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科里亚的木匣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词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科利亚是怎样埋木匣、挖木匣的,感悟时间在变化,人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的道理。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悟时间在变化,自己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的道理。
1.师谈话:同学们,战争年代,人们为了避免贵重物品被敌人抢去,许多人会把它藏起来,今天我们会认识一位外国小朋友科利亚也有些宝贝,他是怎么处理的呢?他呀, 把宝贝藏在一个木匣里 ,埋在地下。有兴趣读这个故事吗?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科利亚的木匣》。
2.板书课题。
师:请大家跟着老师一同书写课题 。老师手指“匣”字,示意让学生认读,提示字形。
齐读课题:科利亚的木匣
3.理解“匣”
师:哪位同学知道什么是木匣呢?(用木头做的小箱子)那用铁做的小箱子呢?(铁匣)用铜做的呢?(铜匣)如果这个小匣子里装的是饼干,我们可以把这个匣子叫做——饼干匣。
师:同学们真聪明,让我们赶快走进课文,一块去见识科利亚的木匣吧。
课件出示要求: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词句多读几遍。想一想,科利亚围绕木匣都做了些什么事?
(生自由读,师巡视指导)
1.学习生字词.,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师:要把课文读通顺,首先要读准生字。
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多种形式读。(先带生字注音,后去注音)
课件出示生字词:
挖坑 冰鞋 斧头 手锯 玩意儿 免得
数数 当初 随便 仍然 台阶 懂得
2.出示带生字的句子,指读,生字复现。
木匣里盛着各种各样好玩的东西,有冰鞋、小斧头、小手锯和其他小玩意儿。
(注意“盛”和“ 玩意儿”读音,配图理解 “冰鞋、小斧头、小手锯”)
3.课件出示左右结构的字,范写。
挖、鞋、锯、抢、难、初、敌、阶、懂
师:你们发现这些字在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点吗?左右结构的字要怎样写才好看呢?(左窄右宽)老师讲解并范写“挖”字,生跟写并再写一二个左右结构的字。
教师巡视,提醒写字姿势:“头正、肩平、腰直、足安”八字诀
师:刚才,我看到咱们班好多同学的字写得很工整,很美观,其它没写的字我们就放在写字课再练习。
4.问:科利亚围绕木匣都做了些什么事?
(讲的是科利亚5岁的时候从家门口向前数了10步埋下自己的小木匣,4年后数了5步挖出了木匣,从这件事中感悟到时间在变化,自己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的道理。)
教师相机板书:埋木匣、挖木匣
5.快速浏览课文,用笔分别画出科利亚是怎样埋木匣和挖木匣的句子。
〈一〉学习“埋木匣”
1.师:四年前,德国法西斯快打到村子来,科利亚一家人决定离开村子,但家里东西不能都带走,所以妈妈和科利亚想出了把箱子埋起来的办法,谁来读科利亚四年前埋木匣的句子?
预设一课件出示:妈妈把有些东西放进箱子里,从家门向前走了三十步,把箱子埋在地下。科利亚只会数到十,就向前走了十步,埋下他的木匣。
2.师:读到这里,你体会到什么?你觉得科利亚是个怎样的孩子?(科利亚是个聪明的孩子)
预设二课件出示:他放好了木匣,盖上土,用脚踩实,还在上面撒了一层细沙,免得被人发现。
师:请同学找出这段话中描写科利亚动作的词(放、盖、踩、撒)从这些词中你可以体会到什么?(体会科利亚的仔细、认真)
相机板书:仔细
追问:科利亚的木匣埋得这样隐蔽,敌人能发现吗?(不能)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科利亚有一天想挖出他的宝贝木匣,能挖出来吗?(能)
3.师:我们把上面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 ,看哪一位同学读得让老师感到木匣埋得很稳当。指读,齐读。
〈二〉学习“挖木匣”
1.师:四年后,他们埋的箱子还在吗?妈妈走几步挖到了木匣?(三十步)
这和妈妈四年前走的步数一样,科利亚呢?他有没有和妈妈一样也挖到了自己的木匣?(没有)
2.质疑:奇怪,科利亚四年前不是明明走了十步吗,为什么现在没有像妈妈一样挖到小木匣呢?
指学生一问: 是他埋得随便吗?(不是,他放好了木匣,盖上土,用脚踩实,还在上面撒了一层细沙,免得被人发现。
指学生二问:是他挖得不够深,不够大吗?(不是,他挖呀,挖呀,坑已经挖得很深了,还没找到匣子。他又朝左边挖,朝右边挖,仍然没找到。)
指学生三问:是敌人挖走了吗?(不是,敌人连我们家的大箱子都没挖走,还能找到我的小木匣吗?)
4.师:既然不是这些原因,那会是什么原因呢?谁知道?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句子一:科利亚丢下铲子,坐在台阶上,用手摸着脑门想。突然他笑起来,对小伙伴们说:“我知道是怎么回事啦!木匣是我四年前埋的,那时候我还小,步子也小。我现在九岁啦,步子比那时候大了一倍,所以应该量的不是十步,而是五步。你们看,我马上会找到我的木匣子。
指名读。(体会科利亚的聪明)
相机板书“聪明”
句子二:科利亚量了五步,又动手挖起来,不多一会儿,他果然找到了木匣子。
齐读,提示“量”字读音。
5.理解“果然”
问:“果然”是什么意思?(意思是结果和他想的一样。)当他第一次没挖到木匣时,用手摸着脑门儿想,原来是这么回事(学生接读)——木匣是我四年前埋的,那时候我还小,步子也小。我现在九岁啦,步子比那时候大了一倍,所以应该量的不是十步,而是五步。你们看,我马上会找到我的木匣子。多聪明、多自信的科利亚啊,科利亚量了五步,又动手挖起来,不多一会儿,他(学生接读)——果然找到了木匣子。
师:四年过去了,妈妈的步子仍然没变,但科利亚却悄悄长大了,现在走一步就能抵四年前的两步,这就是——变化!教师板书:变化
观察文中插图,
师:是啊,时间一天天过去,人一天天长大,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四年前,科利亚只会数到十;四年后,科利亚能数到一百多了。四年前,科利亚数十步埋好的木匣,四年后,科利亚数五步就挖出了木匣。
我们的周围还有什么在起变化呢?这个问题就留给你们回家思考,大家可以和父母一起聊聊,下节课我们再来交流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