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盘古开天地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认识本课生字,正确读写文中重点词语。
2、通过朗读、品味、想象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盘古献身的精神,培养想象力。
3、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积累好词佳句。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5、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以及对中华文化传统的热爱。
三年级学生接触神话,内心感到新鲜、有趣。《盘古开天地》以具体而生动地叙述,极富想象力的故事,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学生注重感悟故事本身的神奇,忽视对语言表达的关注,没有细细体味文中的语言,在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练就“善于发现”的眼睛,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
重点:1、认识本课生字,正确读写文中重点词语。2、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的想象力。
难点:引导学生体会盘古的无私奉献精神,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1、通过朗读、品味、想象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盘古献身的精神,培养想象力。
2、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积累好词佳句。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4、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以及对中华文化传统的热爱。
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的想象力。
引导学生体会盘古的无私奉献精神,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法:以读为主,借助媒体,引导想象。
学法:自主、合作、探究,大胆想象,感情朗读。
多媒体课件、教师课前准备撒了沙子的矿泉水帮助理解“混沌”一词
1、谈话:同学们艾老师是一个说话算话的人,我准备了好几幅有趣的图片请你们欣赏呢!瞧!你们认识他们吗?(学生畅所欲言)
2、师:不错,说对了。他们都是神话故事里的人物。在中国神话中,还有一位巨人被人们称作为人类的老祖宗,他就是——(盘古)。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盘古开天地”的故事。请同学们伸出你们的小手和老师一起来写课题。(写课题)
1、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和本课的生字认识了,现在可要考考你们是不是与课文里的词语成为好朋友了呢?
2、指名读(相机指导)
(一)、品味第1-2自然段
师:孩子们,这些词语你们都能读准了,而且我们都知道是谁?(盘古)创造了美丽的宇宙,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盘古创造的美丽宇宙,请跟老师一起进入到时光隧道,来到远古时代。
教师范读第1-2自然段。(配乐,出示内容)
感悟神话
师:通过老师的读,你们看到了盘古吗?(看到了)
师:除了看到了盘古你还看见了什么?
生1:看见了盘古开天地之前宇宙混沌一片。
师:“混沌”一片是什么感觉?
生:模模糊糊。
师出示一个装有清水的瓶子,再出示一个浑水的瓶子相比较,理解混沌的感觉。
师:在这一的环境下会有生命存在吗?如果你在这样的环境下你会怎么样?
生:很难受,喘不过气。
师:可是盘古就在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如果盘古忽然醒了,发现自己睡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会怎么做?
生:劈开天地
师:看到了盘古开天地的样子吗?他是怎么做的?
生2:盘古开天地时,他是猛劈过去(动作)
师:你能从课文里面找到句子读出来吗?
师:通过你的读我好像看到了盘古抡斧头劈天地。(出示句子“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师:“抡”是什么意思?
生:拿
师:“猛劈”是什么意思?
生:砍
师:那能不能把这两个词换掉,听老师读读看好不好?
生:不好
师:为什么不好?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生:因为“抡”是很用力,“拿”是轻轻的。“猛劈”是很用力,“砍”可以轻轻地砍。
师:那你们能不能抡起大斧头,猛劈过去?做个动作(生做动作)
师点评(真好,多么用劲啊!带着这种感觉读一读)
生齐读
师小结:盘古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作者用词多准确呀!一个“抡”,一个“猛劈”就把盘古开天地的用劲写出来了。孩子们,你们在写文章的时候也要注意用准词语,一起再把这句话读一读。(生读)
师:此时,只听一声巨响——
生:清而轻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出示这句话)
师:仔细读这句话,看看你发现了什么?用笔在书本中勾出来。
生:清——浊 轻——重 上升——下降 天——地(是反义词)
缓缓——慢慢是近义词
送上掌声(点评)
指导朗读这句话,体会天地形成的缓慢
师小结:你看用了这些反义词近义词把天地形成的过程都写出来了,我们在读的时候就要多注意这些近反义词,现在请女孩子读上半句,男子读下半句,要读出天地形成的很缓慢。
男女分读
师:盘古这样用斧头一猛劈,天地就这么分开了,你能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个举动吗?(开天辟地)
生1、生2回答
(一)、学习第3自然段
1、生:孩子们:你看我们多棒呀!把一个自然段读概括出了一个成语。,实际上在课文的第三自然段也藏着一个成语,请同学们快速浏览第3自然段,看哪个聪明的孩子可以根据第三自然段的内容概括出来。(顶天立地)
(生浏览回答)
出示盘古顶天立地的图片
师:他是什么做的?
