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富饶的西沙群岛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认识“饶、屿”等10个生字。会写“蓝、赖”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等21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摘抄课文中优美语句,丰富语言积累。
5、学习文中围绕一句话,把内容说完整、说清楚的方法,练习说话、写话。
1、认识“饶、屿”等10个生字。会写“蓝、赖”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等21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摘抄课文中优美语句,丰富语言积累。
5、学习文中围绕一句话,把内容说完整、说清楚的方法,练习说话、写话。
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学生可以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从而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本节课为第二课时,学生在第一课时已经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和段落结构,本课时主要引导学生品词析句,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由于本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很遥远,多数学生只是在书上或电视上看到过大海,所以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并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练习说话、写话。
教学重点:
1、课文中描写海水色彩和海底景色的段落为本课教学重点。
2、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读课文弄清海水五光十色的原因。
2、了解课文的写作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1、了解我国的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用联系上下文和查字典的方法掌握本课词语,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词语的能力。
3、读懂每个自然段,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怎样抓住特点来描写事物的。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4、能把观察到的海底景色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并能展开丰富的想象。
5、小组合作学习,学习文中围绕一句话,把内容说完整、说清楚的方法,练习说话、写话。
1、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小组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加强学生大胆质疑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1、了解课文的写作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2、学习文中围绕一句话,把内容说完整、说清楚的方法,练习说话、写话。
一、复习回顾,谈话导入。(5分钟)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跟随作者去游览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齐读课题。齐读 “富饶”,解释词义。复习“饶”字的识记方法,换偏旁识记法。学生说积累的形近字,如:烧、浇、挠等。课件出示歌谣(用火烧,用水浇,用手挠,东方日出是拂晓,左边绞丝弯弯绕,换上食字旁是富饶。)鼓励学生用这样的方法识记、积累形声字。
2、回顾课文是围绕那句话写的?在课文中找出来,指名读。老师随机完成板书,风景优美 物产丰富。
3、作者又是是从哪些方面,按怎样的顺序描写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随机板书:海水、海底、海滩、海岛。
4、围绕一句话,展开具体描写是本课最大的写作特点,用心读书你会发现,课文中有几个自然段都是用了先总后分的顺序来写的。
二、品读理解,积累运用。(共20分钟)
(一)、自由读课文,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细细品读,感受语言的魅力,看看作者分别围绕哪写些句子展开描写,又是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分别给我们介绍海水、海底、海滩、海岛的。边读边勾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如果能写出自己的感受和喜欢的理由就更棒了。(5分钟)
(二)、交流汇报读书感受。(15分钟)
●学习海水段落:
1、喜欢海水的同学说一说海水的特点,作者又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指名读句子(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五光十色 瑰丽无比(非常美丽)
2、联系上下文理解五光十色、瑰丽无比。(“五光十色”(色彩鲜艳,繁多)什么意思?换成五颜六色好不好?区别两个词的用法。)同学们想不想看一看西沙群岛一代的海水?播放课件,感受海水的美,指导学生美美地读句子,读出海水的美,读出喜爱之情。
3、为什么海水会呈现这么多色彩?读句子回答。出示课件看插图,弄清原因。
4、句式练习
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特殊的地形造就了西沙群岛的海水与众不同的美,使人见了顿生喜爱之情,让我们一起把这种喜爱之情抒发出来吧。女同学读前半部分,要读出海水的美,男同学后面部分,解释海水五光十色的原因。
5、这么美的海水,让人一看,就觉得西沙群岛是个——(教师指板书)风景优美的地方。
●精读海底部分:
过渡:西沙群岛的海水五光十色,海底又是怎样的景象呢?喜欢海底部分的同学快来和大家交流你的读书感受吧!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海底的物产。
1、说说海底有哪些生物?生答,师相机板书。
2、在这么多的海洋生物当中,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喜欢?
汇报交流:
珊瑚:抓住“各种各样、有的像……有的像……”等词体会珊瑚得多、美。指导读。
海参:抓住“懒洋洋、蠕动”等词语感受海参动作慢。并让生说说哪种动物也像海参这样蠕动。并通过课前查找的资料了解到海参1小时才爬4米,相当于教室的第一排到第五排那么远,更能感受到海参动作的慢。指导朗读。
大龙虾:抓住“ 全身披甲”等词体会大龙虾的威武。指导读。
鱼:过渡语:其实在西沙群岛的海里数量最多的要数各种各样的鱼了。谁来读一读作者是怎样描写鱼的?指名读课文。
(1)、从哪些词可以看出鱼的数量多?(引导学生抓住“成群接队”、 “各种各样”、“多得数不清”、“一半是水,一半是鱼”来体会。
(2)、为什么说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体会夸张句的好处。
(3)、哪些词句可以看出鱼的种类多?
用了“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排比的句式把千姿百态的鱼儿展示在我们眼前,愿意和老师一起去看看这些可爱的鱼儿吗?(播放鱼的课件)让学生感受鱼的可爱,并指导朗读。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分组读鱼的部分。
(4)、西沙群岛的海里的鱼种类的确很多,记得上节课有的同学课介绍自己课前查阅的资料,说西沙群岛的海里的鱼有400多种呢!如果把这句中的句号改为什么符号更能表现鱼多呢?你能结合刚才看的视频发挥你的想象,再说几种鱼的样子吗?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以总分的形式合作完成一段话。
(5)、海底的景美,作者的语言更美,这么美的文字咱们把它记下来吧。跟随课件练习背诵写鱼的段落。
●略读海滩、海岛部分:
过渡语:西沙群岛的海底物产如此丰富,海滩上又怎样呢?
1、喜欢这些美丽的贝壳吗?想一想,贝壳有哪些颜色,形状到底怎样奇,怎样怪?
2、这些贝壳真是美丽,真是奇特,让我们把它的“美”和“奇”读出来吧!
3、有谁能把海龟的“趣”读出来?
4、西沙群岛的海滩真是神奇有趣,让我们再回头深情地看一眼吧!学生自由地入情入境地朗读。
过渡语:海岛上又是怎样的呢?
1、读完后,西沙群岛的鸟给你留下怎样的感觉呢?学生从“鸟的天下”“各种”“遍地”“厚厚”等词语体会到“鸟多”。
2、读出鸟的多。
三、升华中心,点明方法(2分钟)
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西沙群岛真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学到这,你有什么想说的?
小结:是啊,我们的心情和作者一样,让我们共同祝愿美丽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板书:更加美丽、富饶
四、小练笔。(12分)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事物都可以用先总后分的方式描写叙述。比如:课件出示小练笔题目。在练习纸上练习写句子,集体汇报交流。
五、作业超市:你喜欢干什么?任选一项或几项完成,有的作业可以小组合作完成。(1分钟)
1、美美地朗读、背诵课文中你最喜欢的段落。
2、摘抄文中优美的词句。
3、以导游的身份向游客介绍西沙群岛中你最喜欢的美景;
4、继续收集交流西沙群岛的图片或资料。搜集描绘祖国风光的谚语、诗句。
板书设计: 22、富饶的西沙群岛
风景优美 海水 五光十色
海底 珊瑚 海参 大龙虾 鱼 更加美丽
物产丰富 海滩 贝壳 海龟 更加富饶
海岛 鸟
总 分 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