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盘古开天地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 能理清课文顺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在品析过程中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为复述课文做准备。
3. 读懂课文,体会盘古勇于献身的精神。
4. 初步感知神话的特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学生进入中年级语文学习一段时间,初步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抓住重点词句品读课文的能力,也掌握了一些学习的方法,逐步走进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把握,第一次在精读课文中接触神话故事,学生能感受到其中的想象部分,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激发其学习兴趣。第二学段在阅读方面要求学生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一点学生必须通过多读、熟读课文进行感知。
1.理清课文顺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中优美词句,为复述课文做准备。
2.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能力。
3.体会盘古勇于献身的精神。
1. 能理清课文顺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在品析过程中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为复述课文做准备。
3. 读懂课文,体会盘古勇于献身的精神。
4. 初步感知神话的特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1.理清课文顺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中优美词句,为复述课文做准备。
2.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能力。
体会盘古勇于献身的精神。
(一)总句导入,引出故事内容
1.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
2.画出概括全文的句子。 出示: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设计意图:渗透中心句在全文中的作用,为高年级找中心句做准备。】
(1)都来读读这句话。
(2)理解“开”的意思。(板书:开辟 创造)
【设计意图:从课题“开”的意思入手,不仅了解故事内容,同时理清故事发展顺序,为复述做准备】
(二)想象画面,理清故事顺序
1.盘古是怎样开辟天地,又是怎样创造美丽的宇宙的呢?找出相应自然段。
2.读2、3自然段,看看盘古在开辟天地时,先做了什么,然后做了什么?找到相关的句子画下来。 出示:盘古先 ,然后 。
3.反馈句子,结合画的句子回答问题。
(三)品读课文,想象神奇画面
1.学习第一、二自然段,体会开天辟地之艰难
出示: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1)读读这句话,想想盘古为什么要这样做?
(2)理解“混沌一片”。
(3)体会盘古当时的心情。
(4)正因为这样,所以——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过渡:这一劈,出现了哪些神奇的变化呢?
出示: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 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1)都来读读这两句话。你们发现这两句话在用词上有什么特点了吗?
(2)体会反义词作用,有语气朗读。
(3)体会近义词作用,感受盘古开辟天地的艰难。
(4)想象画面齐读这两句话。
出示盘古抡斧猛劈的画面:你能给画面起个名字吗?板书:开天辟地
2.学习第三自然段,感受顶天立地之毅力 盘古在开天辟地之后又做了什么呢?
出示:第2句话和画面 给画面起名字。板书:顶天立地
(1)用词语再填空。出示:盘古先 ,然后 。
【设计意图:让孩子了解概括的作用,体会概括的简洁性。】
(2)在盘古顶天立地的这段文字中,哪些描写令你感动?
(3)从盘古的动作中感受盘古顶天立地之毅力。
过渡: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又出现了哪些神奇的画面?
(1)从天地变化中再次感受盘古顶天立地之毅力。
(2)最后他累得倒了下去,你们知道他为什么这样做吗?
(3)小结。齐读第三自然段。
3.学习第四自然段,想象化作万物之神奇。
过渡:盘古又是怎样创造出这美丽的宇宙呢?
出示: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1)出示对比段,体会用修饰词的好处。
(2)配乐欣赏第四自然段内容。
(3)学生朗读第四自然段。
(4)小练笔:想象盘古身体还发生了哪些变化。
【设计意图:在学生感受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用词的精准后,让学生也当一回小小神话家,展开想象,丰富课文内容,感受盘古的伟大形象。】
(5)小结。(板书:化作万物)
(四)心灵对话,赞扬献身精神
1.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话想对盘古说吗?
2.小结。(板书:勇于献身)
(五)总结神话特点
多么神奇的故事啊!神话正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塑造各种人物形象,表达人们的美好愿望,用神的故事来赞美心中的英雄。像这样的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还有很多。(出示图片)
(六)布置作业,课后延伸
1.把《盘古开天地》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搜集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