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找骆驼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2、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丢失骆驼的特点的。
3、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与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三年级的小学生,遇到事情很少先仔细观察、认真分析,然后做出判断,他们一向喜欢以主观的想法来武断地解决问题。学习这篇课文时可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养成仔细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为什么老人能够指点商人找回骆驼,这是教学的重点。教学难点是为什么骆驼左脚脚印浅就能判断左脚有点跛;看树叶的牙齿印,怎么知道骆驼缺了一颗牙。
第一步:问题导入—---4分钟
【激发学习兴趣】(第一环节)2分钟
商人丢失了一只骆驼,一位老人虽然没看见过那只骆驼,却帮助商人找回了骆驼,你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读了《找骆驼》这篇课文后,同学们就明白了,我们一起来学习《找骆驼》。
【明确学习目标】(第二环节)2分钟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2、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丢失骆驼的特点的。
3、学习老人仔细观察与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第二步:自主学习----16分钟
【小组合作探究】(第三环节):16分钟
1、本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2、骆驼的特点有哪些?
3、老人根据什么指点商人找到了骆驼?
第三步:引领提升----16分钟
【小组探究反馈】(第四环节)16分钟
一、交流汇报成果,归纳不同意见。
1、本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2、骆驼的特点有哪些?
3、老人根据什么指点商人找到了骆驼?
二、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再次感受老人的智慧。
(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教师小结:
老人没见过那只骆驼的模样,却凭着他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无误的判断,凭着骆驼留下的几处迹象,就能分析得出骆驼的详细情况,真是观察与思考的典范。
第四步:自我检测----4分钟
【知识拓展延伸】(第五环节)4分钟
1学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认真仔细观察,遇事要动脑筋分析、判断。)
2、在学习、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的事吗,你怎么做的?如果没做成功,你觉得应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