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听听,秋的声音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边读边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体会秋天的美好。
3、仿照诗文的内容,编写几句赞美秋天的诗句。
学生由二年级刚升入三年级,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依然以感性思维为主。因此,教学中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诗文,体会浓浓的秋情。
教学难点:
仿照诗文的内容,编写几句赞美秋天的诗句。
1、秋天不仅有丰富的色彩,还有许多美妙的声音,不信,你听……(课件播放有关秋天的声效,想象画面)。
2、有一位诗人在秋天里也听到许多美妙的声音,今天我们跟随诗人一起仔细的去听听秋的声音。
1、读阅读提示,明确学习要求。
2、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理解的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
3、检查词语认读情况。
4、再读课文,感知内容:你在诗中听到了哪些声音?
1、你最喜欢哪种声音,边读边展开想象,并把你的朗读体会在小组内交流交流。
2、学生自选内容朗读,体会秋情。
3、指名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一小节,并进行描述,把自己想象的画面描述得具体一点,美一点。
4、学生评议并补充画面,把画面说的生动些、形象些。(可以让学生从看到的、想到的、听到的等方面来想象)
5、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训练,读出情感。
教师播放音乐,学生感情朗读诗歌。
1、你觉得秋天的美还表现在哪里?欣赏美丽的秋景。
2、激情创作:同学们,秋天实在太美了,现在让我们把自己的感受也写下来吧!可以仿照诗中的格式来写,也可以自由创作。
3、学生自由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4、上台展示自我作品。(评议 总结)
5、汇编成诗:四人一组,把大家的小诗合并汇编成一首新诗,制成作品,准备展览。(小组合作讨论,修改,制成成品)
6、展示成品。
想读的同学,读出“秋的声音”。
想写的同学,写出“秋的声音”。
想画的同学,画出“秋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