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秋天的雨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扇”“枚”“邮”“爽”4个生字,会读 “清凉、留意、扇子、炎热”等词语。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好词好句。
3、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初步感受语言文字之美,感受秋雨的美好。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能力比较强,但抽象思维能力还处于起步阶段。这篇课文具有语言美、意境美、篇章结构美的特点,正好给学生一个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机会。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关键词句感受课文中描写的秋天的美景;初步感悟作者表达方式的多样,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教学设计:
(一)、欣赏秋色,育情导学
1、在舒缓的音乐声中,欣赏秋色的图片,说说是什么季节的景色?
2、唤起情感:你喜欢秋天吗?为什么?
3、夏姑娘穿着花裙子刚刚飘走,秋天的小雨点就迫不及待的把秋天给我们带来了,让我们赶快去分享这《秋天的雨》吧!、引读课题 11——秋天的雨
(板书课题齐读。)秋天的雨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A、自由读课文
秋天的大门里有什么?请打开书翻到第42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画出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B、反馈词语和生字。
钥匙 柿子 衣裳 喇叭
衔来树枝 趁你没留意 五彩缤纷
邮票 凉爽 仙子 菠萝
加紧 杨树 扇子 扇哪扇哪
小老师,你真了不起!你的轻声读的真好。(指名生带读)
(你真行,多音字念得真不错!小朋友作为名词时“扇”这个字念第四声,作为动词时这个字念第一声)我们一起再把这两个词语读一遍!
相信大家都记住了,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词语吧(齐读)
(三)、品读课文,理解体验
生字词语都顺利过关了,相信你的课文一定读得更棒了,请你再拿起书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秋天的雨的。
交流:
1)秋天的雨, 是一把钥匙。
2)秋天的雨, 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
3)秋天的雨, 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4)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
5)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
那么多同学都找到了,看屏幕,这是每一段的第一句话,连起来就像是一首小诗,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齐读
学习第一自然段
1)你们读的真棒,谁来试着读第一自然段。生读第一自然段
2)老师感受到了你的清凉和温暖。 板书:清凉 温暖
3)秋雨带着清凉和温暖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秋雨又带来了什么呢?找同学读第二自然段。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找出带颜色的词语
秋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请同学们快速的把第二自然段读一读,找出描写颜色的词语。
交流:
黄黄的/红红的/金黄色/橙红色/雪白/淡黄色/紫红色,
3)品读第二自然段
这么多的颜色一定很美,请同学们美美的读一读,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3.学生说后随机指导朗读相关的句子:
1)你看, 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 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 [shān] 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指名读——你的朗读给大家都带来了凉爽呢,谢谢你!
出示图片
小朋友,瞧!银杏树的叶子像什么?这里把银杏树的叶子比作小扇子,多形象多可爱啊!那你能可爱的读读这句话吗? (指名读)
请先美美的读给你的同桌听,谁再来读?你的扇哪扇哪给大家带来了凉爽。第一组同学读一读吧!(生练读,指名读,部分同学读)
2)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 飘哇飘哇, 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A枫叶因你而变得更美了,瞧~(出示图片)
B把火红的枫叶比作了邮票,谁再来美美的读一读呢?你带着老师飘向了远方。喜欢的同学一起读一读吧。(指名读、部分同学读)
3)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
A从这句话里你感受到秋雨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指名说)(丰收的喜悦)
B瞧~~出示图片
田野丰收了,人们的心情怎样?那你们能带着这样的心情一起来读读这一段吗?(女同学读)
田野里丰收了,那果园里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色呢?
4)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
A你来读给大家听听?(指名读)
B你们听懂了什么?(指名说)
我听懂了果子非常多/我读懂了果子已经成熟了,急着等人们去摘呢!
