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玩出了名堂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知识目标 认识“阅、固、调”等6个生字。会写“堂、镜、闲”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名堂、浪费、镜片”等17个词语。
2.能力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从列文虎克玩出名堂的过程中受到启发。
3.情感目标 写写自己玩中的乐趣和收获。
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试想:都是八九岁的年龄的孩子谁不喜欢玩呢?玩是小学生最喜爱的活动,玩的形式丰富多样。我想孩子们对这节课的学习内容会很感兴趣的.三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识字基础,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并能够运用识字方法自主识字。在学文前,学生可以借助拼音或查字典把课文读通顺。能在玩中出名堂,并不是很简单。教学中,要注意让孩子联系以前学过的课文,开拓学生的思路。从中引导学生从故事中受到的启发,从而击破教学难点。三年级孩子对课文内容不能很好的把握,我觉得也得教孩子一些方法。比如注重孩子收集信息能力的培养。比如,读了课文你能获得那些信息?
让学生知道列文虎克是怎样从玩中发明了显微镜和发现了微生物的,并交流从中受到了启发。写写自己玩中的乐趣和收获。
一、谈话导入
1.教师引述。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同学们平常爱玩什么?爸爸妈妈是怎么对待的?和大家交流一下好吗?
2.学生交流。
3.教师导入。玩耍常被认为是浪费时间、不务正业的行为,然而在科学史,有许多伟大的发现却是在玩耍中产生的。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题目就是“玩出了名堂”。(板书课题并读题)
(设计意图:课前让学生畅谈对玩的认识,是结合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开展的,这个自然段带有议论色彩,并且是课文的总括。在此,由学生的兴趣出发,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玩耍与发明创造是有联系的。)
4.学生读题,想想能提出哪些问题。
5.教师可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列在黑板上。如:
(1)什么是“名堂”?
(2)谁玩出了名堂?
(3)他玩的是什么?
(4)他玩出什么名堂?
(设计意图:从题目展开提出自己最想知道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并且引导学生带着疑问有目的地初读课文。)
二、初读感知
1.教师出示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读准字音,查字典或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词语,读通句子。
(3)画出自然段。
(4)读完以后,想想自己能解答同学们提出的哪些问题?
2.学生自主读书。
3.检查自学。
(1)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认读生字情况。
(2)出示新词,各自交流自己是用什么方法理解词语的。
(3)解决之前的提问。
4.学生欣赏图片。
三、精读课文,领悟玩法
1.学习第1自然段。议一议,玩耍通常被看做是浪费时间的行为,对这样的说法你是怎样认为的?
2.分读2~5自然段,思考:列文虎克玩的过程中一步步的想法和收获。
3.指导朗读。能用赞赏的语气读读最后一自然段吗?
4.学完了课文,你认为列文虎克是怎样一个人?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列文虎克的玩不是简简单单的玩,而是很用心、很仔细的玩。)
四、课堂练习,当堂展评
1.练习写“堂、镜、闲、待、阅”这五个字。
2.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3.当堂展评。
五、课后活动
1.搜集并阅读古今中外“玩出名堂”的故事。
2.写一写,自己玩中的乐趣与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