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陶罐和铁罐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能正确认读“懦、辩、耻、逝、殿、掘”6个二类字及“骄傲、傲慢”等19个词语,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傲慢、懦弱、奚落”。
2.能抓住句中描写人物神态或动作的关键词,感受到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从而有感情地朗读陶罐和铁罐之间的对话。
3.明白要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的道理。
三年级的孩子比较喜欢读童话故事,《陶罐与铁罐》是一则童话,本篇课文内容简略易懂,对话有趣,学生乐于去读。应放手让学生自读,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教师作 适当的引导。让学生抓住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以及表现陶罐和铁罐说话时的不同神态、语气的词句,体会他们的不同内心活动,并要说出自己的感受和见解。但是, 三年级的孩子在阅读这则寓言时,往往会过于沉浸在故事情节中,而使自己的认识会有偏差,他们会以为陶罐是好人,而铁罐是“不好”的,几乎没有任何可取之 处。这种认识上的偏差,需要老师在具体的课堂情境中加以引导。
能抓住句中描写人物神态或动作的关键词,感受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从而有感情地朗读陶罐和铁罐之间的对话。
一、揭示课题。
1、同学们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童话故事,故事中有两个主人公,一个叫“陶罐”,一个叫“铁罐”。(出示课件)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那陶罐和铁罐之间到底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呢?让我们去读读课文。
二、检查自读。
1、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小老师带读。
2、你能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吗?
(出示课件,指名补充内容填空。)
三、品读课文,深入感悟。
1、学习课文1—9自然段,体会铁罐的“傲慢”和陶罐的“谦虚”。
(1)故事中的铁罐是什么性格呢?(骄傲)
(2)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呢?(出示第一自然段)
(3)“奚落”是什么意思?
(4)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呢?(出示课件)默读2—9自然段。
(5)谁来读一读铁罐说的话。(指名读,评价)
男生读铁罐说的话,女生读旁白,注意读好描写神态的词语和语气。
(6)面对铁罐的奚落,陶罐是怎样地回答呢?
(指名读,评价)
1、2组读陶罐说的话,3、4组读旁白,读的时候,注意陶罐的神态和动作。
(7)铁罐为什么那么傲慢?
(8)陶罐那么谦虚,它为什么不跟铁罐碰一碰呢?
(指名回答)板书:易碎
2、学习课文10—17自然段。
师过渡:随着时间的流逝,故事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出示课件:12—17自然段)
(1)当人们发现陶罐时,是什么神情?谁能读出惊讶、高兴的语气。
(2)人们为什么这么惊讶、高兴?
(指名回答)板书:美观
(3)从哪些词中,能体会到人们对它的珍爱?(捧起、倒掉、擦洗)
(4)陶罐被人们挖出后,又想到了什么呢?人们挖出铁罐了吗?
(5)铁罐哪儿去了呢?(出示课件)
板书:氧化
3、感悟道理。
小结:故事讲完了,易碎的陶罐成了美观的文物,而坚硬的铁罐却被氧化得无影无踪。所以说:不管是人,还是物,都各有所长。
(板书:各有所长)
(1)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2)老师送你们一句话,希望你们谨记: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3)你们有相关的成语或名言要警示自己或送给同学的吗?
这个故事中,铁罐的结尾让人感到悲哀,不过我们可以改编一下结尾:
很多年以后,受了伤的铁罐也被人挖出来了,它( )对陶罐说:“对不起,我只看到了你的缺点,没看到你的优点。”
陶罐( )说:“人人都会有缺点也都会有优点,我们要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
学生填空,并有感情地朗读。
27、陶罐和铁罐
易碎 坚硬
美观 氧化
各有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