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掌声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一、导入新课。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9课《掌声》。
2.板书课题,并齐读。
3.回顾课文主要内容。(出示幻灯片)
二走近人物,感受“情感”变化。
(一)感受英子的内心变化。
1.感受英子的忧郁、自卑
(1)学习第一自然段。
A. 生读并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来体会英子的忧郁。
B.出示句子:“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上课前,她早早地就来到教室,下课后,她却又最后一个离开。”由句子引导学生想象英子在学校的生活,以此来感受英子内心的忧郁
C.通过谈话交流引出:“因为她得过小儿麻痹症,腿脚落下了残疾,不愿意让别
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一句体会英子的自卑。
D.相机指导学生朗读。
2.感受英子的开朗、自信。
(1)学习第四自然段
A.生读本段。
B.出示句子:“从那以后,英子就想变了一个人似的,不再像以前那么忧郁。她和同学们一起游戏说笑,甚至在一次联欢会上,还让同学们教她学跳舞。”
指名读,谈感受。由文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想象英子的以前和现在,体会英子性格变得开朗了,对自己也充满了自信。。
C.相机指导朗读。
二、品词析句,体会“情感”变化原因。
(一)理解英子为什么犹豫。
1.学习2、3自然段。
A.生读并找出描写英子神态和动作的句子。
B.生汇报所画句子。
C.出示句子:“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 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引导学生抓住动作描写感受英子低头时内心的紧张,害怕。
D.出示句子:“英子忧郁了一会儿,慢吞吞的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引导学生抓住英子的神态和动作,来走入英子内心,感受英子犹豫背后的痛苦和无奈。
E. 相机指导朗读。体会英子内心情感。
(二)体会两次掌声的含义
1.体会第一次掌声的含义。
(1).出示句子:“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抓关键词“骤然间”体会掌声含义。
(2)请学生在“掌声”处填白。借“在掌声里,你想对英子说什么?”一问,引导
学生进一步体会掌声的含义.
(3).相机指导朗读。
2.体会第二次掌声的含义。
(1).出示句子:“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A.引导学生想象,当英子讲完自己的小故事后,热烈的掌声里,包含着对英子的什么?帮助学生体验第二次掌声的含义。
B.相机指导朗读。
(三)体会两次掌声给英子带来的变化。
(1)出示句子:“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A.比较这里的“一摇一晃”和上台时的“一摇一晃”,有什么不一样?
(2)出示英子的来信。引读第四自然段,从而感受使英子从忧郁变得开朗,从自卑走向自信的掌声的力量!
三、联系生活,升华主题
(一)说话练习。
课文里的同学用掌声送去了关爱,现在给你一次机会,你想把掌声送给谁?句式:我想把掌声送给————————,因为她(他)————————————————。
(二).配乐诵读关于两次掌声的段落,回扣对掌声的理解。深化主题。
四、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掌声
鼓励
忧郁-----------------开朗
赞赏
自卑-----------------自信
《掌声》课后反思
《掌声》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残疾女孩英子,因为不愿意让别人看到她走路的样子,总是最早来,最后走。但新来的老师不了解情况,请她到讲台上讲故事。她在同学们的鼓励下,终于大胆地上来讲述自己的故事,获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从那以后,她变得开朗了。几年后,她在给同学写信时说:那次掌声,给了她信心,给了她生活的勇气。她很感谢给予她掌声的同学们。
课文的内容很具有感染力,我一直在想,一群身体正常的孩子,怎样去了解一个残疾孩子的内心世界?一群开朗、活泼的孩子,怎样去体验一个残疾孩子的忧郁与自卑?对一个残疾孩子,怎样表达自己对他(她)的善意,而又不让他(她)感到羞辱?如何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学生和英子之间搭建一座心灵的桥梁,带学生进入残疾人的内心世界是教学中的重点。
在这节课上,我带领孩子们通过抓关键语句体会人物的情感。比如:通过对“默默地”、“早早的”“最后一个离开”等理解,来体会英子内心的忧郁与自卑。通过对人物动作、神态的把握去感知人物的内心世界。比如“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起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和“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句子中的“低了下去”和“犹豫”慢吞吞地“等来感受英子此时“低头”与“犹豫”背后的痛苦与无奈,走入英子的内心世界。通过具体可行的学习方法的指导,通过师生与文本的对话,通过对文本具体情节的想象、体验与补充,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指导,孩子们不仅感受到了残疾女孩英子的内心世界,也在孩子的心里埋下了善良、同情、理解、关怀的种子,让学生的读文情感与文本产生共鸣。
总之,通过这次《掌声》的教学设计和教学,也让我深深懂得:只要我们能为孩子的点滴进步而鼓掌,为孩子的精彩创意而喝彩,让我们的课堂成为孩子们抒发心灵的天堂,相信每一个孩子在我们的课堂中都能成为一个个个性独特的自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