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一次成功的实验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教学目标:
1、会认3个生字,会写12个生词。能正确读写“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佛、衣裳、翩翩起舞、舞蹈、蜻蜓”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语言。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现在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很多孩子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对学生进行一次心灵的洗礼,了解应该多为他人着想,在理解文章上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重点:
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培养对大自然美的体验。
教学难点:
理解“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等语句。
一、导入
1、同学们喜欢花吗?你都喜欢什么花?今天我们来欣赏叶圣陶爷爷笔下的荷花,我们先看一组图片。(图片展示)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荷花》,作者叶圣陶。
2、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出示阅读要求)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标注自然段落。
2、圈出生词,把不理解的词语标记下来。
3、理解课文内容,想想课文都讲了些什么。白荷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
4、孩子们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
三、检查初读情况。
1、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1) 指名以开火车的形式横向读词语,读时注意指导三个生字“胀”“翩”“挨”的正确读音和“莲蓬”中“蓬”、“衣裳”中“裳”的轻音读法,以及“仿佛”中“佛”的多音读法。
小组比赛读、男女生读、同桌互读等多种方式读词语。
学生观察生词并提出自己认为大家可能出错的地方,提醒同学。(多音字、形近字、易错字的拼读与书写)
拿出生字本书写老师指定的词语。
2、检查对课文主要内容的了解。
(1)提问:白荷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
鼓励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感受。读出优美的句子。
四、精读课文,感受荷花的美丽,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
(一)第二自然段写了荷花哪几种不同的形状?三种姿势的特写,体会荷花的娇艳美。
1、请孩子们打开课本,默读课文,画出荷花样子的语句。
学生默读,教师巡视。
3、全班交流。
(1)指名读出荷花三种姿势。抓住荷花的三种姿势的特写,体会荷花的娇艳美。重点指导孩子们读准重音,表达清晰。如“两三片”“嫩黄色”“花骨朵儿”“饱胀”“破裂”的重读,清晰地表达荷花的娇艳欲滴以及各个姿势的特写美。
(2)什么是挨挨挤挤?从“挨挨挤挤”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冒是什么意思?
抓住“冒”字体会荷花蓬勃向上的生命张力。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用手势模仿荷花在挨挨挤挤的荷叶中冒出
总之,“冒”字传神地写出荷花在挨挨挤挤的荷叶中冒出来的蓬勃向上的生命张力,充分地表现出荷叶、荷花的多,给人白绿相间的颜色美感,表达出作者的振奋之感、惊喜之感。
其次,指导孩子们朗读。(喜欢哪一句就读哪一句)
师生一起朗读第二自然段,师读一句,生读一句。
(二)指名读第三自然段,提问:为什么把眼前的荷花看坐一大幅活的画?(学生思考,说出荷花色彩明艳,形态各异,荷花就是活生生的真实景色)
(三)学生齐读第四自然段,并边读边思考。
抓住“我”的动作词句,引导孩子们体会荷花的动态美及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1、点拨学生用“○”画出“我”这朵荷花的动作词语。
2、学生再次默读,圈画。
3、全班交流。
(1)通过朗读,体会荷花的动态美。
(2)为什么“我”会忘记自己是在看荷花呢?
说说如果你也是池中的一朵荷花会看到、听到、想到些什么?(此处引导学生大胆想象)
五、板书设计
荷花 闻到 清香
看到 挨挨挤挤
千姿百态 一大幅活的画
想到 我仿佛成了荷花
六、作业:
小练笔,作者把荷花写得多美啊!你也写写自己喜欢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