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富饶的西沙群岛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认识“饶”等10个生字,掌握“蓝”“披”13个字并会写“懒”“威”“武”这三个字,能正确读认“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等21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读懂每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4.摘抄课文中优美语句,丰富语言积累。
这是一篇写景的精读课文,通过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课文按“总-分-总”的结构模式对西沙群岛进行介绍和说明,先交代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再按海水、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具体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全文围绕“富饶”一词展开,条理清晰,结构严谨,遣词用语精确具体,通过学习要使学生了解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可爱的地方,同时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比较强的识字能力,也有初步的抓重点词句理解一段话的能力。通过理解“懒洋洋地蠕动”,“威武”等词,让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理解文本。对孩子来说,西沙群岛既遥远又陌生,同时又充满好奇和向往。通过创设情境让孩子欣赏西沙群岛的风景图及方位图等直观形象的方式,激起孩子学习兴趣。
了解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1.伴乐欣赏西沙群岛图片。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小鱼泡泡吹得高。(小组评价,小鱼吹泡泡)孩子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是哪儿呢?(课件出示西沙群岛图片)请看图。这就是我们今天的目的地——西沙群岛。(课件出示地图)这是中国地图。厦门就处在这个位置。在我国的南海有四个大群岛,也是中国的领土,西沙群岛就在这里。白板标出。
2.理解“岛”、“屿”、“群岛”概念。
师:(课件出示西沙群岛地图)西沙群岛就像一朵朵睡莲,漂浮在海面上。这几个四面环海的陆地,大的叫岛,小的叫屿,比如鼓浪屿,合称——岛屿。如果不是一个,而是一群岛屿,那就叫做——群岛。西沙群岛就像祖国南面的一扇大门,许多解放军战士都驻守在这里,所以作者说,这里是祖国的——海防前哨。
3.引入新课。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22课——《富饶的西沙群岛》。(师指板书)这是一个令人向往而又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想不想去?(课件出示飞机图)那我们赶紧系好安全带出发吧!
【设计意图】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唤醒学生主体意识、产生强烈探求欲望的“敲门砖”。色彩鲜明、富有动感的西沙群岛图片刺激物最能引起孩子的注意。导语紧扣课题,结合白板、地图,介绍了什么叫岛、屿、群岛,交代了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并激趣把学习课文当作一次飞行之旅,调动孩子兴趣。
师:先来看看自学提示吧!(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读一读: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通句子,读准字音。
画一画:2.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画出来。
想一想:3.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西沙群岛的?
(一)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生字。(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
(1)小老师带读生字。
师:同学们刚才读得真认真,我们先来闯闯生字关吧!谁来当小老师?
(2)全班齐读去拼音的生字。(课件出示去拼音的生字)
师:去掉拼音,加大难度,全班一起试一试!
(3)四人小组读生词。(课件出示生词)
师:表扬第*组的小朋友读得特别响亮。老师还要考考大家,敢接受挑战吗?小火车开起来!
2.指导书写。(课件出示生字)
师:小火车开得又快又好!相信你们一定也能把生字写好,有信心吗?先给大家两分钟同桌讨论一下,哪些生字最难记,你有好办法!哪些笔画书写时需要特别注意呢?
(1)同桌交流。
(2)指生交流,教师相机白板红笔标注出易错笔画。
(3)(课件出示生字“懒”“威”“武”)
师:老师也有三个易错字要和大家分享,先一起来读一读。指生交流“威”、“武”的部首。白板红笔标出部首。
(4)师范写“懒”,白板动作回放,生书空。
(5)生练写“懒”“威”“武”。(一字一词)
(6)展示优秀作品,师画小红旗。
【设计意图】三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具备独立识字的能力,这就要求老师扶放结合。老师先通过课前预习把识字任务放给学生完成,课堂上交流识字方法,多法促读,抓住重点字进行指导。同时结合白板激趣,突破重难点生字亦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1.指生找出文章中心句。
师:同学们刚才写得非常认真!现在谁来告诉大家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课件出示: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她说对了吗?这句话就是文章的中心句。这可爱的地方,用两个词概括就是——风景优美、物产丰富(贴词条: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物产丰富”用课题里的一个词解释就是——富饶。(指板书)
2. 分析文章脉络。
师:那么课文分别从哪几个方面具体介绍西沙群岛的呢?(海水、海底、海滩、海岛)只要你说对了,邱老师的神笔就像魔法棒一样能帮你变出来。(指生说,白板演示。 )
师相机:我们先来到迷人的海滩(白板拉开海滩画面)。哇,神奇的海底世界也出现了。(白板拉开海底图)接着,鸟的天下——海岛也映入眼帘。(白板拉开海岛图)。在阳光的照射下,五光十色的海水也变出来啦!(白板拉开海水图)。
师:课文就是分别从这四个方面(指课件)来介绍西沙群岛的。神奇吗?接下来还有更神奇的等着你呢。
【设计意图】中心句对文章的中心思想起画龙点睛的作用。找出中心句,理出中心词“富饶”,目的是让学生理清文章思路,读懂每个段落大意,达到了解西沙群岛的目的。结合白板的“魔法”辅助教学,让孩子兴趣盎然。
(1)学习第三段。
师:知道吗?西沙群岛的海底世界充满着神秘的色彩,让我们赶紧潜入海底一探究竟吧!谁来读读第三段?(课件出示第三段)有请这些勇敢的孩子起立。其他孩子边听边想,第三段描写了海底的什么景物呢?分别有什么特点?指生说,师白板红笔画出。(各种各样的珊瑚、懒洋洋的海参、威武的大龙虾。)
1.(课件出示珊瑚图)这些就是西沙群岛美丽的珊瑚了。有的像——绽
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师生接读)
2.看图说话。(课件出示其他珊瑚图)
师:还有的珊瑚像什么呢?你说!谁能按老师提示的句式再说一说!
