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金色的草地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是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俄罗斯乡下两个小朋友(兄弟俩)的故事。课文先讲兄弟俩在住处窗前一大片草地上自由自在、尽情玩耍的情景,他们所做的游戏就是趁对方不备,将蒲公英的绒毛吹到对方的脸上。作者先写这种带有调皮和开玩笑性质的游戏虽然简单,却充满了童真童趣,使兄弟俩真切地感受到了大自然带给他们的快乐。接着写“我”(哥哥)无意中发现草地的颜色早晨是绿色的,中午是金色的,傍晚又变成了绿色的。再写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最后总结全文:可爱的草地和有趣的蒲公英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快乐,还给他们带来了探索自然现象的喜悦。教学本课,重在让学生感受广阔的大自然的美丽可爱,童年生活丰富多彩;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引导学生结合语文学习,学会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并能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1.会认2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使劲、绒毛、假装、这些、引人注目、钓鱼、观察、花瓣、合拢、手套、有趣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初步语感。
3.读懂课文内容,进一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4.初步领悟课文中一些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
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蒲公英这种植物在孩子们的生活中比较常见,孩子们之前可能不太了解这种植物及它属性,在本课的学习上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设计时,着重通过朗读,再现蒲公英的美景,感受蒲公英给我们带来的乐趣。通过仔细品读课文,引导学生发现蒲公英一天里不同时间的变化,体会观察的重要性。最后的拓展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激发学生对自然、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重点:
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难点:
联系实际,在更广阔的大自然和童年生活的背景下学习课文,领悟内容,体验情感。
1、认识2个生字,写会13个生字。积累部分好词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解释草地变色的原因。
认识2个生字,写会13个生字。
初读课文,能大概了解草地变色的原因。
大家都见过草地吧,都是什么色的?有一位同学看到的却是一片金色的草地,你们想去看看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板书)金色的草地。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1、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反馈:检查生字词:
盛开 玩耍 使劲 绒毛 假装 这些 钓鱼 观察 花瓣 合拢 手掌 有趣 一本正经 引人注目
(1)检查读音
(2)检查字形
师:咱们现在带着生字朋友一起去一片金色的草地上玩,请同学们再来读读课文,思考一下:草地为什么会是金色的?
1、自由朗读
2、交流(上面长满了蒲公英,草地才变成金色的。)
谁了解蒲公英?
(结合课文插图介绍蒲公英的外形特征、生长情况。蒲公英,多年草本植物,全株含白色乳状汁液,叶子倒披针形,羽状分裂,花黄色,头状花序,结瘦果,褐色,有白色软毛。根茎都可入药。)
课文中是怎么向我们介绍的蒲公英的呢?
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自读
2.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并且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例:“而”下加“女”,耍耍耍 “扰”添一撇,拢拢拢
“衣”服长肥,装装装 “取”字会“走”真有趣
3.指导写字
a、让学生观察生字的比画、偏旁、部件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b、说说哪些是上下结构,哪些是左右结构,哪些是左中右结构。
c、小老师讲经验:各类字该怎么写。
d、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注意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
e、巩固检查。
1、检查生字词:
盛开 玩耍 使劲 绒毛 假装 这些 钓鱼 观察 花瓣 合拢 手掌 有趣 一本正经 引人注目
2、比一比,辨一辨
钓 ——钩
拢—— 扰
瓣—— 辫
耍—— 要
1、完成生字抄写。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读给家里人听。
3、从课文中找出描写颜色的词语,积累下来。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理解草地变色的原因。
2、感受蒲公英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3、激发学生观察身边事物的兴趣,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理解草地变色的原因。
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草地变色的原因,感受在草地上玩耍的快乐,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1、出示生字词加以巩固。
2、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大概了解了草地会变色的原因。这草地是多么的(可爱),这蒲公英是多么的(有趣)。
一、介绍蒲公英知识,欣赏蒲公英图片。
二、合作探究
精读课文,理解草地的颜色变化与蒲公英的关系
1、学习课文第二段。
看大家读得笑眯眯的,肯定发现了不少快乐的地方,谁愿意来读一读?
(1)学生读
(2)理解“一本正经”
(3)演一演:根据第二自然段的内容,同桌分角色进行表演。
(4)汇报表演。
师:真开心呀!我们和草地连在了一起,我们和蒲公英连在了一起。这里的蒲公英不只一株、两株,而是——
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这片金色的草地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想象一下,它还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快乐?(想象说话)
2、学习第四自然:
(1)、指名读:
老师请一位同学来读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听,思考:我有什么新发现?颜色:板书:
绿、金、绿
a.这个发现你是从哪些语句知道的?你来读一读。
b.你注意了颜色的变化跟什么有关?
c.按时间的顺序说说草地颜色的变化?
(2)、我还有什么新发现?
形状:板书(合拢、张开。)
a.从哪些语句知道的?你来读一读。
b.花瓣到底是怎么动的,你想亲眼去看一看吗?
出示课件,音乐渐起,教师范读:“原来,傍晚时蒲公英的花瓣都合拢了。蒲公英的花瓣就像我们的手,手掌张开时它是黄颜色的,要是攥成拳头,黄色就被包住了。第二天,太阳升上来,蒲公英张开了自己的手掌,草地又变成了金色。”
c.花瓣是怎么动的,我们再来默读这几句话,把表示花瓣动的词语画下来。
d.(出示课件)指名说一说画的词语。
e.谁能看着这几句话加上动作来读一读,请同学们注意他的动作。
f.我们伸出手来,加上动作再来一起读读这几句话。
一棵小小的蒲公英在草地上有许许多多,不引人注目,可是今天我们却有了这样一个奇妙的发现,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
g.指导朗读:同学们请你们就带着这种感情来练习朗读,先自己练着读一读 。
3、这片草地带给我们无穷的乐趣。真是——
学生接读: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师:从此——
生接: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1)理解“一起睡觉,一起起床”的含义。
引导、教育学生要爱护植物,爱护大自然。
师:蒲公英不仅是孩子的好朋友,而且它还是药材呢。虽然它看起来是那么的不起眼。同学们,自然界还有很多东西像蒲公英一样随处可见,不被人们重视,可是它们对人类却非常有用。你知道哪些东西吗?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4、自主探究,完成表格
(1)自由组合,分小组谈论。老师行间巡视。
(2)小组汇报学习成果。
5、揭示主题:学了课文让你有什么启示?(热爱大自然 留心观察事物)
1、你特别喜欢课文中的哪一部分?大声地读出来。
2、摘抄文中喜欢的词句。
3、请你用学会的观察方法仔细观察你喜欢的花草树木,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1、揭示主题:学了课文让你有什么启示?
2、作业:
a、写一写:你的身边有没有这么有意思的地方或者东西呢?写下来和同学交流一下。
b、演一演:和你的小伙伴演一演我们在草地上玩耍的情景。
c、说一说:把这么可爱的草地,这么有趣的蒲公英介绍给你周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