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蜜蜂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本课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法布尔的科学严谨探究过程。
学生生字词语基本能过关,主要是个别同学,以及个别生字词语有一些读音错误。需要纠正。
学生能明白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但是不能那么科学严谨的复述出来。这课就是要科学严谨的态度,少了一个步骤,都不能算作成功。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法布尔严谨的科学探究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法布尔是法国著名的科学家,他写了《昆虫记》这一本书,我们还学习了这一课的生字和新词。现在,我们再复习一次生字和新词吧。
2、出示生字词,学生齐读。
3、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这篇课文讲的是?
(生答)法布尔为了验证蜜蜂是否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做了一个试验,证实蜜蜂确实有辨别方向的能力。
法布尔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但是,事情证明:蜜蜂飞回来了。
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法布尔为什么要做这个试验呢?(引导学生读第一自然段,板书:听说)
2、同学们,我们校园里有一朵花,它的花瓣与众不同,是五颜六色的。听到这件事后,你想说什么?或做什么呢?
3、法布尔在听说了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后是怎么做的呢?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预设学生答案:说明他不盲信,讲究事实,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三、精读课文2-5自然段
1、那么他是怎么做试验的呢?请大家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用笔画一画他所做的事。
2、抽生汇报他所做的事,你能用““先……接着……然后……最后……”来说一说吗?再给你的同桌说一说吧!(板书:捉蜜蜂 做记号 叫女儿等 走两里多路 放飞蜜蜂)
3、再次默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去掉文中的一个步骤行吗?再在小组里讨论一下。
4、为什么要用纸袋装?用玻璃瓶或者透明塑料袋装行吗?(那样蜜蜂可能看见路)
5、为什么抓了20只蜜蜂,不是抓两三只?
6、为什么要走两里多路?走近点行不?
然后全班汇报。(体会法布尔严谨的科学作风)、
7、读到这里你想对法布尔说些什么?
8、放飞了蜜蜂后,“我”想了些什么?为什么“我”会这样推测呢?(同桌同学讨论)
从这里你体会到了什么?(法布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9、假如你是作者,听到蜜蜂回来了你的心情会怎样?
10、作者和小女儿此时的心情你想用什么词来形容?(激动)你认为怎样读才能表达他们的心情。(指生读,大家评议。)
11、已经有两只蜜蜂回来了,是否能得出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的结论呢?为什么?
12、那作者最后是怎么得出结论的呢?请大家默读第5自然段,找出能说明结论的句子。(这样,二十只蜜蜂中,十七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13、谁来读一读这一句。并请说一说你这样读的原因。(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 “准确无误、确确实实读”的意思。)
14、二十只蜜蜂中有十七只飞回来了,能说明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了吗?还有三只蜜蜂去哪了呢? 请你用科学严谨的态度去猜测。
四、学习最后一段。
1、法布尔还得出了什么结论。(齐读最后一段)
2、在这个结论中,可以肯定的是(蜜蜂辨认方向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无法解释的是(能辨认方向的本能。)
3、对这句话你有什么疑问吗?
4、根据学生的提问,着重理解“本能”的意思。并举例说明。
5、自由读读资料袋里的内容,里面说的蜜蜂会跳舞,它们就是这样认路的吗?怎样才能找到真正的原因呢?
五、拓展延伸:
看来,自然界的确有无数解不开的奥秘。由于法布尔生活在离我们现在100多年前,当时的研究条件肯定十分有限,他不能解释这种本能。如果同学们对蜜蜂的知识感兴趣,可以去查查资料,自己再做一番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