课件出示:海底的岩石上有各种珊瑚,有的像 ,有的像 ,还有的像 ,真是 !
3.理解“蠕动”。
师:海底除了各种各样的珊瑚,还有——(课件出示)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蠕动”是什么样子?大家先伸出手在桌面上做做动作。指生上台演示。“蠕动”就是指爬行的虫类一伸一缩,一伸一缩,慢慢向前移动,懒洋洋的。(师手动演示)我们读这句话的时候也可以读得稍微慢一点。试一试!
4.理解“威武”。
师:海底还有大龙虾——(课件出示动作)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像披甲的战士一样。谁能用你的朗读把这威武的样子表现出来?请个男生试试!嗯,样子挺威武,所有男子汉试一试!
5.分角色读第三段。(课件出示第三段)(第一组读第一句,第二组读第二句,三四组读第三句)
师:男生们读得真有气势,女生想不想试一试?我们全班一起来分角色吧!第一组读第一句,读出珊瑚的美,第二组读第二句,读慢一点,三四组读第三句,读出大龙虾的威武,记住了吗?开始吧!
【设计意图】叶圣陶说过:“我们读一篇东西,无论诗歌词曲,总要像吃东西一样,细细咀嚼,把它的滋味辨出来。”“读”贯穿了整个学习过程的始终,通过分析理解“懒洋洋”、“蠕动”、“威武”等词,让孩子体会海参、大龙虾等的特点,寄情于海参、龙虾,分别用朗读把景物的特点表现出来。
(2)学习第四自然段。
1.指一女生读第四段。(课件出示第四段)
师:读得太棒了,掌声送给你们!除了珊瑚、海参,海底物产最多的是什么?(鱼)(课件出示鱼图片)这么多可爱的小鱼儿,有请一位可爱的女生来读读第四段。
2.分析词句,感受鱼多。
师:其他同学打开课文p88边听边画,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鱼很多呢?画“——”。指一生上台白板画红色。
师:这些词句都能看出鱼非常多,那究竟是鱼的什么多?从哪些词看出来的?(数量多、种类多)
3.师生接读。(课件出示句子)
师:这些小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4.深入理解鱼多。
师:西沙群岛的鱼不但数量多,而且种类多,数也数不清。用第四段的一句话概括就是——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指生说,课件同步出示句子)这句话概括了整个自然段的意思,是这段话的中心句。
师:正如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为什么这么说?真的是一半是水,一半是鱼吗?说明鱼——非常多。各种各样,多得数不清。所以作者才说,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这也是一种夸张的修辞手法,我们写作时也可以运用。
5.起立读第四段。(课件出示第四段)
师:多震撼的场景呀!谁再来读读这个自然段,边读边想象这神秘的海底世界!愿意读的孩子起立,一起试试吧!
【设计意图】“读”是这段的主线,我分别采用指生读、师生接读、齐读、起立读等多种方式,把学生带进文章意境中,让学生在读文析句中去体味、去琢磨、去感受海底鱼的种类多、数量多。
1.(课件出示三四段主要内容)全班齐读填空,梳理整节课所学内容。
2.师:这节课,我们随着作者的脚步领略了西沙群岛神秘的海底世界,欣赏了各种各样的——珊瑚、懒洋洋的——海参、威武的——大龙虾,也见识了一半是水,一半是鱼的海底世界。(相机板书)那西沙群岛的海水、海滩和海岛又有一番怎样的风景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吧!下课!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中的板画,好比是传神的“眼睛”,在课堂上举足轻重。课前我就在黑板上画出一幅由椰树、海底、珊瑚、小鱼构成的简笔海岛图,直观形象,充满童趣。连小组评比都是由小鱼组成,“看谁的小鱼泡泡吹得高”。板画让孩子明了整篇文章的结构、主要内容及所学重点。
1.识记生字,背诵三四段。
2.摘抄课文中优美语句,丰富语言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