生1:头顶着天,脚使劲蹬着地。
师:你能做出这个动作吗?
(师生一起做)
师引导: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孩子们,蹬稳了,顶住了,你们就是小盘古,你们正在做顶天立地的大事啊,使劲了,稍不小心,天地可会塌下来,世界将永无天日了!
师采访感受
生1:手很酸
生2:我快支撑不住了。
.......
师:你们才一分钟不到就觉得手很累很酸,而盘古就这样顶着不知——多少年。
师:是啊!盘古多么的辛苦啊!盘古多么累啊!
师:一年过去了,盘古他——头顶着天,脚使劲蹬着地。
十年、一百年过去了——
一万、十万年过去了——
师:盘古累吗?为什么他不休息?
生:因为他怕天和地又会合上。
师:此时,你想说什么?有什么感受?
生1:盘古真伟大呀!生2、真佩服盘古呀!
.......
师小结:盘古十分伟大,他顶了这么多年还是坚持不懈,他是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我们要向盘古学习,遇到困难永不放弃,坚持不懈,请把“顶天立地”这个成语端端正正地写在我们英雄盘古身边。
(二)、学习第4自然段
师:天地就这么形成了,盘古在这天地之间不知立了多少年,等天地都固定了,盘古也累得倒下了,盘古倒下后,会发生什么事?
默读第四自然段,找出中心句(在文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这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生: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师:是呀!后面的句子都是围绕第一句写的,我们就说第一句是这一段的中心句。
2、感悟变化
师:我们把这一段话概括成了一句话,聪明的人还会把这段话概括成一个词语。
生1:变化
师:那发生了什么变化呢?请同桌合作学习,一个读盘古身体的部分,一个读发生的变化。
师:盘古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
生答
师:是啊,盘古身上这么多的变化,事实上,一个变化就是一幅美丽的图画,感受这个变化。
(师读第一个变化)
师创设情境,引导想象
师:同学们,请闭上眼睛,你看到了天空中那漂浮着的白云吗?那些白云时而如一朵朵香甜的棉花糖,时而如一只只温顺的小绵羊;你感受到了风吗?草地上孩子们放飞的风筝被风吹得又高又远......
师:带着这些画面再去读读这个变化吧!
师:读书就是要这样,边读边想象画面,而且通过读把你们想到的画面展现给大家,现在就请大家按照老师的方法,选择你最感兴趣的变化美美地读一读吧!
生读
师:谁来当当这个小诗人?
生1、生2、生3
(师生互评)
师:我看到了奔流不息的江河,荷叶上的露珠,因为你们的朗读,更因为作者用上了一些好的短语。(出示短语)你们发现了这些短语吗?(发现了)
师:正因为作者用上了这些好的短语,优美的桔子,才让我们能想象的到这种种的变化。我们把这些短语积累起来读一下吧。
(生读)
4、发挥想象
师:我们在说话、习作的时候也要用上这些优美的短语,让我们的表达更加具体生动。但是盘古身上仅仅只有这些变化吗?
生:不是
师:从哪里知道不是?
生:从省略号
师:请同学们展开想想得翅膀,按照作者的格式完成填空。
他的 变成了 的 。
生1:他的细胞变成了天空中闪闪的星星。
生2:他的经脉变成了宽阔的马路。
.......
师:说了这么多,那我们能去掉这个省略号码?(不能)为什么?
生:盘古的变化很多,我们说不完。
师:说不完我们就用省略号省略,是呀盘古的变化说也说不完,是因为盘古把他的一切都化作了万物。(板书:身化万物)
师小结:孩子们会读书的人会把一句话读成一幅画,你们把这个省略号读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你们可真了不起,现在请跟老师到大自然中去感受盘古化作万物的美丽。(老师读身体部分,同学读变化)
(一)、学习第5自然段
师:盘古把一切都化作了万物,这就是开天辟地、顶天立地。身化万物的盘古,此时此刻,你最想对盘古说些什么?
生1:盘古你真是太伟大了,谢谢你给我们创造了一个美丽的宇宙。
生2、生3.......
师:是的,没有盘古就没有美丽的宇宙,没有盘古就没有人类,我们有太多的话想对盘古说,请让我们化作这一句话 (出示第五自然段)
让我们用最深情的朗读感谢盘古的无私奉献。
(再读)
让我们用最真挚的情感来感谢这个伟大的创造。
(生读)
师:孩子们就让我们记住这个美丽的神话《盘古开天地》
1.课后将《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复述给父母听。
2.阅读其他的神话故事。
18、盘古开天地
开天辟地
混沌 顶天立地 美丽 宇宙
身化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