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陶罐和铁罐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自主学习,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谦虚”等词语。
2、能积累描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积累语言。
3、在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中读懂课文内容,明白其中的道理。这既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
童话寓言故事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已经接触了不少了,他们想读、乐学,而且他们有了一、二年级的学习基础,能够自己预习课文,并能够运用已掌握的学习方法进行初步的阅读与分析。
但课文中描写铁罐神态、动作的几个词语以及它最后为什么消失的原因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还有学生要通过文中的对话领悟人物的内心,理解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也有一定的难度。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本课教学难点是课文所讲的道理:,了解寓意: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1、揭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童话故事,故事有2个主人公,一个叫“陶罐”,另外一个叫“铁罐”。
2、齐读课题。
下面让我们去读读课文。在读课文的时候,老师相信你们能做到:
出示:我能做到:努力把生字词读正确,努力把课文读通读顺。
1、出示阅读要求,初读课文。
2、出示词语,学习生字词
出示:谦虚、和睦相处、理会、光洁、朴素等词语。(生自由准备、小老师领读、生齐读)
其中“和睦相处”学生读的正确时也点一下是“多音字”。
1、词语都认识了,现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读完以后想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并能用这个句式试着说一说:
出示:这篇课文讲了在国王的御厨里, 的铁罐 陶罐,许多年过去了,陶罐 ,铁罐 。
(先跟同桌讲讲)——指名说2个,追问,铁罐哪里去了?
出示:小资料袋:关于铁罐氧化作用的科学道理。
2、初读课文你就能讲出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很了不起,那故事中的2个主人公到底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铁罐的骄傲和陶罐的谦虚、平和)
3、出示:对话(2-6自然段)
师:现在就让我们摇身一变,变成这两只罐子,读读他们的对话。看我们能不能读好铁罐的傲慢和陶罐的谦虚。谁愿意来读“铁罐”?谁愿意来读“陶罐”?
(1)体会“傲慢”、“谦虚”的神态。
(2)你再找一找铁罐说话时还有哪些神态和语气?(轻蔑、恼怒)
(3)把所有的对话连起来读一读,如果能注意到角色的神态和语气,会读的更好。
骄傲的铁罐自以为很坚硬,总拿自己的长处去和陶罐的短处比,总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陶罐和铁罐的命运会如何呢?
快速地默读10—17自然段,并思考:
许多年过去了,陶罐是什么样子?铁罐呢?
当年被铁罐奚落的陶罐,如今却成了很有价值的文物被人们永久的保存下来,(板书:永久)。而当年狂妄自大的铁罐却被氧化消失得无影无踪(板书:氧化)。
1、同学们,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2、同学们都有自己的体会。铁罐的长处是坚硬,短处是易氧化;而陶罐的长处是长久保存,短处是易破碎。他们各有长处和短处。我们每个人也都有长处和短处。谁来说一说你自己有有哪些缺点呢?谁再来说说你从别人身上看到了哪些长处呢?
3、总结:同学们说得真好,老师搜集了一些名言警句,送给大家(齐读)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左眼看别人的优点,右眼看自己的缺点。”
“如果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
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与生活中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不断进步。
一、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 反义词 近义词 反义词
骄傲——( )( ) 懦弱——( )( )
轻蔑——( )( ) 羞耻——( )( )
二、 填空。
课文的体裁是() ,作者用了对比的方法来写() , 开始时,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陶罐对铁罐的态度是() ,二者形成了鲜明的() ;许多年过去了,陶罐() ,铁罐() ,二者又形成了对比。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 。
三、为下面句子加上标点。
1.何必这样说呢 陶罐说 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 有什么可吵的呢
2.哟 这里头有一只罐子 一个人惊讶地说
四、读句子,选择正确的理解。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
1. 这句话说明陶罐认为碰撞不等于坚强,和睦相处不等于懦弱。( )
2. 这句话说明陶罐为自己的懦弱辩解。( )
一、用“√”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奚落(xī xì ) 懦弱(nuò rǔ) 恼怒(nǎo lǎo)
掘开(jiē jué) 覆灭(fú fù) 谦虚(xī xū)
二、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
( )的渣滓 ( )的尘土 ( )的兄弟
( )的场地 ( )的宫殿 ( )的东西
三、照样子,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字(词)。
例:一块(板
一扇( ) 一顶( ) 一门( ) 一列( ) 一担( )
一棵( ) 一场( ) 一团( ) 一阵( ) 一颗( )
四、比一比,组成词语。
骄( ) 虚( ) 恼( ) 奚( )
桥( ) 虑( ) 脑( ) 溪( )
五、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骄傲—— 懦弱—— 恼怒——
轻蔑—— 羞耻—— 美观——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从________可知铁罐看不起陶罐,铁罐瞧不起陶罐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许多年过去了,陶罐____________________,而铁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读了这则寓言,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1、完成《课堂作业本》第3、4、6题。
2、积累谚语: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左眼看别人的优点,右眼看自己的缺点。
3、我还能收集更多“全面看待问题”的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