C你从哪个词语中读出果子非常的多呢?(你挤我碰)
你挤我碰争来争去的样子样子多有趣啊,瞧~~(出示图片)
D你们跟这些果子一样可爱,谁能笑嘻嘻地来读读这句话?(指名读)
你的表情真不错,让我们一起带着笑脸用朗读来表达她们丰收的快乐吧!(男生读)
5)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 紫红的、 淡黄的、雪白的- - - - - -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pín]频点头。
A菊花仙子又得到了什么呢?谁也想来读读?(指名读)
B这里的省略号说明菊花仙子的颜色还有很多很多!
你们能再想象着说几个颜色吗?(指名说)
C欣赏图片
看着你们赞赏的表情,菊花仙子的心里可高兴了,那你又该怎样来读读这句话了呢?(指名再读)
D让我们一起用美美的朗读声来赞美一下我们的菊花仙子吧!
这么多美丽的颜色,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是什么呢?还可以换成什么四字词语呢?
4.配乐朗读
谁是朗读小能手呢? 老师把音乐送给你 生配乐朗读
(四)、拓展、积累,升华感情。
1)秋雨给秋天带来的颜色可不止这几种,我们学着课文的样子也来说一说吧,瞧,秋天的雨把紫色给了葡萄,——像——,一闪一闪,放出了耀眼的光芒。
2)谁能用这样的句式说出自己精彩的句子。“秋天的雨把——色给了——,——像——。”交流练习。
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你们也变成了小诗人。我相信你们不仅是小诗人,还是小书法家。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生字吧!
(五)、指导书写生字
1、你觉得哪个字比较难写? 爽
2、我们一起来写写吧,指导写“爽”的笔顺。在写字本上练习写一写吧!
秋天的雨除了让我们在五彩缤纷的颜色中感受到了欢乐和丰收,它还从哪些地方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呢!下节课再继续去学吧!这节课就学到这里,下课!
六、板书
11、秋天的雨
清凉 温柔
五彩缤纷
八、教学反思
《秋天的雨》是人教版第五册中的第11课,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文章名为写秋雨,实则写秋天。秋雨只是作为一条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了起来,给我们展现了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整篇课文都是围绕这个主题来展开的。
今天执教的是课文的第一课时,主要是从秋天的雨带来色彩中去引导学生感受秋天的美丽、丰收、欢乐。这篇课文的语言非常优美、意境也很清新,在教学过程中我借助了多媒体和教师的语言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入境入情,欣赏句子,品读课文,因此这节课我主要还是以读来贯穿全文的,使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有所体验。由于本次活动侧重在阅读教学方面,所以接下来我主要从第二自然段的阅读教学设计这一块来谈谈我的一些想法和感受。
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主要是描写了“秋天五彩缤纷的色彩”,语言文字生动优美、朗朗上口。结合课文特点,我以调动学生朗读兴趣为目的,以“你从哪里感受到了欢乐和丰收?”为切入点,使“以读为本”这一理念落到实处。具体做法如下:
1、直接从语言文字中解读文本,巧妙抓住重点词句,通过划划相关的句子、找找有关的词语去体会感悟,以悟促读。我在教学这段时是一句话一句话进行的。但是几话的开头都是先问学生,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或听懂了什么?圈圈有关的词语读一读,再交流。这一环节在教学第一句中讲得比较仔细,如:在读“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这个句子时,我抓住表现动态的词语“扇哪扇哪”,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其中的轻柔美与动感美,使学生喜欢这把有趣的小扇子,进而读出其中的韵味。这一环节主要是希望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那下面的几个句子教学就相对比较容易了。
2、适时指导学生边读边想,借助想象,借助动作,在脑海中形成秋天五彩缤纷的美景表象,以想带读,以动带读,把句子读活。如在学习“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 ”这个句子时,我让学生想象一下果子们在你挤我碰时情景,学生们一下字活跃了起来。这样一来,句子教学就不那么单薄了,因为学生有了自己的感受。
3、恰当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现文中的美丽景色,在生动的形象中,以情助读。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分层次的反复朗读,自然而然地感受画面的色彩美从而进一步感悟秋天里洋溢着的欢乐和丰收。这一环节最好是放在解读文本之后,而不要放在之前。如在学习“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 紫红的、 淡黄的、雪白的- - - - - -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pín]频点头。”这个句子时,我首先是让学生自己解读文本,挖掘文本内涵。