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美丽的小兴安岭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左右结构“汇、挡、浸、献、刮”,重点指导左右结构中难写的生字,初步领会左右结构生字宽窄布局的和谐之美。能正确读写“融化、汇成、挡住、献出、”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
3.理解描写小兴安岭树木之美的词句,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各个季节景色特点观察的方法。
4.体会小兴安岭的美丽,物产丰富,激发热爱小兴安岭,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课文是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字里行间流露了作者对小兴安岭热爱之情,文章思路清晰,段落分明,语言生动,用词准确,是进行单元训练重点“用词准确”的一篇典型文章。不过,准确地运用词语,恰到好处地表达对于刚入三年级不久的学生来说还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还处于学习和积累经验的阶段,而且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也比较有限。因此,提倡学生用自主合作等学习方式,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正确情感态度。
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小兴安岭的美丽富饶,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富饶。
2.理解描写小兴安岭树木之美的词句,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各个季节景色特点观察的方法。
难点:理解描写小兴安岭树木之美的词句,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各个季节景色特点观察的方法。
结合“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这一目标,考虑到四季的景色从整体上看虽然也是各有特色的,但是如能抓住各个季节的共同景物“树木”去感受每个季节的变化,可能更明显更突出。因此将开头的总起写“林海”的句子和一年四季的“树木”的句子联系起来作为一个整体,然后重点研读夏季和春季,一让学生体会树木在一年四季的变化,二是突出感受“树木的繁茂”进而理解树木就是小兴安岭最大的随处可见的宝。
1.(课件出示地图) 昨天我们浏览南海上的西沙群岛,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这节课,我们一路向北,到东北的小兴安岭去看看,那儿也是个美丽的地方。
2.出示课题。全班齐读课题。
1.课文是如何描写小兴安岭的呢?请大家打开课文,大声读一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
2.读完课文,几个词语朋友迫不及待地要跟大家打招呼了。我们开火车读一读吧!(课件出示词语)
3.读完词语,你发现了什么?
4. 出书要求写的生字“汇、挡、浸、献、刮”,说说你发现了他们有什么共同点?
5.你觉得哪个字最难写,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6.师范写,学生书空。
1.课文有一段话高度概括了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请你找出来。
学生发言。
2.课件出示最后一段。全班齐读。
什么是花园?什么又是宝库?
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3.这座大花园、大宝库里最大的宝贝是什么?
4.是啊,小兴安岭一年四季随处可见的是树木。有人说,小兴安岭一半的美是来自树木,现在让我们展开寻找小兴安岭的林木之美的旅程吧!
1.找句子:从文中画出描写树木的句子找出来,并标上序号。
2.谁来说说你找到哪些句子?
3.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你感受到什么?
(1)自由读。
(2)重点点拨“数不清”、“几百里连成一片”、“绿色的海洋”,随机指导朗读。
4.你最喜欢哪个季节,这句话中哪些词语用得好?把你想象到的画面跟小组成员交流交流。
学生自学,小组内交流。
5.谁来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个季节,这句话中哪个词语最吸引你?把你想象到的画面跟大家分享。
(夏天部分)
⑴你觉得哪个词语最吸引你?能把你想象到的画面跟大家分享吗?
⑵学生交流感受,体会叠词和动词的精妙。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夏季树木的葱笼之美。
(春天部分)
⑴你觉得哪个词语最吸引你?能把你想象到的画面跟大家分享吗?
重点感悟”抽“字
⑵指导朗读。
(秋天部分)
⑴重点感悟比喻和拟人手法的运用,体会“飞舞”一次的精妙。
⑵指导朗读。
1.谁来说说今天我们是怎么学习林木之美的?
2.教师总结。
3.用今天学到的本领请你继续学习小兴安岭的其他景物,去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与富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