学习主要是围绕单元目标“故事告诉我们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进行相关的阅读教学,让学生在读懂故事内容的前提下,体会故事中蕴含的道理。《陶罐与铁罐》故事蕴含的道理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较为容易理解的。但怎样巧妙地利用教材,吃透其中大量的对话,从而感悟出陶罐与铁罐不同看问题的态度是重点以及难点。因而,通过结合对话内容,抓提示语,进行分角色朗读,从而体会铁罐的傲慢、蛮横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友善、克制是我这节课设计的核心。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从对话提示语入手,运用“角色互换”的方法,感悟人物心理;采用抓句子中的标点以及称呼探究这篇童话在对话表达上的特点,在读懂故事同时,为读懂故事的道理做一个铺垫。让朗读与品文同时进行,进一步感受童话故事语言的趣味性,感悟童话人物看待问题的方式所引发的启迪。
《陶罐与铁罐》故事蕴含的道理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较为容易理解的。但怎样巧妙地利用教材,吃透其中大量的对话,从而感悟出陶罐与铁罐不同看问题的态度是重点以及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抓提示语中陶罐与铁罐神态、动作的关键词,结合对话分角色朗读。
教学难点:
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友善、克制。
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新朋友。
2、出示陶罐与铁罐录音。
3、师过渡:在国王的御厨里,就有这么两个罐子。一个是陶罐,一个是铁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与它们有关的一篇童话。
4、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跟写,教师相机讲解“陶”字。
5、齐读课题,
师:像这样蕴含深刻道理的童话故事,我们要先读懂故事的内容,再读懂故事中的道理。
1、师:陶罐和铁罐之间到底会发生什么故事呢?我们一起走进故事的内容,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第107页。
2、出示初读要求
3、学生按照要求自主读文,教师巡视。
4、检测词语
(1)ppt出示词语
(2)开火车读词语,指名学生正音 。
(3)PPT出示“兴奋”,结合注释正音。
请同学们记住,兴还有很多意思,但只有表示愉快,有趣时才读第四声,其余时候这个字都读第一声。
(4)齐读词语
5、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1)ppt出示填空
国王的御厨里有两个罐子:陶罐和铁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很多年代过去了,陶罐________,铁罐_____________。
(2)指名学生填空
(3)齐读
三、品读课文,体会角色形象
(一)整体感知课文
1、师:是的,骄傲的铁罐——生读: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2、师:什么是“奚落”呢,猜一猜?
3、指名学生说一说“奚落”什么意思。
4、师:到底什么是“奚落”呢?我们往下读读看,相信你们一定会有更好的理解。
5、出示自学要求
学习课文2-9自然段,
思考:1、铁罐是如何奚落陶罐的,陶罐又是怎样回应的?
2、联系对话,想想铁罐为什么要奚落陶罐?并做上批注。
交流:1、同桌分角色读读对话。
2、在组内交流你做的批注。
6、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辅导、点拨。
7、学生汇报找到的内容
师:哪对同桌来读读铁罐的奚落和陶罐的回应。
8、指名同桌分角色朗读。
9、抓住提示语指导朗读
(二)生汇报,教师相机指导
A、抓称呼,学习2—4自然段
1、师:那么铁罐为何要如此奚落陶罐呢?哪个组来汇报。
2、生汇报,ppt出示2—4自然段。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 陶罐谦虚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3、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对话内容体会铁罐的傲慢、轻蔑和铁罐的谦虚。
(1)感受铁罐的傲慢
(2)感受陶罐的谦虚
(3)师小结:
你看,光从他们对彼此的称呼上,就能明显感受到陶罐的谦虚、有礼,铁罐的傲慢无礼。
4、教师指名读
师:谁能读出这种感觉呢?
5、全班分男女读 。
6、师:读到这,我相信大家一定理解什么是奚落了。
是的,像铁罐这样用尖酸刻薄的话去讽刺嘲笑陶罐,使陶罐难堪,这就叫做——奚落。
B、抓标点,学习5-6自然段。
1、生继续汇报
2、老师相机追问指导
3、全班分角色读
4、小结
师:你们看铁罐说的话,作者用的标点符号大都是——感叹号, 而陶罐呢——句号。看来标点也能让我们很好地猜测人物心理。
(四)补充提示语,学习7-8自然段。
1、生继续汇报
2、师:那你们能带着这种体会给对话添加表示动作或神态的提示语。
师提示:铁罐由傲慢到轻蔑到恼怒现在应该是?
3、指名两对学生添加提示语并朗读
(五)观察对话,师小结。
1、出示2-8段。
2、师:同学们,这个故事主要是通过对话进行的。今天,我们就是抓住提示语,标点和称呼揣测人物心理,读懂故事内容的。以后我们就可以用这种方法来阅读以对话为主的故事。
1、师:读到这里,谁来总结,铁罐为什么要一再奚落陶罐呢,而陶罐为什么又一直谦虚忍让?
2、指名学生说。
3、师:是的,铁罐自认为坚硬,这是它的长处;而陶罐易碎,这是它的短处,铁罐只看到了自己的长处,总用长处去攻击陶罐的短处。而陶罐呢,却谦虚宽容,不和铁罐一般计较。
5、教师:时间在流逝,铁罐的长处和陶罐的短处又给它们带来了什么变化?下节课我们就一起去品读这些变化中蕴含的道理。
同学们,如果陶罐和铁罐的对话还没有停止,那么接下来它们还会说什么呢?回家以后,发挥想象,像作者一样,写一段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