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找骆驼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知识:
1、学会本课的生字,多音字,理解“走失”“哄”“详细”“至于”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四种不同的对话形式。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体会不同人物的不同语气表现的不同心理。
能力: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丢失络驼和特点,抓住事物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判断,得出正确的结论。
2、感悟“用心观察,就能有所发现”培养仔细观察与认真思考的习惯。学会观察——思维——判断的方法,认识事物之间的关系。
通过这个故事,使学生体会到观察发现的乐趣,学会具体分析观察到的现象
1、了解商人的骆驼有哪些特点。
2、理解老人是怎样由观察到的现象推知骆驼的特点的
3、学会观察——思维——判断的方法,认识事物之间的关系。
一、观察画面,激趣导入
1.激趣:老师这里有一张有趣的图片,能够测出一个人的观察能力,小朋友们想不想看一看?我们来比一比眼力,找一找不同。看哪一位小朋友观察的最仔细?(出示图片,开展观察竞赛活动)
2.提问:仔细观察,你找到了哪些不同?师生交流。(评价:你观察的真仔细)
3.导学:其实在生活中,只要我们用心观察,认真思考,就会有许多发现。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找骆驼》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板书课题)
4.揭题:齐读课题 (注意:骆驼的读音,驼是轻声,再读课题)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通顺,字词读正确
现在谁按照提示来说一说《找骆驼》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商人( )了一只骆驼,向老人( ),最终( )了骆驼的事。
5、小结:这样我们就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说清楚了,谁能清楚的再来说一说?(评价:说的很完整) 接着全班齐读。
6、过渡:这是一篇阅读课文,你是怎样学习阅读课文的?能介绍一下你的方法吗?读一读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课件出示)其实根据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来学习略读课文也是一种好方法。现在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学习课文,想一想:商人丢失的骆驼有哪些特点?老人是怎么知道骆驼的这些特点的?
1、从文中找一找,走失的骆驼有几个特点? 用横线在文中画一画相关句子。
(1)学生用文中的句子汇报3个特点。
(教师板书:左脚跛;左驮蜜右驮米;缺一颗牙)
(2)朗读相关语句,
“你问的那只骆驼,是不是左脚有点跛?”是不是左边驮着蜜,右边驮着米?是不是缺了一颗牙齿?”
(3)连起来说特点
师: 你能用一句话说出这几个特点吗?
(过渡:是呀!这位老人对骆驼的特点知道的这么详细,是不是真的见过骆驼,还是把骆驼藏起来了。(不是)
2、老人是怎么知道骆驼的这些特点的?可以根据表格来填一填:
(1)填表:
看见什么
知道什么
2、学生汇报: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
教师板书:脚印右边深,左边浅;左蜜右米;牙齿印
教师:你们和他想的一样吗?不一样的快来改一改。
教师:我们一起来合作一下读一读,男生读看见的内容,女生读知道的内容。
3、看书、看表格、看板书自己说说老人是怎么知道这些特点的?用上“因为……所以……”
因为老人看见 所以知道
因为老人看见 所以知道
因为老人看见 所以知道
5、自己再把这几句话读明白了!大家读看到的内容,老师读知道的内容。
读了这几句话,你想到了什么?
(过渡:教师指板书,对!就是老人的观察!这是通过细心的观察得到的结果。(板书:细心观察)现在,让我们也做一回聪明的老人,配乐出示沙漠场景,想象你就是那位老人,在一望无尽的沙漠上艰难地行走着。一眼望去,沙漠上到处都是单调的黄色,连一棵树木都没有,你走的很疲倦。忽然,你眼前一亮,看了这样的场景,你发现了什么?走着走着,你又发现了什么?
7、教师追问:
(1)老人看到骆驼的脚印右边深,左边浅,就知道(PPT出示它的左脚有点跛)
(2)看到路的左边是蜜,右边是米,就知道(PPT出示)
(3)你们看我这有两片树叶,你觉得哪一片树叶是文中的骆驼啃过的呢?(左边的叶片)
老人仅仅是看见了骆驼的脚印、路上的米和蜜以及骆驼啃过的树叶,他并没有见过骆驼,怎么就发现了骆驼的这些小秘密?
教师小结:看,老人通过自己的细心观察,并动脑筋思考进行了推理,(板书:勤于思考)得到了一个正确的结论。那么骆驼究竟去了哪里?怎么样才能找到骆驼?(出示:应该顺着脚印去找)
8、质疑:a读读老人的最后一句话,老人为什么让商人顺着骆驼的脚印去找?
b如果根据漏落在地上的米和蜜、骆驼啃过的树叶能不能找到骆驼?为什么?
1、商人最后找到骆驼了吗?从文中的哪句话告诉我们?
教师:从哪个词语,让我们一眼就能看出老人的推理是非常正确的。(果然)
指名读——读的很好,你果然读出了这个词的重音。
那让我们再读一读这句话。(读)我们进一步感受到了老人的推理很有道理。
2、分组朗读课文,骆驼走失以后,这位商人和老人的表现有什么不同?(找出相应的词、读出相应的句子)
态度:不紧不慢
愤愤不平
方法: 观察 推理
没有 乱找
过渡:看,遇到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人,方法就不一样。
3、分角色朗读:同桌练习——指名上台表演
其余学生做评委给他们打分,说理由。引导评议为什么读得好(读出了语气的变化,还可以配上动作)再次请人上台。鼓掌
1、过渡:课文的最后商人找到了丢失的骆驼。如果你是商人,找到骆驼后,心情怎样,心中会怎么想,对老人会说些什么?
2、作业: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请仔细观察后写在日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