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盘古开天地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会抓住中心句、中心词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2.品读课文关键词句,通过联想画面、做动作等方式,深入体会作者这样写的妙处。小组合作完成写段训练。
3.指导朗读,并体会盘古开天辟地的伟大和献身精神。
~《盘古开天地》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是一篇神话,讲述了一个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故事极富想象力,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在教学时,不能只停留在对故事内容剖析,应更多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语言文字因素,训练能力方法,让学生参与语文课堂实践活动。课堂紧紧围绕一个“读”字展开教学活动。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读书,边读边想,边读边议,边读边展开想象,抓住关键句段进行品词析句,读懂课文。在读中积累语言,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学会写法,在读中体悟情感。
教学重点 品读课文关键词句,通过联想画面、做动作等方式,深入体会作者这样写的妙处。小组合作完成写段训练。 教学难点 从读学写,开展写段训练
~一、播放神话视频剪辑,激趣导入新课
1.师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生:喜欢)那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动画片,看看你们认识这里面的哪些人物?并了解他们的故事?”
2.播放视频,(依次:孙悟空、金钢葫芦娃、哪吒闹海、盘古开天地) 3.让学生简单说说,并相机介绍这些都是神话故事的特点。并由“盘古”引入课题。
二、板块一:我会说,说出故事梗概
1.学生尝试讲述故事内容 紧接导课话题:“很多同学都已经读过《盘古开天地》这个神话故事了,谁来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的大概内容?” (生讲故事。抽1至2名成绩较好的同学,说说故事的梗概) 相机点拨和表扬:“讲得不错,能告诉大家,你是怎么会讲这个故事的吗?”(生:多读。) (板书:读)
2.引导学习抓出中心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读成一句话 师:“没错,反复地阅读课文,就能明白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讲出来。可是,老师今天还要教给你们一种新的读书本领,你们想学吗? 生:想 师:那就是把一篇文章读成一句话,通过这句话,就能知道这篇文章或一段话主要讲的什么。现在就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这篇文章,看看你能把这个故事读成那一句话。也就是说哪句话概括了这个故事的内容。用横线画出来。看谁找得又快又准。 (板书:读成一句话) 生:读课文找出全文的中心句,并引导读,根据这句话再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3.引导学习抓出中心词理解句子内容的方法。 读成一个词 师:是的,这句话就概括了整个神话的内容。但是有人说读书更高的本领是能把一句话读成一个词语。请同学认真地读成刚才那一句话,想一想你能读成哪一个词语?把这个词语圈出来。 学生自主圈词,抽学生说,并生生互动订正。得出中心词:创造 (板书:读成一个词)
4.练习书写“创造”两字,并理解词义 师:同学们注意观察,这个“创”字是利刀旁,刀可是雕刻,切割的好工具呢,看来创造需要工具;再看“造”字,是“走之底”,看来创造需要行动。我们在写这两个字的时候可不要写错了。现在把这两个字写到练习本上,看谁写得又快又好! (板书:创造) 生:当堂书写,相机评价 师:从“创造”一词的部首我们感受到了,创造的艰辛,那们盘古到底是如何创造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的呢?我们一起去看看这个故事吧!
