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陶罐和铁罐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3.通过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4.懂得不以己之长比他人之短,能正视自己的缺点,并且学着用发展变化的眼光正确地看待人和事物。
《陶罐与铁罐》是一则童话,本班学生对童话比较感兴趣,所以学起来比较容易。本篇课文内容简略易懂,对话有趣,学生乐于去读,因此授课时以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为线索,通过各种形式的读以及陶罐和铁罐说话时的不同神态、语气的词句,体会他们的不同内心活动,并要说出自己的感受和见解。但是,三年级的孩子在阅读这则寓言时,往往会过于沉浸在故事情节中,而使自己的认识会有偏差,所以教师应加以引导。
重点:指导朗读,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难点:通过有感情、分角色朗读课文2-9节,理解课文讲的道理,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去和别人的短处比。
教材分析:
《陶罐和铁罐》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的课文,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学情分析:
《陶罐与铁罐》是一则童话,本班学生对童话比较感兴趣,所以学起来比较容易。本篇课文内容简略易懂,对话有趣,学生乐于去读,因此授课时以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为线索,通过各种形式的读以及陶罐和铁罐说话时的不同神态、语气的词句,体会他们的不同内心活动,并要说出自己的感受和见解。但是,三年级的孩子在阅读这则寓言时,往往会过于沉浸在故事情节中,而使自己的认识会有偏差,所以教师应加以引导。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3.通过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4.懂得不以己之长比他人之短,能正视自己的缺点,并且学着用发展变化的眼光正确地看待人和事物。
教学重难点:
重点:指导朗读,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难点:通过有感情、分角色朗读课文2-9节,理解课文讲的道理,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去和别人的短处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一则寓言故事,题目叫《陶罐和铁罐》,谁愿意把这则寓言故事的主要内容给大家复述一下?(指生复述课文内容)
2.复习字词,并提出奚落的意思。
二、朗读体会,讨论交流,想象感悟。
1、自由读课文,用不用颜色的分别画出陶罐和铁罐的对话。
2.分别汇报陶罐和铁罐所说的话。
从他们的读中说一说陶罐和铁罐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生汇报:预设:陶罐谦虚、大度 铁罐骄傲、傲慢(根据学生汇报情况板书:骄傲,谦虚)(有一对反义词:骄傲,谦虚)
3.下面大家再读课文,边读边想,文中哪些语句能体现陶罐谦虚,铁罐骄傲呢?把这些词句勾画出来,比较一下,并在边上写一写体会。(生自读自悟)
4.下面大家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看看同伴的想法和你一样吗?(引导学生交流读后的看法。)
5.引导学生抓住自己观点的支撑点,即文中语言文字的品位与理解。
陶罐一开口就是“你敢碰我吗?”它的意思就是陶罐敢不敢碰它,<不敢>。它根本就没有把陶罐放在眼里,它称呼陶罐“陶罐子”直呼其名,说明它有没有礼貌?<没有>。而且铁罐跟陶罐说话的态度什么样?<傲慢>。傲慢的意思是<轻视看不起>。你能不能把铁罐当时的傲慢心理和态度读出来吗?
师:面对铁罐这样无情的嘲讽,陶罐什么态度?和睦相处,不想吵架。这也是刚才陶罐说在本职工作反面,自己不比铁罐差,再说之后的话省略的原因,因为陶罐不想和铁罐吵架,希望和睦相处,共同来完成任务。
师:面对陶罐的一再忍让,铁罐却是步步紧逼,他说: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
看到铁罐这样傲慢无礼,陶罐不再理他。
6.铁罐为什么这样傲慢、轻蔑、愤怒地奚落陶罐呢?为什么看不起陶罐呢?
因为他觉得陶罐易碎(板),而自己坚硬(板),陶罐不能和自己相提并论,铁罐仗着自己的长处去奚落陶罐的短处。(板)
三、指导朗读1——9自然段。
1.刚才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陶罐和铁罐不同的性格特点,下面我们就来分角色把1——9自然段中铁罐和陶罐的对话读一读。
2.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出铁罐的傲慢、骄傲自大,读出陶罐的谦虚,大度。
3.分角色练习朗读:同桌一生读铁罐说的话,一生读陶罐说的话。
4.生生分角色朗读。
5.小结
四、学习10——17自然段。
铁罐自以为坚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可是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当年同在国王御橱里的两只罐子一同被遗落在荒凉的场地上,历史在它们的上面堆积了渣滓和尘土,一个世纪连着一个世纪,一百年过去了,又一个一百年过去了,这么多年过去了,陶罐和铁罐都变成什么样子了?
1.快速默读课文11-17自然段,找出有关的内容。(引导学生抓住“光洁、朴素、美观、很有价值” “影子也没见到”等词语朗读理解。)
2.陶罐依旧和以前一样光亮、朴素、美观。铁罐被氧化消失得无影无踪。
3.介绍铁氧化知识
4.指导朗读。
五、小结全文
是呀,当年被奚落的陶罐成了珍贵的文物,而当初傲慢自大的铁罐却在世上消失了。读了这个故事你一定有许多自己的感慨,你想说点什么吗?
我想对铁罐说:
我想对陶罐说:
我想对自己说:
总结:我们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是不对的,我们不能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来比,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确看待自己的短处。让我们大家相互尊重,取长补短,和睦相处
六、作业:
1.假如你是铁罐,听到陶罐和人们的对话,听到同学们这么说你会怎么想,发挥想象写一写。
2.很多寓言故事中都蕴含深刻的道理,希望同学们课下读一读《伊索寓言》和《小故事大道理》,相信会有更大的收获。
板书设计
骄傲 无礼
陶罐 短处:易碎 无影无踪
蛮横无理
谦虚 友善
陶罐 短处:易碎 无价之宝
宽宏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