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听听,秋的声音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能和同学们交流读后的体会。
3.仿照诗歌内容,结合自己看到、听到、想到的写一段诗。
以往的阅读教学重在抓重点词句体会,把文章分割得支离破碎。重知识轻感悟,重分析轻能力。教师主宰着课堂。本堂课对照新课标,回顾反思,致力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以读为本 注重感悟2、尊重学生 发展个性3、运用媒体 创设情景4、以情感人 情景交融
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边读边体会诗中的意境。
难点:
仿照诗歌内容,结合自己看到、听到、想到的写一段诗。
教学过程:
一、欣赏秋色,引出秋声
1、 师: 四季之中,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在你的眼里,秋天是怎样的呢?指名说。
2、 师: 是呀,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是一个色彩的宝库。请看:(课件2蓝天)秋天的天空是湛蓝的,天高云淡;(课件3月亮)秋天的月亮是明亮的,皎洁如玉盘;(课件4树林)秋天的树林是五彩缤纷的,黄叶飘飘,红叶似火。(课件5果实)秋天还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果实累累,瓜果飘香……
秋天不仅有缤纷的色彩,还有许多美妙的声音。这节课,我们就和诗人一起聆听那美妙动听的声音,去品味浓浓的秋意。
听听,秋的声音(课件6课题)板书课题,美读。
二、大声朗读,走进秋天
1. 老师配乐范读课文。(课件7课文内容)
师:你们想读么?打开书读一读吧。
2.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段读给同桌听。(课件8大声朗读,走进秋天)
(指名学生读,喜欢读哪一节就读哪一节。)
过渡:课文读的不错,相信大家本课的词语也能读准确。
4、读词语。(课件9词语)
(1)自由读(2)指名读(3)抢读(4)齐读
导读:词语读的那么好,再来读课文肯定读的更准确流利。
5、再读课文(课件10课文)
三、轻声细读,触摸秋天(1-3)
(课件11轻声细读 触摸秋天)
1、师:这些美妙的声音诗人是怎样把它写出来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品读1~3小节。选择自己最欣赏的一段,美美地读一读,边读边想象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2、交流
(1)第1小节。
(课件12第1小节)
b.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板书:黄叶 道别)
师:是呀,黄叶就要告别大树妈妈了,它会怎么说?
c.指导读第一段。你觉得这一小节应该怎么读?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2)2——3小节(课件13第2-3小节)
b、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板书:蟋蟀 告别)
大雁 叮咛
田野 歌吟
师:“韵”是好听的声音,歌韵是什么意思呢?蟋蟀振动翅膀,“蛐蛐”,会唱些什么呢?用上自己学过的歌曲旋律唱一唱吧。
“歌吟”是什么意思?(歌唱,吟咏)读了第三段,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谁能把1——3小节读好?
c、美读1~3段。
四、反复诵读,感悟秋天(4-6)
(课件14反复诵读,感悟秋天)
师:听着你们这么多美妙的声音,老师仿佛走进了大自然这辽阔的音乐厅,我听到了秋的声音,它在每一片叶子里,每一朵小花上,谁能把这三段读好。(课件15 课文内容)
1、 自己练读4——6小节。
2、 抽读并评议。
3、分男女同学读。(男生4,女生5,齐读6)
4、 齐读全诗。
师引入:是呀,秋的声音从远方匆匆地来,向远方匆匆地去,你们的朗读让老师感受到了秋天的声音是如此美妙。秋天的声音太美了,让我们再带着这种美好的感情,再读这首诗吧。
五、读读写写,描绘秋天
(课件16读读写写,描绘秋天)
1、师: 秋的声音还有许多许多。(板书:……)你还听到过哪些秋的声音?你还想到了哪些秋的声音?
2、 生交流。
(1) 我听到过蚂蚁“嘿呦、嘿呦”,准备过冬的声音。
(2) 我听到过水珠“滴答滴答”舞蹈的声音。
(3) ……
3、(课件17 石榴图)
4、(课件18 溪水图)
5、(课件19 收稻子图)
师:让我们仿照这种格式,也来作一小节诗。让我们在美妙的音乐声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开始吧(课件出示轻音乐)
6、学生自由作诗。
7、交流。
结束语:听了你们的朗读,我觉得你们的声音赛过了秋天的任何一种声音,秋的声音不仅在每一片叶子里,每一朵小花上,每一滴汗水里,更在我们每个小朋友的心坎里。
六、作业(课件20作业)
七、板书设计:
黄叶 道别
听听,秋的声音 蟋蟀 告别
大雁 叮咛
田野 歌吟
。。。。。。
听听,
秋的声音,
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