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玩出了名堂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知识目标
认识“阅、固、调”等6个生字。会写“堂、镜、闲”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名堂、浪费、镜片”等17年词语。
2.能力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从列文虎克玩出名堂的过程中受到启发。
3.情感目标
写写自己玩中的乐趣和收获。
这是一个有趣的故事。说的是荷兰人列文虎克喜欢玩镜片,利用看守大门工作的清闲磨镜片,做成放大镜,在玩放大镜时,突发奇想,把两片放大镜片放一起有了惊人的发现,随后做成一架简单的显微镜,进而发现了一个全新的微生物世界。全文贯穿一个“玩”字,似乎列文虎克的重大发明创造是在不经意的玩中完成的,其实不然,正是列文虎克在玩的过程中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玩出了震惊世界的名堂。
这篇课文紧扣观察的专题,目的是启发学生在平时的玩耍、游戏中,如能细心观察,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可能会有所发现,从而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培养观察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知道虎文列克是怎样从玩中发明了显微镜和发现了微生物的,并交流从中受到了启发。
一、谈话导入
1、课件展示“玩”,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同学们大家都认识这个字吧,谁能用这个字组词?
2.学生交流。
3.教师导入。大家说的真好,那么在我们尽情玩耍时,父母是怎么看待我们玩的?(学生回答):“玩耍常被认为是浪费时间、不务正业的行为”,然而在科学史,有许多伟大的发现却是在玩耍中产生的。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题目就是“玩出了名堂”。(板书课题并读题)
4.学生读题,想想能提出哪些问题。
5.教师可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列在黑板上。如:
(1)什么是“名堂”?
(2)谁玩出了名堂?
(3)他玩的是什么?
(4)怎么玩的?
(5)他玩出什么名堂?
二、初读感知
1.教师出示自读要求。
(1)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读准字音,查字典或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词语,读通句子。
(2)读完以后,想想自己能解答同学们提出的哪些问题?
2.学生自主读书。
3.检查自学。
(1)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认读生字情况。
(2)出示新词,各自交流自己是用什么方法理解词语的。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三、精读课文,领悟玩法
1.多遍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2.画出表示“玩”的句子,指名学生再读。
3.教师引导:想象一下,列文虎克是怎样磨镜片的,他心里会怎样想?
4.学生交流想象时,教师要注意点拨:尽管把厚玻璃四周磨薄是件枯燥的事,但是因为他喜欢,他想用它来看细微的东西,所以他才玩得这么投入。
5.指导朗读。能用赞赏的语气读读这一自然段吗?
四、继续读书,了解玩出的名堂
1.教师引言:列文虎克就这样玩,玩出了什么名堂?我们继续学习、研究。
2.学生朗读第四自然段。
(1)自由朗读,边读边想:列文虎克是怎么玩的?他发现了什么?
(2)指名学生多人次朗读,以使学生尽可能地摄取更多信息,生发感想。
(3)交流讨论。
3.抓住以下要点:
(1)有新的想法: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会怎么样呢?
(2)有新的玩法:一片放大镜固定,另一片可以随意调节。
(3)有新的发现:看到了一个平时看不到的“小人国”世界。
4.转换角色想象。假如你是列文虎克,这样改变一下玩法竟发现了一个新的世界,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心里会怎样想?
5.朗读体会感情。请同学们朗读“他用显微镜观察水……比地球上的居民要多得多”,体会感情。
(1)自由朗读这部分内容,想想朗读时应该表达怎样的感情。
(2)感情朗读,评点交流。
6.表达感悟。了解了列文虎克玩中的发现以后,你想对列文虎克说些什么?(可多人次谈,学生交流时教师要画龙点睛地点拨、肯定)
五、欣赏玩出的名堂
1.列文虎克看到的“小人国”究竟是什么?他究竟玩出了什么大名堂?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最后一段吧。
2.学生朗读第五自然段。
(1)自由朗读,一边读一边画出有关句子,可多遍地读,另外还可参阅资料袋里的有关内容。
(2)指名学生多人朗读。
3.交流讨论:
(1)“小人国”指的是什么?
(2)他究竟玩出了怎样的大名堂?
4.指名朗读资料袋里的内容,议议发现微生物对人类的贡献。
5.再次品读:对这一段中的标点符号有什么新的发现?(着重体会引号的用法)
六、交流玩中收获
1.教师引述。同学们平常都爱玩,在玩中也得到一些收获和启发,也得到不少的乐趣。下面交流一下我们玩中的收获好吗?
2.学生先在小组里交流,然后选出一名同学到台前介绍。
把自己的玩法和收获写下,准备在“玩法大比拼”的故事会上讲一讲。
板书设计
15 玩出了名堂
看 想 收获
玩镜片——做放大镜——玩放大镜——做显微镜——发现微生物
(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教学反思:
《玩出了名堂》说的是荷兰人列文虎克喜欢玩镜片,利用看守大门工作的清闲磨镜片,做成放大镜,在玩放大镜时,突发奇想,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有了惊人的发现,随后做成一架简单的显微镜,进而发现了一个全新的微观世界。
课文以“玩”为线索,以“名堂”为中心,因此我在教学时把“玩”与“名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列文虎克是怎么玩的?玩出了什么名堂?”作为贯穿全文教学的一个重点问题。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爱玩的性质,打开课题,我主要采用了“读悟法”进行教学,这不仅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还给他们充足的思考空间。学生就在这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中通过朗读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平实,获得了情感的升华。同时在朗读的基础上引导自主思考、合作交流、共同探究,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样学生才能把书读进去、读出味来,学生的感悟才深入,才能悟到读书的乐趣,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我通过让学生划找句子后问学生:当列文虎克磨镜片和发明显微镜后发现微生物后,他会想些什么?你又想对他说些什么?接着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如:指名读、小组读、男女生读、师生比赛读,使学生在读中理解了课文的内容,体会到列文虎克爱动脑筋的可贵品质。我还不失时机地让学生阅读微生物的小资料,让学生进一步领会许多发明和创造都是玩出来的。
这节课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如:当揭示课题后,我问学生:名堂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不出来。这个问题可放在学完三、四两段后进行,学生就能说出“名堂”的意思是“成就”的意思。其次在教学“他用显微镜观察水……比地球上的居民多得多”。这句话时,如果配上一张“一滴水在显微镜下”的图片,学生学习的效果应该要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