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美丽的小兴安岭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物产的丰富,激发热爱小兴安岭,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2、能联系上下文和实际理解词句,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习作者按四季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识字教学向高年级的阅读教学的过渡阶段。在小语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其主要任务是进行段的训练,并在段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理解词语,运用词语的能力。该课记叙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的物产,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全文可分为三段。其中第二段是教学的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人教课标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三年级的语文教学处于由低年级的重点,作者按春、夏、秋、冬四季的时间顺序,抓住各个季节中每种景物的特点进行了具体介绍。文章的结尾作者用概括性的语言赞美小兴安岭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也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洋溢着作者的赞美之情。
1.重点课文的第二部分,在阅读的基础上深入理解和感受小兴安岭的树海一年四季都是美丽、诱人的,了解那里有丰富的物产,从而产生喜爱之情。
2.难点培养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和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帮助学生培养准确运用词语的能力。
1、学会“欣、赏”等7个生字,理解“诱人、欣赏”等词的意思。
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小兴安岭春天的美丽。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2自然段,背诵喜欢的句子。
理解文中的重点词句。
体会小兴安岭春天的美丽,学习积累语言编辑。
一、看图感知,初识小兴安岭
1、(出示中国地图)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再仔细看,它像什么?
2、师:在这只“雄鸡”头顶上,有一片广阔的森林,那里景色迷人,特产丰富,是我国的一个大宝库,那就是……(出示文字:小兴安岭)
3、想去那儿看看吗?(课件图片感知)瞧,这就是小兴安岭,聪明的你发现了什么?
4、教学第一自然段
(1) 出示第一自然段,师引读
“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 |
(2) 师:读出什么来了?还有哪些词也可以读出树很多?
(3) 一眼望去,都是绿色,你能找出几种绿来?(生自由说,体会“绿色的海洋”)
(4) 指导朗读
5、导入: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片绿色的海洋,走进这美丽的小兴安岭。
[设计意图]
点面结合,整体入境。选择以“中国地图”导入,是想让学生对小兴安岭的特殊地理位置有大致地了解。第一自然段的教学,我着重抓了小兴安岭“绿”的这个点,辅以几张苍翠的树木图引导学生去想象“你能找出小兴安岭的多少种绿来?”以此带出学生对小兴安岭“举目都是树,放眼尽是绿”的特点的整体感知,有了整体感知,学生把握文本的难度就会相应降低,从另一个方面来讲,也为后面学生顺利地借由文本入境作好铺垫。
二、初读文本,交流感受
1、 认真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次。(生自由读,指名交流难读的句子,正音)
2、 再读课文,要求默读,边读边想:小兴安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出示:小兴安岭 )
3、 生交流感受,读句子。
4、 这么多的感受,我们用课文里的一个句子就能全部概括了,你找到了吗?
出示:
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
(1) 齐读
(2) 理解“诱人”。
① 指名读
② 什么东西会很“诱人” ?
③ 让我们把词语送回到句子,再来读一读。(齐读)
[设计意图]
整体入手,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感知小兴安岭景色优美,物产丰富的特点,为下文教学的深入展开作好准备。
过渡:的确,小兴安岭的一年四季,都是那么美丽、诱人。不如,现在,我们就走进小兴安岭,先去欣赏那儿美丽的春天吧!( 课件出示“欣赏”,舒缓音乐起 )
1、自己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把你欣赏到的景物用圆圈圈出来。
2、交流看到的景物
预设句子:
▲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1) 指名读,齐读
(2) 理解“抽出”
① 老师发现这里有个词用得特别好?你发现了吗?(生交流,换词感悟)
② 小结:就是一个“抽”字,把春天树木急着生长的样子给写活了。你能把它读好吗?
(3) 指导朗读
(4) 过渡:除了春天的树木,你还看到什么?
▲ 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溪里涨满了春水。
(1) 指名读,齐读
(2) 想象说话: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生自由说)
(3) 练读句子:就请你想象着这样的画面读一读。
(4) 图片感知,指导朗读
过渡评价:听着你们的朗读,老师仿佛就到了小溪边上,看到溪水就那么涨起来了。
▲ 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1) 引读:瞧,这清澈的湖水,把谁引来了?(出示课件图片及句子)
(2) 指名读。你觉得这是些怎么样的小鹿?(指导读出小鹿的可爱、活泼)
(3) 师生对话:小鹿,小鹿,是什么把你引来啦?(随机进行语言训练)
(4) 师:哦,原来,你们和小朋友一样,都是到这儿来欣赏美丽的风景呀!
