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陶罐和铁罐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三年级的孩子比较喜欢读童话故事,《陶罐与铁罐》是一则童话,本篇课文内容简略易懂,对话有趣,学生乐于去读。应放手让学生自读,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教师作适当的引导。让学生抓住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以及表现陶罐和铁罐说话时的不同神态、语气的词句,体会他们的不同内心活动,并要说出自己的感受和见解。但是,三年级的孩子在阅读这则寓言时,往往会过于沉浸在故事情节中,而使自己的认识会有偏差,他们会以为陶罐是好人,而铁罐是“不好”的,几乎没有任何可取之处。这种认识上的偏差,需要老师在具体的课堂情境中加以引导。
1、巩固第一课时已学的生字词,运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义等方法理解奚落、轻蔑等词语。
2、通过体会陶罐和铁罐的神态、语言的重点词句,体验人物心理的变化。运用对比等方法体会铁罐的骄傲和陶罐的谦虚的性格特点。
3、感悟童话的特点,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正确全面地看待事物,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的做人道理。
通过体会陶罐和铁罐的神态、语言的重点词句,体验人物心理的变化。运用对比等方法体会铁罐的骄傲和陶罐的谦虚的性格特点。
通过体会陶罐和铁罐的神态、语言的重点词句,体验人物心理的变化。运用对比等方法体会铁罐的骄傲和陶罐的谦虚的性格特点。
1、齐读题目。
2、复习第一课时已学词语及多音字。
3、通过词语分类回顾主要内容。
1、教师提出疑问,让学生猜测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2、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理解语文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3、从奚落入手,提出问题: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什么是奚落啊?
预设:讥讽 嘲笑 挖苦
评价:用近义词的方式就理解了奚落。还有什么方法?
4、分享理解词语的方法,让学生有据可循。
1、骄傲的铁罐到底是怎么奚落陶罐的呢?请你默读课文的2—9自然段,用曲线画出铁罐奚落陶罐的语句,把你的体会写在旁边。
(1)傲慢。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A傲慢是什么样子啊?结合着书中插图,板书铁罐的表情。想象着表情读对话。
B再读读这句话,你说说从哪里还能感受到铁罐的傲慢?
C教师小结:刚才我们从神态、语言上体会到了铁罐的骄傲。(板书神态、语言。)
(2) 轻蔑。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A轻蔑是什么样的神气?(板书随即改变铁罐面部表情。)体会后再读。
B你还能从哪里体会到铁罐的骄傲?
C教师小结:我们依然是从神态、语言的描写上看出了铁罐的骄傲的性格。
(3)恼怒。
“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A恼怒的铁罐此时什么样子? (板书随即改变铁罐面部表情。)再读铁罐的话。
B还能从哪里感受到铁罐的傲慢?
(4)愤怒
是啊,这只骄傲的铁罐在奚落陶罐的时候,它的神态从傲慢变成了轻蔑,从轻蔑变成了恼怒,态度是越来越恶劣,读读第八自然段,想象铁罐说这句话是什么样的表情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 )地说,“我们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A积累描写神态词语,体会后再读。
(5)奚落。
A再次理解奚落,提出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
2、体会陶罐的谦虚。
是啊,我们从铁罐奚落陶罐的神态、语言中,看到了一个骄傲的铁罐。现在你也像这样抓住陶罐的语言神态,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陶罐的?读读描写陶罐的语句,可以做一下批注。
(1)、通过陶罐的语言,体会陶罐的谦虚。
(2)、通过体会陶罐的神态,体会陶罐的谦虚。教师随机板书。
(3)、体会后整体读对话。
3、提出疑问:想一想,同样是国王御厨里的两个罐子,是什么让铁罐如此骄傲呢?又是什么让陶罐如此谦虚呢?及时总结。
1、教师引导,快速读其余段落,两只罐子分别的命运是什么呢?
你能用四字词语概括出来吗?
1、看到这样一个结果,你想对陶罐和铁罐说些什么呢?
2、教师小结,揭示主题。
3、书写铁罐的信,升华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