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陶罐和铁罐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这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故事生动刻画了傲慢无礼的铁罐和谦虚友善的陶罐,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正确看待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故事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塑造人物形象、阐明道理,这是本课表达上的特点。铁罐的傲慢、蛮横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友善、克制都在人物的对话中充分展现。此外,具体、生动的神态、动作描写,使铁罐和陶罐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选择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理解课文说明的道理,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二是继续学习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充分让学生自读感悟,教师作适当的指导,从读中抓住人物对话、神态和语气,理解人物内心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寓意,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1.活动重点: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2.活动难点:理解本篇课文所讲的道理。
1. 学生已经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自学生字,能够读准字音;利用学习工具查找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奚落、傲慢、谦虚、懦弱、争辩”等词语的意思;
3. 准备教学挂图或多媒体课件。
1.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两位客人,他们是……(出示图片)
生:陶罐和铁罐。
板书:陶罐 铁罐
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陶罐和铁罐》,扫除了生字障碍,它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有趣的故事呢?
引导生答: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板书:奚落
理解“奚落”一词的意思(用尖酸的话讽刺别人,使人难堪)
2.引导学生围绕“奚落”一词展开质疑:
⑴生答
⑵教师小结:①铁罐为什么奚落陶罐?②铁罐怎样奚落陶罐?③面对铁罐的奚落,陶罐怎么应对的?④结果怎样?为什么?
1.阅读课文,解决问题一:铁罐为什么奚落陶罐?
生:铁罐看不起陶罐
师:引导学生说出看不起的原因
板书:易碎 坚固
2.重点学习2—9自然段,解决第二和第三个问题
师:那么骄傲的铁罐是怎么奚落陶罐的?面对铁罐的奚落,陶罐又是怎么回答的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2—9自然段,找出相关的句子,用 画出铁罐说的话,用 画出陶罐说的话。
生:自读课文2—9自然段
师:同学们都找出来了,谁愿意先汇报一下铁罐奚落陶罐的句子?
学生汇报:
①生:“你敢陪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师:句子找出来了,可是语气不是很到位。其实句子中有一个词能帮助咱们把我语气,是哪一个?
生:傲慢
师:傲慢这个词怎么理解?(自大、看不起人,对人怠慢没有礼貌)
师:请同学们试着用傲慢的语气来读一读这句话。
生:练读,个别读。
②“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师:这句读的非常好,你抓住哪个词来把握语气的?
引导学生理解“轻蔑”的意思( 藐视、小看、鄙弃)
生:练读,个别读
③“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同法指导,理解“恼怒”(生气、愤怒)
④“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师:如果让你给这句话加一个语气词,你会怎么加?
生:不可一世、更加恼怒、恼羞成怒、怒不可遏等
生:练读句子
师:同学们真会找句子,面对铁罐的奚落,陶罐态度又是如何呢?
生:汇报
师:同学们可真棒,把这些句子都找出来了。请同学们按照上面的方法圈出帮我们把握语气的重点词,再来读读这些句子。
师:引导学生理解谦虚、争辩的意思
(谦虚:虚心,不夸大自己的能力或价值;没有虚夸或自负;不鲁莽或不一意孤行;争辩:辩论、争论,从争辩看出陶罐谦虚,但是并不软弱)
⑷师:读得真不错。从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动作中,你感受到陶罐和铁罐两位主人公各有什么特点?
师小结并板书:谦虚、友善; 傲慢 、蛮横无理
⑸分角色朗读课文
师:下面请你和同桌带着自己的理解分角色朗读它俩的对话,可以加上相应的神态和动作。
生:有感情地练读
⑹表演:请一组同学到前面分角色读,并予以鼓励
3.自学10—17自然段,回答问题:陶罐和铁罐的结果怎样?
生:默读课文
生:陶罐—还是那样光洁、朴素、美观;变成很有价值的文物;
铁罐—无影无踪(被氧化了)。
板书:成为文物 无影无踪
出示第16段:从这里我们还看到陶罐怎样的品质?
引导学生认识陶罐的有礼貌、宽容、关心朋友。
教师小结:许多年过去了,原来易碎的陶罐变得很有价值,而原来只看到自己坚固的铁罐却被氧化,变得无影无踪了,故事学完了。
师:从陶罐的谦虚和铁罐的骄傲以及它们最后的不同结局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的长处与短处,学会取长补短)
结束语:这篇文章学完了,但两个罐子留给我们的思考还没有结束,希望同学们从它们身上得到启发,在以后的的人生当中做一个不骄傲,懂得尊重别人的人。
1.抄写课文中表现陶罐和铁罐动作、神态的词句。如:奚落、谦虚、轻蔑、恼怒、傲慢、羞耻、懦弱
2.读一篇童话故事,下次与同学分享
3.了解童话特点,仿写童话故事(选作)
⑴童话的特点:刻画鲜明的人物形象;描绘精彩的故事情节;蕴含深刻的人生道理。
⑵要求同学们仿照本文,编一篇自己的小童话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