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掌声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英的情感变化,领会掌声的内涵。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联系生活,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要主动关爱别人,特别是对身处困境的人;同时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正确的看待自己。
本班学生共有40人,对三年级上学期的学生来说,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变化,通过平时的培养与训练,大部分学生有一定的听读评价、朗读评价、相互评价的能力。学会字词,读通课文已经不是难题。但学生要真正理解英子的内心和掌声的内涵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在教学时,把“领悟掌声的内涵”作为了教学的重点,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加深认识,并能受到情感的熏陶。
1.了解小英的情感变化,领会掌声的内涵。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需要关心、鼓励,懂得要主动
去关爱、鼓励别人。
今天大家真一个个精神饱满,今天的课能上好吗?真是自信的孩子,把掌声送给自己。(掌声)要上课了,老师心里有些紧张,你们想用什么来鼓励我呢?(掌声)有了你们的鼓励,老师不紧张了,更有信心上好这堂课了。那我们开始上课了。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掌声》这一课。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谈话,营造掌声的情境,使学生结合实际与课文产生链接。】
复习导入,切入“掌声”
1、出示生词:姿势、骤然、犹豫、忧郁、麻痹症、默默地
预设:“犹豫”和“忧郁”学生容易混淆,着重提醒。“骤”是翘舌音,要强调。
出示“落下残疾”,学习多音字“落”并练习组词。
出示齐读课文第五段
师:原来的英子自卑忧郁,现在的英子乐观开朗。究竟什么让英子发生如此大的转变?(掌声)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进英子的内心,去探究这掌声的魔力。
【设计有意图:这几个词和多音字“落”学生在第一课时中较难读准,找准学生学习弱点,由字词复习导入,既达到扎实基础的目的,又能自然导入,提高学习效率。】
品读“掌声”,走进人物内心
过渡:(出示自学提示)
师: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2、3段,并思考掌声在课文中一共响了几次?用“~~~~”画出来。
(一)第一次掌声——“鼓励”的掌声
1、质疑切入“掌声”
(分享交流)出示: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理解“骤然”,是突然、忽然、猛然的意思。
师:教室里为什么会突然响起掌声呢?让我们把时光倒回,回到故事刚刚开始的时候,那一天,老师让同学们轮流上台讲故事,轮到英子的时候,她是怎么做的?
2、品读句子A: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师:如果此时你就是英子,英子,你怎么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预设:担心、害怕、自卑、紧张
师: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那个角落,你们看见了吗?英子的头(低埋着),她的脸色(苍白),她的心(在噗通噗通直跳),她的心中充满了害怕、紧张、自卑、担心。
带感情朗读句子。
品读句子B: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
理解犹豫:迟疑、拿不定主意
英子在犹豫什么?上去怕被同学嘲笑,不上去怕被老师批评。这种左右为难就是“犹豫”。
读句子抓住“慢吞吞”“眼圈红红的”体会英子心中的矛盾、挣扎、痛苦。
品读句子C: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摆地走上了讲台。
理解“终于”:战胜了自己内心的挣扎,鼓起了勇气。
品读句子D: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通过动作演示,理解“骤然间”的掌声是同学们不约而同鼓起来的。
联系AB句,理解同学们对英子的关爱、鼓励。
同学们,大家想对英子说些什么?
英子在掌声里流下了泪水,这是怎样的泪水?(激动、感动、感激)。这“骤然间”鼓起的掌声对于英子来真是“出乎意外”。她原本以为同学们会(嘲笑、取笑、看不起她),但是同学却给予了她热烈而持久的掌声,这掌声里饱含着关心、鼓励。
(引读)这掌声对于英子来说是多么重要啊!
——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就在英子忐忑不安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就在英子最最需要鼓励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指导书写“鼓励”。提醒“鼓”:左上是“士”不是“土”,左下变横为提。“励”里面的“万”不能凸出头。
小结板书(鼓励):这第一次的掌声不仅仅是拍手、鼓掌,更多的饱含着同学们对英子的鼓励和关爱。
【设计意图:由“骤然”一词导入,通过对文中的神态动作描写的句子品词析句,想象感悟,分析这次掌声的意义,“骤然”的掌声对同学们来说是“不约而同”的,对英子来说是“意外”的。通过回放镜头,层层递进,厚积薄发,让学生进入课文情境,感悟人物内心,感悟掌声中包含的鼓励与爱。】
第二次掌声——“赞美”的掌声
出示: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掌声里,同学们你们想对英子说什么?
如果说,第一次掌声是对英子的鼓励,那么这第二次掌声是什么?(板书:赞美)
英子在掌声中,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无数的话语在心头涌动,她想说些什么?
抓住“一摇一晃”体会英子掌声前后的变化。
小练笔:
掌声前,她的头 ,脸 ,眼 ,她感到 。
掌声后,她的头 ,脸 ,眼 ,她感到 。
一样的动作,不一样的神态,更体现的是英子不一样的心态。作者通过细致的动作、神态描写让我们仿佛触摸到人物心理变化过程。
总结:这两次掌声不仅仅代表的是鼓励、赞美,其实掌声更加包含了同学们对英子的(爱)啊!板画爱心。
【设计意图:相比较第一次掌声,第二次掌声略讲。重点放在掌声前和掌声后的对比,抓住“一摇一晃”这个动词,运用小练笔,让学生想象英子的神态变化,感受心理变化过程,体会作者生动细致的神态动作描写。】
渲染情感,升华主题
(一)一咏三叹,感悟掌声力量
掌声凝聚着颗颗爱心,掌声充满着浓浓真情,掌声托起了自卑女孩的生活之梦。难怪这么多年过去了,上了中学的英子依然惦念着给予她掌声的同学们。她在信中写道:(出示信的内容)全班齐读
【设计意图:再读英子的信,回扣课文开头,同时也达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让掌声的力量在学生心里回荡。】
联系实际谈一谈
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生活中还有哪里有掌声?
生活中,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当一个人困难的时候。让我们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谈生活中还有谁需要掌声,是对课文主题的又一次升华,也让学生在生活中也学会给别人掌声和鼓励。】
掌声前,她的头( ),脸( ),眼( ),她感到 ( )。
掌声后,她的头( ),脸( ),眼 ( ),她感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