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应该也根据自己对文本的解读进行了一番想象,紧接着利用多媒体再出示各种菊花的图片,视觉冲击后再进行指导朗读,这时学生的读就又带有了自己新的感受,理解的全面了,朗读的层次也就提高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我在本课教学时力求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使他们在读中感悟、读中积累。积累方面本来是想时间充裕的话让学生背背第二段中自己喜欢的句子的,由于时间问题就只能安排在第二课时中了。这节课执教下来,我也发现了很多不足的地方。在拓展延伸环节中,让学生学着课文的样子也来说一说吧,瞧,秋天的雨把紫色给了葡萄,——像——,一闪一闪,放出了耀眼的光芒。给学生的时间不够充足,学生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想象力,离我的预设目标还有点差距。最后由于时间的关系生字只写了“爽”一个生字,指导写字有些匆忙。作为一名年轻老师还存在许多的不足,比如,还是不能很好的驾驭课堂,老师说话过于着急,不过老练。今后应经常总结和反思自己的教学,不断锤炼自己对课堂进行状态的敏锐感知能力,让师生的生命在课堂中得到尽情地释放。
《秋天的雨》评课
铁岭市银州区教师学校小学研训部 张玉洁
《秋天的雨》是人教版第五册的一篇很美的写景散文,课题名为秋雨,实际是写秋天,课文内容丰富多彩,写了秋天的缤纷色彩,秋天的丰收景象,还有秋天的各种动物准备过冬的情景。课文把秋雨作为一条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联起来,从整体上带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让学生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马晓旸的这节课是一节成功的精读课。
一、强调了以读为本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从一年级开始,就应该学习用标准的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已成语文课堂上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在这节课中,马晓旸老师正是把读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自由读、指名读、默读、挑战读、师生赛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感悟课文的语言美、情感美。而适时地点拨与指导,让学生顿有云开见月明的感情,如这一句: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教师用柔美深情的语调范读,学生马上就明白像这样的句子该怎样读了。
二、营造了和谐氛围
1、体现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这里没有喝斥、没有讥讽、有的只是老师那始终带着微笑的脸,以及鼓励、赞赏、期待的眼神。“你的声音真好听”、“你读的枫叶真的飘来了”。教师的评价语言生动、有针对性。学生因为有了信心,有了勇气而变得想说,敢说、愿说。“你读得真好,老师也想读一读”。一句话,一下子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
2、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和谐的环境地里,思维才能表现得最活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充分新生学生。如一学生把“凉爽”这个词读错了,教师马上说:“我相信你会读的”一句鼓励的话语,消除了学生的紧张心理,如此一来,学生不会因为怕出错而产生畏缩,影响今后课堂上的表现。老师学生比赛读,请其他同学与小评委,学生也是个个兴趣盎然。
三、倡导了自主合作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这节课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如指导朗读时,让学生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大大提高了学生读书的兴趣。在进行生字教学时,先让学生自己圈画生字读字音记字形。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情况。小组长组织小组读字音组词语说字形,把小组学习落到实处。
四、重视了语言积累
丰富语言积累,成为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在语文学习中,积累语言,熟读成诵这是一种积累方式;品读好词佳句也是一种累形式。如“红红的枫叶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等这句子,学生细细地品读着,仿佛感觉真的很凉爽。马晓旸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五彩缤纷”这个词时,先让学生画出颜色的词语 ,问这么多颜色用一个词语来概括是什么?再来理解五彩缤纷,还可以换成什么词语等。注重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在拓展练习时让学生仿写句子,有一定的梯度步步深入,给学生自己思考、体会、运用语言来表达的机会。这样的说话训练不仅巩固课文中所学的知识,而且通过语言文字的运用,使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改进意见:教师在指导学生写字时,时间在充分一些,给写好的同学展示机会,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