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盘古开天地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气息、四肢、肌肤、辽阔、血液、奔流不息、茂盛、滋润、创造”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3.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培养想象力,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
这篇神话传说讲的是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故事极富想象力,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注意文章在表达上的这些特点。三年级的学生读书时,往往只会注重感悟故事本身的神奇,他们感兴趣的往往是文本的内容,或者人物的特点,而忽视对语言表达的关注。所以,在教学中,我考虑到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并结合教材的语言特点,所以在教学中,我就本着“读懂文本,体会语言的魅力”的思想,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边读边悟,边读边展开想象,抓住精彩句段进行品词析句,利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读懂课文。在读中积累语言,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感悟方法,在读中欣赏提升。
感悟并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培养想象力。
一、导入:
1、在我国中华传统文化中有许多神话故事,你都知道那些神话故事?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小学阶段的第一篇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
》,齐读课题。
二、识字: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对难懂的词句多读几遍。
2、指名领读生字。
3、去掉熟字你还会读吗?(打开书读书上的生字条,同桌查读)
4、学习多音字:“倒”,根据读音会组词吗?
三、学文:
1、指读课文:
2、全文写了什么事?你是怎么概括出来的?(可以用课题扩充概括,可以找到书后的总结句)
3、默读课文二、三段,并用横线画出:盘古开天地的时候分别做了那几件事?(大屏幕) ----对照文本指读之后,出现画面。
4、汇报,朗读,读出力量感与艰辛。
5、体会语言的生动准确。
正是盘古用力一劈天地发生了哪些巨大的变化?
示大屏幕:读一读,发现了什么?(反义词,近义词)
作者用词可真是优美而准确啊!(男、女分别读)
自己批注学习第四段,体会语言的魅力。
交流,朗读。
看大屏幕:读一读,比一比有什么发现?
少了一些词行吗?为什么?
想象画面再来读一读。
我们在以后的写作中也要像这样一样,多用上(排比句,丰富的想象和准确生动的词语)作文会更加生动精彩。读者读起来会更加有滋有味。
省略号的作用?盘古倒下后身体还会有哪些变化?仿照课文说一说,写一写,进行交流。
总结:正是盘古的抡斧猛劈,顶天立地为人类创造了现在的世界。正如《民族文化千字文》中的这句话,齐读:
盘古开天,浊沉清扬。
天高地厚,乾坤朗朗。
四、写字:
1、字形书写重点:“月”字旁,
2、范写:“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