(出示:欣 赏)
(5) 教学生字“欣、赏”
① 师在田字格中范写,生观察 ② 学生相互提醒,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6)师:小朋友,刚刚,我们从课文里欣赏到许多美丽的风景,现在,想不想跟着小鹿一起去亲眼看看呀?(欣赏课件)
师引语:小兴安岭的春天来得特别晚,当我们这儿春意盎然的时候,小兴安岭还是一片冰雪世界,可是,春姑娘一来,你瞧……
[设计意图]
以境激情,情境交融。引导学生感悟小兴安岭的春天之美,除了抓住几个句子让学生细细品味,我想还是得需要一个真实动人的境的。所以,这个部分,我借助了一段春天的视频,配以欢快的音乐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至美的境,以此为契机,将学生先前心中不断默想,呼之欲出的春天释放于眼前,让他们仿佛真实地置身于春天的小兴安岭,以此激发学生美的情感,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继而将心中迸发的情感借由文字得以外化,达到情境交融的目的。
3、小练笔:
① 刚刚,你们都看到了什么?(指名说)
② 指导想象,打开思路:如果继续欣赏,你猜我们还会欣赏到哪些美丽的景色呢?
(生自由说)
③ 嘘,赶紧拿起笔,把它写下来吧!
xīn shǎnɡ
4、回顾春天美景,配乐朗读
小朋友,听着你们的朗读,老师想到了课题中的一个词——美丽,是的,小兴安岭的春天的美丽的,小朋友笔下的小兴安岭是美丽的,最重要的是,我们那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更是美丽的。有了这么多美的感受,老师相信你们肯定能把这段文字读得更好!
(配乐朗读)
5、背诵好句,积累语言
这么多美的句子,如果能把它背下来就更好了。回家以后,请你选择课文一、二段中你认为最美的句子,多读几次,争取把它背下来,把这么多美的句子都存到我们的记忆库里,好吗?
[设计意图]
“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有了前面的情感体验,此时,再让学生动笔去写写自己所欣赏到的美景,已不再是难事。此时,习作已自然而然成了孩子们表达情感的出口。所以此处,我设计了一个读写结合的小练笔,并将需要掌握的生词“欣赏”一词也直接安排在小练笔中,这样,在练写生字的同时,又可以让学生凭借着这个窗口想象开去,欣赏到更多的美景,并把他们所能想象到的小兴安岭春天的美借由文字,得以抒发,不但训练了学生的思维,更能借机检测文本,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春天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其实,不仅仅是春天,小兴安岭的夏天、秋天和冬天也很美呢!不信,下节课我们再去看看!下课!
1、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物产的丰富,激发热爱小兴安岭,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2、能联系上下文和实际理解词句,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习作者按四季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重点是课文的第二部分,在阅读的基础上深入理解和感受小兴安岭的树海一年四季都是美丽、诱人的,了解那里有丰富的物产,从而产生喜爱之情。
难点培养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和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帮助学生培养准确运用词语的能力。
一、激趣导入:
1、巩固复习:通过课前预习,在上新课内容之前我们复习一下同学们对字词的掌握情况,出示生字卡〖课件展示〗
2、导入新课: 教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课件展示〗出示课题。
教师: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小兴安岭的树海,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诱人的。现在就让我们走进美丽的小兴安岭去看看吧!〖课件播放〗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和绿色的海洋。
二、整体感知:
1、出示教学目标〖课件展示〗。
2、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从哪几个季节向我们介绍了小兴安岭的美丽诱人?每个季节都描写了那些景物特点?〖课件展示〗阅读要求
3、学生:自主学习,回答问题。课文从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顺序写小兴安岭的美丽诱人。〖课件展示〗
三、学习“春天”一段(体现了教师的“教”)
1、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春天”一段,边读边思考:在描写小兴安岭春天的景色中,课文重点描写了哪些景物?〖课件展示〗小兴安岭春天的美丽图片。
板书:(春:树木、积雪、小溪、小鹿)
2、轻声读一读,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了春天的美丽。(使学生明白作者是“抓景物特点”来写的,从而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
3、重点理解描写树的句子。
生: ⑴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抽出”可以换成“长出”吗?〖课件展示〗
⑵树木长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比较一下哪句写得好,为什么?
(师:用抽出就能把枝条快速而有力长出来的样子写出来了,很生动形像。)
谁能通过朗读来表现树木抽出枝条是快速有力的,谁能读的更有力。(读的时候要亲切、柔和,干脆有力)
⑶还有那些句子也写出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呢?〖出示课件〗积雪
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溪里涨满了春水。为什么会涨满春水呢?这些水是从那里来的?〖课件展示〗春水
⑷还有那些话让你感受到了春天的美丽?小鹿也出来活动了,课文上用了“在溪边散步”“ 欣赏自己的影子”,其实小鹿并不知道什么是“散步”,也并不懂得“欣赏”,这都是我们人特有的活动。课文这样写,让我们感到什么?(把小鹿比作人,更觉春天的美好。〖课件展示〗小鹿,请大家把这句话读给好朋友小鹿吧!(欢快有力的语气)
⑸指点层次:全段从树木抽新枝──积雪融化──溪水淙淙地流着──小鹿快活地活动。四层意思勾画了小兴安岭春天的美景。
⑹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脑海里浮现出一幅春天的画面?
