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风筝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会认“依、歇、丧”等5个生字。会写“精、希、却”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精心、希望、依然、大惊失色、垂头丧气、磨坊”等词语。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尝试按事情发展顺序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3.找出文中描写心情的句子,结合自己的已有经验,通过朗读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并体会作者是怎样把“我们”的这种心情变化写具体的。
4.积累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并试着用它们来表达情感。
5.体会童年的快乐,对童年美好的事物充满期待,向往,乐于表达自己的快乐。
三年级第一学期是低年级向中年级过渡的阶段,是阅读能力形成的一个转型期,学生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与认知能力,但是由于学生的年龄局限性,对于阅读理解的深刻程度还有所欠缺,对于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体会内心活动有一定的难度。文中描写的事物贴近学生的生活,是学生喜欢阅读的文本。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中,创设情境,以角色体验的形式品读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的词句,唤起孩子的生活经验,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重点:找出文中描写心情的句子,结合自己的已有经验,通过朗读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
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们的这种心情变化写具体的。
第一课时
(一)唤起情感,导入学习
1.孩子们,童年像一首欢快、悠扬的歌,像一场奇幻而又真实的梦,它充满欢声笑语,是那么美好,你觉得童年中最快乐的事是什么?(生说)
你们的乐趣真丰富,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的童年最快乐的事就是做风筝,放风筝。今天,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他们的快了吧!请伸出你的右手,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齐板题、读题)
2.读资料袋中的内容,了解风筝,引入课文。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字词认读情况,学习生字词
2.检查朗读情况。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清自然段序号。
(2)思考:这篇课文围绕风筝写了哪几件事?
(三)朗读感悟,体会情感。
1.师范读第一段引入
孩子们,就让老师带着大家一起走进课文吧!(师读生静听入境)
师:这些孩子最大的快乐是什么?
2.品读第二段,体会做风筝的快乐。
(1)自由读第二段,谈感受。
(2)品析句子,感受快乐
(生说相关语句,相机指导,体会用词,理解相关词语,引导感情朗读)
(四)练笔
1.孩子们请你们闭上眼睛想一想,你想让这只幸福鸟载着你怎样的憧憬飞上蔚蓝的天空呢?把你想到的写在小纸条上吧!
2.交流汇报、点评。
(五)回读本段,升华快乐
(六)小结
1.回顾会写的生字
2.回顾本节课的所学所感,引出下节课即将学习的内容。
五、板书设计
10 风筝
做
放 风筝
找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体会放风筝的快乐
1.孩子们是怎样放风筝的?
2. 当你牵着长长的线,把风筝放飞在高高的天空,你会说什么?喊什么?你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3. 随着风筝越飞越高,孩子们的心情有什么变化,你体会到了吗?
(三)体会找风筝时的焦急与伤心。
1.就在大家沉浸在放风筝的幸福中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老师配乐朗读风筝失踪和孩子们找风筝的段落)
2.能说说你此时的心情吗?(生说,师评)
3.是啊,同学们,幸福鸟找不到了,我们是多么着急、伤心、失望啊!(板书:伤心)能带着你的感受来读一读吗?(指名读、齐读)
4.就在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流泪时,我们看见了村子里的水磨坊。这时你心里会想什么?(板书:希望)
5.我们带着希望向那房子跑去,幸福鸟在不在那里,课文写了吗?请读课文最后部分,想象一下‘幸福鸟’到底找到了没有。(让学生大胆想象,能说多少说多少。)
6.交流、评价
(四)教师总结,深化主题。
同学们,大家都是有美好憧憬的孩子。一只小小的风筝,牵动着每个人的心,它给作者,给小伙伴们,给在座的每一位朋友带来了多少快乐与忧伤。我想,不管小伙伴们最后有没有找到‘幸福鸟’,他们一定能够找到的是童年的幸福、快乐与美好回忆。
让我们再来读作者一开始写下的这句话吧,相信你会有更深的感受。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愿在座的每一个孩子都有多姿多彩的童年。
五、板书设计
10 风筝
做
放 风筝
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