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富饶的西沙群岛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的感情、积累和运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语文的诵读、理解、写作等各方面都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各方面都需要积累,在实际学习中要让孩子做到读、学、用,以不断提高孩子们的语文素养。西沙群岛这篇课文语言生动、具体,作者运用了贴切的比喻,形象地写出事物的特点,不仅有总分关系的段式,还有因果关系、并列关系的段式,是中年级进行段的训练的好素材。西沙群岛位于祖国的最南端,她的富饶和美丽,对于生活在内陆地区的儿童来说既陌生又新奇。为了让孩子们感受到她无穷的魅力,结合学生年龄小、以形象直观认知为主的年龄特征,我在课前借助网络搜集了大量的图片资料,精心准备了课件,包括海水、海底、海滩、物产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将文字、图像等有机结合在一起,采用多媒体充分展示西沙群岛的美丽风光,丰富物产,让学生种置身其中感受西沙群岛的与众不同。
教学重点、难点:读懂课文主要内容,理解自然段中句与句的联系,并根据课文的段落结构,训练写话。
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并根据自己的感悟进行批注。
过程与方法:认识总分段式,了解其段落特点并能正确区分,学会概括总分段式的段意,并学会根据需要用总分段式写话。
情感、价值观: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通过品读课文,读懂课文主要内容,理解自然段中句与句的联系。
读懂课文主要内容,理解总分段落的关系 ,并根据课文的段落结构,训练写话。
1、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踏上西沙群岛,感受她的美丽与富饶!
(一)学习第五、六自然段
师:课文又是怎样从海滩和海岛这两方面介绍它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呢?请你默读第5、6自然段,用刚才我们学习的方法进行批注。
交流汇报,完善批注:师:谁来说一说?(先读句子,再说想法,最后交流批注)
预设:
海滩:贝壳多、海龟有趣
1、美丽贝壳:这些贝壳很好看。师:为什么这么批?
师:你能不能把这个句子浓缩提炼成一个词?(好看)
还能批其他词吗?(漂亮、美)
评价:批注一个词就表达了自己的感受真简洁!
就这句话还有不同的批注吗?
2、“拣不完”:体会贝壳数量多。可以批注:多。师:为什么这么批?
师:这个拣可不简单呢?出示:“拣” “捡”意思对比。你有什么感受?
课件出示:拣:挑选。捡:拾取。
生:海滩上的贝壳不仅多而且很漂亮,怎么挑都挑不完。
师出图:没错,这海滩上的贝壳可真漂亮啊!作者用词多准呀!谁愿意读读?
3、颜色不一:贝壳颜色多。
4、理解词语--千奇百怪:形容事物奇异多样。贝壳形状多
最有趣的要算海龟了。每年四五月间,庞大的海龟成群爬到沙滩上来产卵。渔业工人把海龟翻一个身,它就四脚朝天,没法逃跑了。
小结:海滩上的贝壳颜色不一、形状千奇百怪,真是多的捡也捡不完啊!
5、庞大:海龟很大。成群:海龟数量多。
四脚朝天:体会海龟很有趣。
海龟产卵的图片:体会有趣。多有趣啊!指导朗读。
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岛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树林,树林里栖息着各种海鸟。遍地都是鸟蛋。树下堆积着一层厚厚的鸟粪。这是非常宝贵的肥料。
师:海滩上不仅有捡不完的贝壳,还有成群结队的海龟,真是既美丽又可爱。漫步在这样的海滩上,你会有怎样的心情?谁来读一读?
预设:
海岛:鸟的天下
师:海岛又是怎样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呢?你还批注了哪些词?
1、茂密的树林:树多。
师:岛上树很多,因而鸟也多,感受到了这是鸟的天下。
2、体会鸟很多:“各种”海鸟、“厚厚”的鸟粪、“遍地”都是鸟蛋。
3、理解词语:栖息什么意思?(栖息:停住休息。)
预设:学生可能会说:休息。师追问:仅仅是休息的意思吗?
师:哦!原来西沙群岛就是海鸟们的家,所以它们栖息在这里。
这里既是鸟儿们的家,也是海鸟们的乐园,所以这里变成了鸟的天下。
4、课上学生说出了其他资料,师评价:用查找资料的方法可以让我们了解更多的鸟类资料,帮助我们理解课文。
5、第六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请你画出来?