⑺谁愿意把这些描写春天景物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呢?带着感情品味朗读。
四、学习“夏天”一段(体现教师的“扶”)
教师:我们欣赏了小兴安岭生机勃勃的春天。我们还没看够春天的美景,夏天又来了!让我们迎着夏天灿烂的阳光,再次走进美丽的小兴安岭。
请同学们阅读“夏天”一段,边读边思考:在描写小兴安岭夏天的景色中,课文重点描写了哪些景物?〖课件展示〗小兴安岭春天的美丽图片。
板书:(夏:树木、浓雾、太阳、野花)
1.夏天的树木是怎样的,读有关句子。
师让学生找出最能突出夏天小兴安岭树木的特点的词。〖课件展示〗句子赏析
⑵用换词方式,体会“密密层层”、“封”的准确性(“挡”、“”)(封:严密地盖住,遮:拦住)
⑶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你从哪儿可以具体看出来?(密密层层:形容树木枝繁叶茂)
2、学习第二句:“浓雾”
示句子,让学生自己找出不理解的词;
⑵看图,帮助学生理解“浸”;(浸:说明小兴安岭的雾很多很浓,水气很大,范围跟森林一样广,使整个森林都浸染在雾中)
⑶想象情境,指导朗读:雾在山谷里飘起,由于森林被茂密的树叶子封得严严实实,浓雾不易散去,整个森林就像泡在浓雾中似的。要是置身其中,你感觉怎样?能读出你的感觉吗?
3.学习第三句:“太阳”
出示句子(多媒体展示),让学生质疑;
图理解“缕”、“像利剑”;
⑶朗读这个句子。
4.学习第四句:“野花”
⑴出示句子,说说这句好在哪儿?
⑵齐读句子。
小结:这一段,作者抓住夏天花木繁茂的特点。先从夏天早晨写起,写出了小兴安岭早晨特有的朦胧美,再写太阳渐渐升高,阳光驱散浓雾,出现利箭一样的金光,大花坛似的草地。从这段描写,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很注意突出季节的景物特点,体现了对夏天的喜爱。请同学们带着感情阅读。
五、学习“秋冬”两段(体现教师的“放”)
教师:小兴安岭夏天的树木长得郁郁葱葱,到了秋天和冬天又有哪些特点呢?你们想自己学会这部分课文吗?
1.小结方法:我们在学习“春天”和“夏天”两段的时候,是用什么方法学习的?〖课件展示〗学习方法
课文。边读边想,主要写了什么景物。
课文。(哪些句子和词语写得美,为什么?)
感情朗读课文。
请同学们用上述方法,默读自学四、五自然段,掌握“读懂一段写景文章”的方法。
2.检查自学情况。
第四、第五自然段各写了什么景物?〖课件展示〗秋天冬天图片
板书:(秋:树木、落叶、野果、药材)
(冬:树木、积雪、动物)
“秋天”、“冬天”一段,哪个句子写得好? 出示句子〖课件展示〗:
a.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
b.西北风呼呼地刮过树梢。
(换词,让学生理解“飞舞”更能表现秋天的欢快、活泼;“刮”字突出西北风非常猛烈)
3.小结:秋天果实累累,遍地是名贵药材,无边的森林尽是宝藏,这是多么令人惊喜!冬天,小兴安岭雪花纷飞,动物们独特的过冬方式增添了无穷情趣。这两段,作者也是抓住景物的特点,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刻写出来的。
4.指导学生读出丰收的喜悦及动物的不同表现。
教师:作者通过细致观察,抓住景物在不同季节的特点,进行生动、具体的描述,向大家展示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面。通过四季的描写,你觉得小兴安岭是个什么地方?
5.齐读最后一段。(〖课件展示〗:句段赏析)
(板书:大花园大宝库)
六、回归整体,深化总结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小兴安岭给你留下了什么深刻的印象?你们想不想让世界上有更多的人了解小兴安岭呢?现在就请几位小朋友扮演小导游,分别介绍美丽的小兴安岭。学生分组准备,推选几个学生介绍小兴安岭的四个季节。
教师总结:作者之所以能写出这样美的文章,靠的是作者仔细观察,抓住景物的特点来写,同学们想写好作文,也应该向作者一样,学会仔细观察,抓住景物的特点来写。
画一画自已美丽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