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一次成功的实验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运用多读多想的读书方法,读懂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3、教育学生学习小女孩先人后已的精神,懂得互相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好。
1、以教师讲故事和学生分组做实验导入,感受实验内容,激发学习兴趣,明确本节课的学习要求,初步体验团结合作精神的重要性,为突破难点作好铺垫。
2、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内容有趣且易懂,因此,自读自悟是本课教学所体现的主要特点。运用本单元多读多想的读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中理解重点词句和课文内容。
3、通过说(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做(游戏)、演(分角色朗读及表演课文内容)突破本课重、难点。
课文选取了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为蓝本,以几个小学生为主人公展开内容,学习比较感兴趣,学习起来会比较容易。而且在生活中,学生经常会受到助人为乐的教育,因此对于文中小姑娘的做法一点也不陌生,内容的掌握很容易。教学中主要以学生的感悟为主,因此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及语文素养很有帮助。
重点:了解实验(游戏)的经过,弄懂实验成功的原因。
难点:理解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懂得“成功”的真正含义。
一、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大家一定喜欢做实验,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
(指着黑板上的课题,引导学生读题)。
生:(读题)
二、初读感知
师:这是一次什么样的实验呢?我们来读读课文吧。请同学们翻开课文,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正确。开始吧!
生:自由读课文。
师:刚才大家读得很认真,现在让我们来读一读生字组成的词语吧。一起来。
(大屏出示本课生词、多音字等)
生:读词语。
师:读得真好。现在让我们把这些词语放到课文中读读吧。谁来读读1—3自然段,谁来读4—6自然段,谁来读7—11自然段。其他人认真听,认真看,想一想:他们是否读得正确流利?还要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分部分读呢?
生:读
(读完一部分就评一评)
师:为什么要这样分部分读呢?
生:因为1—3自然段是实验之前的内容,4—6自然段是实验之中的内容,7—11自然段是实验之后的内容。
三、品读感悟
师:真会思考。现在来学习实验之前的内容。请大家自由地读一读1—3自然段,然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教育家要做一次什么实验?有什么要求?
(大屏出示要求)
生:读这部分内容
(大屏出示1—3自然段内容)
生:回答上述问题。
师:回答得真好,现在让我们来读一读吧!
生:齐读。
师:这个实验能完成吗?让我们来读一读4—6自然段,看教育家和小学生是怎样做这个实验的?
生:自由读。
师:谁来说说这个实验是怎样的?
生:读课文回答。
师:实验成功了吗?
生:成功了。
师: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答。
(大屏出示:“三”字刚出口,三个学生就顺利地把小铅锤一个一个提了出来。)
师:你怎样理解呢?
生:因为在“三”没有喊完前就都提出了小铅锤说明在井水没有淹没以前,三个小朋友就从井里逃出来了。所以说实验成功了。
师:你能读出成功了的语气吗?
生:读出语气。
师:实验这么快就成功了,这个实验是不是很容易呢?
生:不容易。
师:再认真读一读,说一说这个实验难在哪里?
生:回答(因为井口很窄,一次只能上来一个人;因为很危险,有可能被淹死;因为要在短时间内逃出来……)
(大屏出示:“井口很窄,一次只能上来一个人。”“危险!快上来!一……二……”)
师:怎样读出语气呢?
生:读。
师:大家体会得真好,让我们齐读4—6自然段,再次感受实验的危险和成功的不易。
(大屏出示4—6自然段语句)
生:齐读。
师:走了这么多学校,做了这么多次实验,今天实验终于获得了成功,教育家一定有满肚子的疑问,请同学们认真地读一读7—11自然段,找一找。
生:读,找。
生:找出第一个问题。
(大屏出示:教育家问这个女孩:“你刚才跟他俩说了什么?”)
师:小女孩怎样回答呢?
生:女孩如实地回答了他。
(大屏出示:“女孩如实地回答了他。”)
师:女孩回答的是什么呢?
生:回答的是:“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
(大屏出示:女孩如实地回答了他:“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
师:对了。这里省略了前面的句子,但我们要知道省略的是什么内容。这组对话,我们应该怎样读。请读一读。
生:教育家的问要读出疑问、高兴……等语气,小女孩的答要读出低声、果断、快速等语气。读。评一评,再读。
师:听到这里,教育家明白了实验成功的原因了,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生:思考。
师:提示(如果面临危险时,孩子们惊慌失措会是什么结果?如果孩子们相互之间不配合又是什么结果?)
生:成功的原因是(沉着冷静、团结协作)
师:教育家还有什么问题呢?
生:答第二个问句。
(大屏出示:“你为什么这么做呢?”教育家又问。)
师:这句话应怎样读呢?读一读。
生:(应该读出吃惊、高兴等语气)读
师:小女孩是怎么回答的?
生:读出回答的句子。
(大屏出示:女孩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
师:听了小女孩的话,教育家更加明白实验成功的原因了。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生:答(因为小女孩有先人后己的精神)
师:太对了。这里“不假思索”是什么意思?谁能用“不假思索”说一句话?
生:答,说话。
师:那么这句话应怎样读呢?谁来读一读?
生:答(应该读出响亮、平静等语气),读。
师:“有了危险让别人先出去”,小女孩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组对话吧!
生:读这组对话。
师:是啊!这次实验正是有了小女孩先人后己、沉着冷静和同学们团结合作的精神才会取得成功。让我们再来读一读小女孩的两句话,感受文中人物的精神吧!
(大屏出示:“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
生:分角色读。
师:教育家听了小女孩的话后,又是怎样说怎样做的呢?谁来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生:读。
师:为什么教育家抱着小女孩好久才放下来呢?请同学们看大屏思考题讨论讨论。
(大屏出示:最后一自然段。思考:1、教育家为什么激动?2、以前的实验为什么失败?)
生:讨论。
师:交流一下吧。
生:汇报(教育家激动可能因为这是第一次成功;可能是觉得成功来之不易;可能是被孩子们的精神感动了等。失败则和这次成功的原因刚好相反,可能是自私自利、各自为战、惊慌失措等)
师:说得真好!让我们齐读最后一段,再次体会教育家激动的心情吧。
生:齐读。
四、情景演绎
师:我这里有一个情景演示,请同学们边看边读出书中相关语句。
(大屏出示:实验成功与失败的动画)
生:边看边读出相应的语句。
五、精读激情
师:实验成功了,只有教育家激动吗?
生:不是,还有参加实验的同学,学校的校长和老师。
师:是啊!让我们再来读一读吧。
(出示大屏:“三”字刚出口,三个学生就顺利地把小铅锤一个一个提了出来。出示朗读情景:教育家非常激动,读;学生非常高兴,读;校长老师很骄傲自豪,读。)
生:根据情景朗读。
师:是啊,实验的成功不是偶然的,它需要——;而实验的失败也是有原因的——
(大屏出示:我会说:成功——沉着冷静、先人后己、团结协作。失败——惊慌失措、自私自利、各自为战)
生:齐说。
师:我们学了这篇课文,一定有所感悟。
(大屏出示:感悟语句)
生:齐读。
七、小结提炼
师:小结。
(出示大屏:以填空的形式出示小结语句)
生:填空小结。
六、拓展运用
师:下面有两张图片,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两种现象。
(出示大屏:两种图片,思考题)
生:发挥想象,结合课文说。
八、作业延伸
师:布置作业
(大屏出示: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