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玩出了名堂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到文虎克在玩放大镜的过程中,是怎样发明显微镜和发现微生物的,从而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观察能力,增强创造意识。
3、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
我们这个班共有学生24人,其中男生14人,女生10人。根据四年级的教学情况来看,班中绝大部分同学都能跟上现有的进度,上课发言积极,个别同学表现的还特别出色,但是也有个别同学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不尽人意,学习成绩也不稳定。
1、学习情况分析
班级整体水平分析:学生整体学习习惯不太好,书写普遍不够端正,整体的数学水平参差不齐。对于基础知识,同学们普遍掌握的不够扎实,对关于发表自己的间意见与感觉的能力就更差了。普遍学习不够积极不够主动。
在这个班里学困生较多,他们的基础量特别差,有许多最基础的知识和方法及能力都没有,计算也不会,基本的分析能力也欠缺。学习习惯更是极差,上课听讲不专心,作业质量不高,老师有时候催促也不写。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虽然有些进步,但是学习仍然缺乏自学性,作业态度欠端正,作业马虎。
1、引导学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样从玩中发明了显微镜和发现了微生物的,并交流从中受到的启发。
2、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
(一)、谈话导入、质疑(导入)
1、出示课件,教师引述。同学们看大屏幕,他们在玩什么呢?生说
2、师:你们都喜欢玩吗?平时玩些什么呢?
生1、生2、生3、生4:
……
师:当你们玩的正高兴的时候,爸爸妈妈是怎么说你们的呢?
生1、生2、生3、生4:
……
3、教师导入:通常情况下,人们都这样认为;出示句子:“玩要常常被认为是浪费时间的行为。”(指名读3人,齐读)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确实《玩出了名堂》(师生板书课题,生齐读个别读课题)
4、指导“堂”的读音
5、学生读课题,质疑
6、教师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列在黑板上。如:
什么是名堂?谁玩出名堂?他玩的是什么?怎么玩的?他玩出了什么名堂?玩怎么会玩出名堂呢?(师随机板书:谁?玩什么?玩出了什么名堂)
【设计意图:让学生说出自己平时喜欢玩的游戏和在玩中体会,即从玩中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另外,引导学生针对课题提出自己最想知道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也激发了浓厚的阅读兴趣。并且引导学生带着疑问有目的地初读课文,为一会的读文打好基础】
(三)精读课文、朗读感悟(玩)
师:列文虎克到底是怎么玩的?
认真默读3、4自然段,划出他玩的句子,写感悟和想法。
交流读句子、指名读划的句子,相机点拨。
出示句子一:这份工作相当清闲……,阅读字很小的书籍。
指名读句子,找出多音字
引导学生找出反问“薄—厚”指名读(2人)
师:从他把一块厚厚的玻璃磨呀磨呀,磨成薄薄的镜片,想象下,你读出了什么/
生1、生2、生3:……(畅所欲言)
师:他不是一般的玩而是很用心,很仔细,有耐心地说。
板书:耐心
师:磨镜片是一件很枯燥无聊的事,可他为什么去做?
师:因为有这份喜欢,即使他手上磨水泡老茧,他全然不顾,一直坚持去做。
板书:喜欢
师:师 讲曾看过的一份资料,你想对他说什么?
【设计意图:此次抓住“列文虎克怎样磨镜片”放手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想象,去感悟,体会他的玩不是简简单单的玩,而是很用心、很仔细的玩。】
生齐读句子
引读句子:玩耍常常被认为是浪费时间的行为,但在科学史上,有许多伟大的发现都是在玩耍中产生的。如果我们在平时的玩耍中都能带上这份耐心,这一份思考,边说边留心观察,动手尝试,就一定能有所发现,也许像列文虎克一样也能玩出名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