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掌声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两次掌声的含义,感受掌声中包含的关爱。
3.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体会人物掌声前后的情感变化。
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勤思好问,已经初步具备了质疑能力和朗读能力,但学生联系上文理解词句,感知段落主要内容,做出判断,形成理解的能力有待培养。在教学前测中获知,所授课班级93.8%的学生不了解什么是小儿麻痹症,83.3%的学生没有直接接触过残疾人,对残疾人的生活和心理并不了解,在学习本课内容时,在理解英子因为残疾忧郁自卑的心理时有很大难度。针对这一情况,教学中,在学生充分读书的基础上,我抓住“掌声”这条明线,英子心情变化这条暗线,以学生的质疑引领本课的学习。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两次掌声的含义,感受掌声中包含的关爱。
1.复习词语:普通 热烈 掌声 鼓励 小儿麻痹症 落下残疾等。
2.放声读课文,回想课文内容,结合以上词语试着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复习上一课时所学,巩固词语,尝试借助词语说出课文主要内容,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渗透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学习方法。)
1.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课堂上英子得到掌声的情景?学生参考自学提示自学。
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默读课文2、3自然段,思考:英子得到几次掌声?用“——”画出描写掌声的句子,用“﹏﹏”画出掌声里英子的表现。
2.英子得到几次掌声? 在两次掌声里英子是怎样的表现?学生汇报自学结果。
3. 学生默读画出的句子,边读边思考,主动质疑。
通过前测,预设学生问题:
关于掌声1.同学为什么给英子掌声?2.为什么有两次掌声? 3.两次掌声一样吗?
关于英子1.英子为什么会流泪? 2.英子为什么会鞠躬?
(设计意图:围绕课文掌声这一主线,自学文章重点段落,提炼课文信息,针对课文思考质疑,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质疑的能力。)
(一)品词感悟英子的心情
顺学而导:英子为什么会流泪?先来看看事情是怎么发生的,学生自读第二自然段,汇报。
预设:通过抓重点词感受掌声前英子的“心情”
课件出示:“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儿红红的。”
1.自读句子,联系上文的内容思考英子在犹豫什么?
2.学生汇报。
3.情境引读,体会犹豫的原因。
课件出示:
“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上课前,她早早地就来到教室,下课后,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
4.学生展示,指导朗读。
(二)情境再现,体会第一次掌声
1.创设情境,读中感悟第一次掌声。
课件出示: “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预设:通过朗读感受、画面展示,教师导语创设情境,带领学生鼓掌,重现文中第一次掌声。
2.角色体验,感悟第一次掌声的含义。
(1)角色采访:你想用这掌声告诉英子什么?
(2)画面解疑:英子为什么流泪。
3.分角色回读感悟第一次掌声。
(三)心灵对话,体会第二次掌声
1.回顾问题:英子为什么给大家鞠躬?要解决这个问题,先要来看看第二次掌声是怎样的情景?学生读完第三段。
2.男女生合作读第二次掌声。
3.心灵对话: 如果你是英子的同学,你想用掌声告诉英子什么? 如果你是英子,你又在想什么?学生写话,交流汇报,教师指导学生口语交际。
4.课件出示图片文字:“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1)自读体会:英子此时是什么心情?
(2)去词“深深地”,对比读体会英子的感激之情,指导学生朗读。
(3)解疑:英子为什么深深地鞠躬?
(4)对比读句子思考:英子走路的姿势没有变,什么变了?
课件出示:
“在全班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5.同桌自由分工对读第三自然段。感悟文章段落的写作顺序和层次。
(四)读中体会英子变化
(1)对比朗读感受掌声前后英子的变化。
(2)拓展想象:英子还会和同学做什么?
(3)朗读英子的信,感受英子心情的变化。
课件出示:
“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掌声,因为它使我明白,同学们并没有歧视我。大家的掌声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使我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
(4)补充英子的故事,体会掌声的意义。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情境体验和听、说、读、写的训练, 使学生“入境、动情”地体会两次掌声的内涵,理解掌声对英子的作用。通过图文结合,帮助学生理解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
1.现在你觉得这是怎样的掌声?
2.回顾课前小诗,升华主题。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摘抄文中令自己感动的句子。
(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帮助学生解读掌声,深入理解本单元爱的主题,从深层感知是爱让英子有了这样大变化,感悟每个人都需要别的关爱,也要把关爱给予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