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们的民族小学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教学目标(第二课时)
1、读懂课文,进行从……从……从,有……有……有,向……向……向(句式)的训练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
3、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这篇课文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课《我们的民族小学》。课文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课文层次清楚。先写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再写课上和课下,最后以自豪赞美的感情点题。通过学习本篇课文,学生能体会到学校生活的美好与幸福;并感受到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友爱。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句子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进行排比句式的训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播放《爱我中华》歌曲视频
说说从中听懂了什么
同学们介绍搜集到的我们祖国多民族的特点和已经了解到的民族
感受名族团结
和老师走进民族小学
二、品读学文
1.通过读课文,说说这所小学名称的来历——为什么叫民族小学?
2.切入上学路上的情景
早晨,从山坡上,……还有汉族。
你仿佛看到小朋友是怎样上学的?
从……从……从,有……有……有
教师课件出示傣族、景颇族、阿昌族、汉族的图片及出示相关介绍
体会风景美丽环境团结安定
早晨的校园多美啊,你喜欢这时的校园吗?那么就把你的喜欢的情感用你的朗读来表达出来吧。
学生自读自练,指名交流。
3.了解同学们来到学校的行为
好朋友一词使你体会到什么?
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同学们会跟小鸟说什么?
跟老师说些什么呢?
向……向……向
体会学生的行为美
学习排比的使用
模仿说话
又可以见到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又可以在美丽的学校学习新本领,是多么激动高兴事啊!你能用这样的心情读读这段话吗?
4.了解同学们上课的情景
请同学们画出描写民族小学的孩子们是怎样上课的句子
同一间、一起、真好听
通过文中句子体会孩子们上课的情景
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好象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窗外很安静?这些小动物为什么会如此安静?
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引导学生体会上课时民族小学的同学们非常专心听讲。
师:这时,如果我们就是窗外的蝴蝶、小猴、小鸟、树枝,我们会怎样想呢?
生甲:如果我是一只小鸟,我会停止唱歌,去听他们读书。
生乙:如果我是一只小猴,我会为他们感到高兴、自豪。
生丙:如果我是一棵树枝,我会停止摆动,静听他们读书。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下面请你们把自己的那种感受读出来好吗?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试读课文。
5.了解同学们下课时的情景,感受那份幸福与快乐
各个民族有自己的民族活动,他们怎样展示?
他们怎样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
同学们读得可真好,为了鼓励大家,今天老师允许大家一起和民族小学的小朋友一起游戏,你想玩什么?
深入感受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
谈体会:你觉得这是一所怎样的小学校呢?
说说民族小学给你留下了什么深刻的印象?
你喜欢这所学校吗?
面对这样一所小学校,你有什么想法?
你会看到什么,说些什么?
6.学习第四段:
感受语句重复的表达效果---这就是……一所……
说说句中省略号的意思,你还仿佛看到了什么?
也可以看出作者对学校的什么样的感情?
体会其中蕴含的骄傲和自豪
带着这种自豪之情读读这段话。
四、拓展活动
作业:按照课文的写作顺序和叙事方法,给民族小学的同学们写封信,介绍我们河北省东光县于桥乡致远小学——名称的来历,学习的情况,活动的情况,约请她们来做客,共同享受生活在祖国大家庭的美好。
附板书设计:
上学路上 和谐友爱
进入学校 文明有礼
我们的民族小学 课上 认真学习 骄傲
自豪
(美丽 安定 和谐 团结)
课下 快乐游戏
教学反思
1、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教学过程中,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去学习,自主讨论,自己感悟,不压制学生的思想,给学生心灵放飞的权利,培养了学生的悟性、灵性。
2、在学习文章的过程中,我还把知识延伸到课外,在立足于课内,打好语言文字的基础上,把语文知识联系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这样主动、自主的学习,给了孩子们一片开放的园地,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讲,讲自己喜欢的,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也使得课堂上的知识进一不得到了升华。通过各种句式的练习,训练孩子的表达能力。
在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进行开发,变封闭为开放,教学活动犹如放飞快乐的翅膀,让学生的阅读快乐从课本飞向想象的空间,从课堂飞向课外,多形式和多渠道,高效地发展了学生的语文能力,体现了语文教学与生活的有效结合。
4、通过感受民族小学同学们快乐的学生生活,让学生们感受到民族团结,中华民族是一家的情感;同时,也感染学生的思想:学校是乐园,学习很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