学生用横线标画句子。课件订正。课件出示:总分段式、总、分。
师:像这样整段内容都围绕一句话来写的段落叫做总分段式。
板书:总分段式。画横线的是中心句,也叫总起句,后几句分别从不同方面叙述。
师:想象一下,如果你就是生活在西沙群岛上的一只海鸟,你会带着什么样的心情来赞美她?愿意和老师一起读一读吗?怎么分?(引导学生用总分段式分)
6、师生合作读,师读第一句,生读后几句。
7、学习概括段意
你能概括这段话的意思吗?(学生悟不出:老师教:第一句就是这段的段意,像这样的总分段式可以用总起句、中心句当自然段段意。)
8.总分段式拓展
(1)本册书找:
像这样的段式以前还学过很多呢?快在课文中找一找![找出前面的总分段式,最好提前找好,不让学生再找,这样节省时间,选一个片段,问孩子,这段话的意思是什么?] ——概括段意。
(2)不同版本教材中找
其实在苏教版教材中也有:
交流:师:这段话是围绕那句话写的? 快读读
引导学生先读这段话。再说说发现什么?
预设:
生说不出师补充——第一句写了海底动物的活动特点,后面几句分别写出了不同动物的活动特点。(Ppt出示标画的句子和词语。海参、梭子鱼、乌贼等。)
学生如果没发现海参的具体描写:师引导读:谁来读读写海参的句子?你发现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这段话描写“海参”与课文不同。
生说不全师说:你们看,同样是写海参,这里写它的爬行速度,来衬托其他海底动物速度快。课文中一个用“蠕动”和大龙虾的“威武”做对比,突出它的“懒洋洋”。我们在平时的习作中也要根据需要来表达。
好了,谁来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过渡: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我们祖祖辈辈生长的地方。随着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
(二)学习第七自然段
师:早在秦汉时代,我国政府就开始对西沙群岛在内的南海诸岛进行管辖,考古专家在岛上发现的唐宋遗址就可以证明,西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我们的神圣领土,至今已有一千多年了。
因此,说,这是我们祖祖辈辈生长的地方,谁再读一读。
师小结:随着祖国的不断发展,相信西沙群岛一定会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板书:更加美丽、更加富饶。
(2)不同版本教材中找
其实在苏教版教材中也有:
交流:师:这段话是围绕那句话写的? 快读读
引导学生先读这段话。再说说发现什么?
预设:
生说不出师补充——第一句写了海底动物的活动特点,后面几句分别写出了不同动物的活动特点。(Ppt出示标画的句子和词语。海参、梭子鱼、乌贼等。)
学生如果没发现海参的具体描写:师引导读:谁来读读写海参的句子?你发现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这段话描写“海参”与课文不同。
生说不全师说:你们看,同样是写海参,这里写它的爬行速度,来衬托其他海底动物速度快。课文中一个用“蠕动”和大龙虾的“威武”做对比,突出它的“懒洋洋”。我们在平时的习作中也要根据需要来表达。
好了,谁来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过渡:富饶的西沙群岛,是我们祖祖辈辈生长的地方。随着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
1.配乐赏图,总结全文。
预设1:
师:音乐起,让我们一起再次领略她丰富的物产和优美迷人的景色吧!
2、回顾板书,学习分段。
师:请大家看板书,这篇课文的开头和结尾都写出了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这就叫首尾呼应。这两个自然段就可以单独分为一大段。
2-6自然段从不同方面介绍了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这些内容可以合并成一大段,作为文章的第二部分。整篇文章可以分为三部分(师书中标出)我们管这种结构叫总—分—总。板书:总—分—总,请你批注在课题的旁边。
1、自由习作。动物。用总分的结构。
在美丽的大自然中有很多不同种类的动物,请你试着用今天学习到的方法,抓住不同动物的不同形态、动态特点,用总分段式来写一写吧?
森林里的动物各有各的特点。
2、指导修改。
师:老师也写了一段话,看看怎么样?
指导:我们在写不同的动物时既可以抓住它的外形特点来描写,也可以抓住它行动时的不同样子来描写,这样能让文章更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