~三、板块二:我会品,品读盘古开天辟地和顶天立地的动词及天地变化的句子
1.品读“抡起、猛劈”两个动作和句子 读成一幅画 师:同学们,《盘
古开天地》是一个神话故事,充满了幻想的色彩,充满了神奇的想象。读这样的文章,咱们要一边读,一边在脑子里想象画面,把一段又一段的课文想象成一幅又一幅的画面,也就是老师今天要教给你们的第三种读书方法:读成一幅画。请大家闭上眼睛,让我们进入时光隧道,来到远古时代。 (相机板书:读成一幅画) (播放范读):“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有一天,盘古忽然醒了。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辟过去。”(伴随着东西炸裂的响声) 师:好,睁开眼睛,刚才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生:(自由表达,师相机点拨表扬) 读成连贯的动作 师:同学们读出的这些画面太神奇了。现在盘古醒了,看到宇宙混沌一片,他是怎么做的?圈出写他的动作的词语。并结合这个句子读一读,看看你能体会到什么? 生:(圈出“抡起、猛劈”,并结合句子读一读) 师:引导学生品读盘古开天劈地的动作的句子,读出味道。(可以采用多次齐读、抽不同的同学读,换词对比读等方式,反复体会。) 师:读这种带强烈动作的句子的时候,我们还可以边做动作边读,更能体会表达的意思。现在同学们来试试这种方法:边读这做动作,看谁能既读得好,又能把动作做贴切。(先自己边做动作、边读,再抽同学读。) (板书:读成连贯动作)
2. 品读天地变化的句子 紧接带动作读的话题:师:劈得够猛的!这一劈,宇宙发生了巨变,接着读—— 生:(齐)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渐渐下降,变成了地。 投影出示: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 重而浊的东西,渐渐下降,变成了地。 师:很好,同学们,看看这句话,你有什么发现? 生:有很多反义词。 师:投影出示反义词,同学们对应的读一读 生:读反义词。 师:既然蕴含了这么多相反的意思,那我们在读的时候是不是语气也应该有反差。老师读上半句,请大家注意听。老师在朗读的时候注意了哪变化,想想你们读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变化?(师读)“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 生(齐读)重而浊的东西,渐渐下降,变成了地。 师:总结:前一句应该读得……(轻,轻快);后一句应该读得……(重,沉缓) 生:分男女生读指导读出变化。 (板书:读出变化) 师:这句话,上下对衬工整。只要记住了关键字词,就能很快背诵下来,请大家快速背记,看谁背得又快又准。能背下来了,就就把手举起来。 生:生背诵。相机表扬,大家记心真好! 师:刚才我们读的这一段,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开天辟地 (板书:开天辟地)
3.品读“顶、蹬”两个动作和句子 师:天地被盘古劈开了,可是万一又合拢了怎么办?我们用学习第二自然段的动作和句子的方法:(圈出、结合句子读、边读边做动作),来体会一下接下来盘古是怎么做的。 生:(运用讲的方法让学生圈出动词,结合句子边做动作边读,体会盘古的艰辛。) 师:盘古千万别松手,你一松手 天就塌了。坚持住,一百年过去了,一千年过去了,一万年过去了,不知过了多少年……哎呀,盘古快撑不住了,终于累倒了。同学们请坐下。[不要花过多的时间,可能利用课文图,快速过这一段] 师:这一段话,我们也可以用一个词语来说,是……(顶天立地) (板书:顶天立地)
~四、板块三:我会写,品读第四自然段,体会写法,合作完成写段训练 1.迁移方法,品读盘古身体的变化 盘古就这样累倒了,后来又怎么样了呢。请同学们默读第四段,能不能用之前老师教的读书的方法,把这段文字读成一句话? 生:读出第一句话。 师:真棒,那能不能把这句话读成一个词呢? 生:变化 师:对,变化,那盘古的身体发生了哪些神奇的巨大的变化呢?出示变化内容。每一句话都能让我们想象出一幅画面,同学们喜欢什么画面就把这句话读给大家听,好吗? 生:喜欢那句就读哪句。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师:随机指导。接着请男女同学轮读,对读。注意读出变化。抓住的字短语体会。 师:老师也根据自己的想象制作了精美的图画,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师配乐范读内容。 生:欣赏。 师:这一段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概括,是……(变化万物) (板书:变化万物) 2.总结写法,从读学写 师:同学们,老师突发奇想:她的血液变成了茂盛的树木。好不好? 生:不好。因为血液是流动的 变成江河更合适。 师:说得好,创作神话的劳动人民不仅想象力丰富而且很聪明,他们会把相似的东西联系在一起写。比如:血液和江河相似,眼睛和太阳月亮相似等等。 师:这一段除了把相似的事物联系起来写以外,还运用了排比的方法组句成段。这样的文段读起来更美。 师:同学们,段落后面的省略号是什么意思? 生:盘古的身体还有很多很多的变化。 师:嗯,接下来展开我们丰富的想象,运用我们才学到的方法(把相似的事物联系起来写;运用排比句组段;按照给出的句式)也来写一写 。集体的力量总是很强大,为了有更丰富的语言,这个任务小组合作完成。小组内每一个同学至少说一句盘古身体变化的句子,然后组成一段精美的话。请组长主持并按记录提示作好记录。其他同学,要为小组争光哦。看看哪个组写得最神奇,最精彩。 (板书:读出写法) 生:分组操作。 师:抽查,展示、点评。
五、板块四:我会悟,感悟盘古的精神 师:煽情盘点课文内容,出示:想对盘古说点什么 生:说,师相机引导,点拨、总结。 师:从大家说我的,我们知道,在读书的时候,不能光读内容,还要从内容中读出自己的体会。 (板书:读出体会)
~六、佳作推荐 经典的神话故事:《精卫填海》《夸父追日》《愚公移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