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美丽的小兴安岭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准确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3.领悟作者观察与描写景物特点的表达方法,积累稳重的好词佳句。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人教版课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壮丽的祖国山河”中的第三篇课文。文章思路清晰,段落分明,共分六段,中间四段按照四季顺序描绘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象,每段都是先写树木,再写树木周围的景色。因此,此文有利于引导中年级学生感悟组段方法,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的要求。同时,课文语言准确、生动,有利于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语感。
1.准确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2.领悟作者观察与描写景物特点的表达方法,积累稳重的好词佳句。
1.看视频,学习第一段,小兴安岭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感受小兴安岭的树木多。
2.学习第二段──感受春天活力之美。
(1)指导感受“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中“抽出”用得准确、生动,充满了春天的活力之美。
练习朗读,要求读出树木的生机勃勃。
(2)学生自读、探究整段,找找还有哪些词“用得真好”。
(3)交流汇报。
重点感悟:“汇”也用得生动形象,充满了春天的活力之美。
第一步,读“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溪里涨满了春水。”
第二步,出示“汇”字。
课件演示,理解“汇”字的意思,形象记忆字形:三点水就如同积雪化成的水,淙淙地流进小溪(“象形”的半口匡)。
师:想象雪水“汇”成小溪的景象,有感情朗读。
(4)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写小鹿的句子。
引导学生有感情齐声朗读:“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引导学生体会小鹿的活泼可爱。
师生有感情朗读,体会春天的活力之美。
教师板书:活力之美
3学习第三段──感受夏天葱茏之美。
(1)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体会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是怎样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出夏天草木葱茏的特点的。
第一步,读“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
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第二步,默读,圈出表示特别能表现夏天树木特点的词。
第三步, 交流读后的感受。
第四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夏季树木的葱茏之美。
教师板书:葱茏之美
(2)再读此段描写树木周围美丽景象的部分。
自读:“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浸”的揣摩感悟。
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第三段
4.生分组自学四、五段──感受秋、冬之美
(1)学生边读边思考:看看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师点拨学生作者对描写落叶是用“飞舞”而不是“飘落”产生质疑,体会作者由落叶联想到蝴蝶的写作方法。
(2)体会“刮”字的生动形象。
相机板书:丰收之美和生命之美
5回答课后第二题:“如果我们有机会去小兴安岭,你会选择哪个季节去?”为什么?
6学习课文第六然段
齐读并小组讨论: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小组汇报,师总结
描写一处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