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听听,秋的声音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边读边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3、仿照诗歌的形式,读写诗文。
学生由二年级刚刚升入三年级,从心理学角度来讲,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依然以感性思维为主。因此,教学中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另外,这个阶段的学生阅读方面虽然有了一定的方法和速度,但阅读理解和感悟能力还不够,他们对秋天声音的直观感受不强。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难点:学生展开想象,体会秋天的美好。
同学们,秋的脚步轻轻,可我们还是听到了秋的声音,同学们,请闭上你们的眼睛,仔细聆听,听到这些美妙的声音,你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学生想象并交流)。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听听秋的声音吧。
一、展开想象,导入新课
同学们,秋的脚步轻轻,可我们还是听到了秋的声音,同学们,请闭上你们的眼睛,仔细聆听,听到这些美妙的声音,你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学生想象并交流)。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听听秋的声音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小朋友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文中具体写了哪些声音?(蟋蟀、羊叫声、下雨声、狼叫声…….)
2、再读课文,找出不懂的词语,运用已学过的方式试着理解,然后分小组交流:用哪些方法理解了哪些词?
3、解决学生不懂的字词。
4、指名学生读自己喜欢的小节,鼓励学生多次朗读,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三、品读想象,走进秋天。
1、品读1--3节,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声音,边读边展开想象:说说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可从学生看到的、听到的方面来想象。)
2、指名学生描述自己想象的画面。(黄叶说、蟋蟀、大雁 、秋风……)
3、学生评议并补充画面,把画面说生动、说形象。
4、带着这种美好的感受来朗读自己喜欢的这一小节。
四、读读说说,描绘秋天。
1、走进秋、走进大自然这辽阔的音乐厅,你还能听到哪些秋的声音?
2、播放声响录音带,说说你听到哪种声音最美。
3、秋的声音实在太丰富、太美妙了,你能照着课文第一、二小节的样子,用“听听,秋的声音……”这样的方式说一说吗?
4、学生自由作诗,在小组交流,可以几个小伙伴合作一首诗。
5、选派代表诵读,给学生配上音乐。
五、品读体会,情感升华。
1、指名诵读最后三节。
2、交流:从这几节你感受到了什么?
3、带着这种感受齐读最后一节。
作业设计:1、为自己课堂中作的诗配上画。
2、收集有关秋天的诗歌、画面、歌曲等。
听听,
秋的声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