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盘古开天地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猛”“缓”“丈”等10个生字,会写“暗”“降”“肢”“肌”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等词语。积累文中如“隆隆的雷声”这样的短语。
2.初步感知神话故事富于想象的特点,体会盘古的勇猛、伟大、奉献的精神。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过程与方法:
以自主品读为主要途径,以关键词句为训练点,以情境创设为辅助,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学语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以及对中国文化传统的热爱。受到盘古无私奉献精神的熏陶。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语文教学担负着积累语言的任务,包括语言材料、语言范例、语言知识三方面的积累。语言材料主要是指汉字和词语;语言范例是指好词佳句、名段名篇名作;语言知识是指同语言材料、语言范例的掌握密切相关的字词句篇、语法逻辑等知识。三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识字能力,一定的词汇积累量,对语言有了一定的语感,正处于习作的起始阶段,所以应该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方法的引导和语言的积累运用养成教育,所以在教学中要把它们有机的结合起来,处处留心为学生创造施展才华环境,如此学生的语文素养将不断提高。
1.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内容,感情朗读,积累好词佳句,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2.引导学生体会盘古的无私奉献精神,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课文1、2自然段。
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初步感知神话富于想象的特点,体会盘古勇猛形象。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
体会盘古勇猛形象。
1.畅谈微课,学法导航。
2.擂台PK赛,比比谁的成语积累得多。
3.课件出示:( )天( )地
4.读相关成语。
【设计说明】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巧妙结合微课的优势,充分利用课前翻转课堂,预习时让学生初步感知,教学中紧密引导,将学法导航真正落到实处。让语文姓“语”,课前三分钟落实起,从细节处抓起。一来引导学生平时看书的时候养成边阅读边积累的好习惯;二来比赛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学习激情;三来为下文的学习埋下伏笔,扫清障碍。
1.学生与老师书写课题。
2.读课题,围绕课题质疑。
【设计说明】课题充分浓缩了这个神话故事的内容,让生与教师一起书写板书在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同时引导学生针对课题提出疑问,培养学生“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的学习态度。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件出示初读要求:把课文读通顺。碰到生字词,多读几遍记住它。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师巡回指导。
3. 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学习生字新词。
a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正音。重点指导学生读准后鼻音和翘舌音。
b指导书写生字
由汉字的溯源重点指导“降”和“创”
(2)理清画面,紧扣中心句回题。
【设计说明】采用集中识字,力求高效,不流于形式。紧扣学生易错的字结合汉字溯源重点指导,一使学生印象深刻,二充分紧扣本单元导语激起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与探究。注重文体特点,将课文读成一幅幅画面,初步形象感知神话的神奇特点,开启想象的翅膀。同时教会学生“段意合并法”和“摘录句段法”等读书方法。
(一)品读盘古沉睡
1.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跟随老师一同进入时光隧道来到远古时代,边听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学生汇报。
3.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
4. 学生读句子或词语谈感受,引导学生抓住“混沌”、“一直”“十万八千年” 等重点词进行深入品读,体会盘古沉睡很久很香。
5.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设计说明】教师的情境创设、范读,努力让学生置身于神话般的境地,展开丰富的想象,紧扣“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从哪里体会到”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形成自己的阅读感受。同时引导学生养成查字典的学习习惯,并逐步训练学生将一段话读成一个画面,再读成一个词语的概括能力。
(二)研读盘古劈天地
1.盘古醒来后会做些什么神奇的事情呢?
(1)出示课件: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2)给“抡”找个近义词,给“劈”找个近义词。
(3)对比读: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拿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砍了过去。
(4)同桌合作读读这两句话,做做相应的动作,体会句子的表达效果。
(5)指导感情朗读。
【设计说明】让学生在读一读,比一比,演一演的体验感悟中,真切地感受神话的神奇,盘古勇猛的形象润物无声地浸入学生心间,当学生有感而发之际,创设一次次深情地引读使盘古的形象不断高大起来。
2. 盘古劈开了天和地,天和地有什么变化?
(1)课件出示句子: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2)找出文中的反义词。
(3)指导感情朗读。
【设计说明】不直接引导学生发现反义词,而是从语用的角度诱发学生的更高一层的思考,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更多关注语言的表达,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三)回读一、二自然段。
【设计说明】从始至终以“天地”为明线,以感悟盘古的勇猛为暗索,由题目导入,再由题目收尾,首尾呼应,一气呵成,进一步激起学生的阅读期待。
盘古开天地
睡 劈 顶 变
昏天暗地 开天辟地
【设计说明】既充分体现了神话的文体特征,帮助学生直观地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把握每个自然段的关键处,降低了学生复述的难度,为下一节课的复述做铺垫。
1. 把这个故事好好读一读,思考:盘古又将做些什么呢?我们又能看到哪些神奇的画面呢?
2.进入助学空间:阅读中国神话故事
【设计说明】教材只是一个例子,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对神话故事的兴趣后,此时趁热打铁为学生提供一个阅读平台,让学生走进神话故事爱上这一传统文化,并为下一课堂的推荐书目做好课前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