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狮子和鹿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学习生词并能借助生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要正确看待自己的道理。
2、体会《陶罐和铁罐》与《狮子和鹿》两篇课文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从而体会内心独白这种语言表达方式并能运用
三年级学生对童话故事感兴趣,所以对于内容的理解不难。但透过主人公语言,感悟角色内心变化和道理,需要老师引导。同时,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学生通过前边学习《陶罐和铁罐》比较,迁移方法,认识到童话的特点。再配合小练笔,感悟角色语言对于表现主人公形象和感悟道理的作用,也为后面的单元作文奠定基础。
单元整合,群文阅读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的道理。体会《陶罐和铁罐》与《狮子和鹿》两篇课文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体会内心独白这种语言表达方式并能运用。
一、导入新课。
1、师:昨天,我们学习了《陶罐和铁罐》,这节课我们再学习一个新的童话故事——狮子和鹿。“狮子”的“子”轻声,再读课题,题目告诉我们故事中的角色有——
2、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板书*),回忆一下,学习略读课文从哪里入手?师:好,孩子们打开书110页,自由读读课文前的导读提示,看看给我们提出了哪几点学习要求。(课件1:导读提示)
3、师:好,谁来说。
4、学生起来回答,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点拨:想内容,谈体会,比较同类课文出示课件2(导读提示标)
5、过渡: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几点要求,走进课文。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词,了解主要内容。
(一)认读生词
1、师:请孩子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带拼音的生词停下来多读两遍。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师:生词会认了吗?那我来检查一下(点击课件词语)
4、谁来领读?这组孩子往下开火车。
5、重点生词教学:
(1)精美别致 狮口逃生 欣赏 凶猛 逼近 抱怨 甩开 撅嘴 挣脱匀称 撒腿 配不上
挣脱——鹿要摆脱树枝,得多用劲呀,读好四声
欣赏——音准字清,老师欣赏你们的朗读
匀称——这个词不好读,——前鼻音,四声——跟我读——它还有一个音读:cheng,比如:称赞,称呼,名称
撒腿——撒“ sa,一声”,撒手 撒开 撒谎。三声 撒种 撒盐
点评:多音字,在不同的词语里,读音、意思都不同,我们要想着意思仔细辨认。
撅嘴——做个动作,什么时候会撅嘴?(不满意,不高兴)
点评:动作,是内心的外在表现
(2)师:来,一齐读读这些词语。它们都是描写鹿和狮子的,你能将它们分别送给狮子和鹿吗?教师根据回答(点击课件4)
(3)写狮子的词语有——读,写鹿的词语有——读,对比一看,你发现了什么?——写鹿的词语很多。描写最多的角色就是——主角。
(二)把握主要内容
1、师:赶快把这些词语送入文中,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2、交流中点拨方法:
1)指名一学生说,语言不简洁。
师:看来要把故事内容说得简洁,明了,还需要老师帮忙。(想把故事内容说得简洁明了吗。)今天,我教大家一个抓主要内容的新方法。
2)出示词语(课件点击分类)
师:瞧,我把刚才的词请出来了,变——(课件跳出三个词语),一起读读,联系课文内容,你有什么发现。
生——都是一个自然段的,都是在写鹿欣赏自己角。
师:这是课文的第一幅画面,你能借助这几个词,说说第一幅画面的内容吗?
3)生回答,师板书 (欣赏 美丽的角)
小结——瞧,他围绕“欣赏”一词(点红欣赏),用上“匀称,精美别致”这些词就把画面内容说清楚了。
这幅画面在文中哪个自然段?——3
3、第二三幅画面内容
1)师:文中还有两幅画面呢,你能给剩余的词语变变队形,找出另外两幅画面吗?同桌合作一下,看谁最先排好队,说说你这样排队的理由。
2)第二幅画面
生:抱怨 撅嘴 配不上 板书 抱怨 难看的腿
小结——你围绕“抱怨”一词(点红),用上 “配不上,撅嘴”就把第二幅画面内容说清楚了。
师:第二幅画面在文中哪个自然段?
3)第三幅画面 板书 狮口逃生
小结——你围绕“狮口逃生”一词(点红),用上这些表示动作的词,也把第三幅画面内容说清楚了。
师:这幅画面又在文中那个自然段呢。
4、小结:老师发现,在介绍每一幅画面的时候,大家都不约而同的围绕一个中心词,描述了画面的内容。抓住关键词想画面,就能把内容说清楚,说简洁。(贴词卡——关键词想画面)
谁能将三幅画面连起来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三、再读语言,谈体会
过渡:这是一只怎样的鹿?还记得学习《陶罐和铁罐》一文时,你是认识他们的?——对话
1、师:主人公的语言最具表现力。拿起笔来,快速浏览课文,勾出文中的语言,自己读读,看看你会有什么发现?
2、生勾画。
3、是这些句子吧,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鹿一个人在说话。像这样只有一个主角的时候,往往采用自言自语式的语言,也叫内心独白(贴板书)
3、品读语言一,语言二。
(1)我们一同走进鹿的语言,走进鹿的内心世界。谁来读读这个句子,你读出了鹿怎样的心情?——(美丽、高兴,自豪,沾沾自喜……)
(2)你从哪里体会到的?
预设——啊,那么,那么,两个“!”
(3)带着我们的体会,一起读读这句话,齐读
点评:抓住关键词,甚至是标点符号,就能走进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4)主人公的内心往往是多变的,读读下面这句话,你会有怎样的感受
——自由读。你读出了怎样的感受?给大家展示一下。(读)你从哪里体会到的。(动作,反问,语气词)
师:“怎么”是一个反问语气词。你能换种说法意思不变吗。
反问句换陈述句(课件出示陈述句)
点评:同一个意思还可以用不同的句式表达
(5)带着我们的体会再次走进鹿的内心。分角色读。
女生第一句,男生第二句。
3、引读“狮子逐鹿”的句子。
师:正当鹿为自己难看的腿不满时,危险正向它靠近——(课件紧急音乐响起)
到底发生了什么?请看第六自然段,引读——鹿猛一回头,哎呀,一头狮子正悄悄地向自己逼近。
——生接读。
师:此时,鹿会想些什么?(2人)
师:鹿死里逃生,叹了口气,说——齐读。出示中心句
师:咦,你发现了什么(灯片演示交换“抱怨,欣赏”)完成板书(差点送命 狮口逃生)
4、体会道理。
(1) 读到这里,你想到了什么?
预设:好看的东西不一定有用,难看的东西不一定没用。
每一种事物都有它的长处,也有它的短处,要正确地看待。
(2)联系生活中的我们,能谈谈自己的体会吗。
人都有优点和缺点,不能——
小结:是啊,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所以我们要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的优点和不足。前边我们也学了童话《陶罐和铁罐》,那这两篇童话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
四、相同和不同明写作特点
1、快速回忆《陶罐和铁罐》同桌讨论,口头完成表格内容吧。(课件7:找相同不同的表格)
2、学生商量
3、全班交流
相同点:
(1)道理
预设:生:都是通过一个故事讲了一个道理(师:什么道理呢?)点击课件,师边小结课件出示:讲故事,明道理
角色
预设:师引导:看看这两个课题,你发现了什么?
生:都写了两个人物(师:童话故事里我们可以叫角色。边小结边课件出示:两个角色)
(3)语言
预设:写了很多拟人化的语言,这是童话的一大特色。。老师:哦,你的意思就是故事里的角色会开口说话,对吧。课件出示:拟人化语言
角色都开口说话了。也就是写了很多拟人化的语言,这是童话的一大特色。
不同点
师:又有哪些不同。
角色,一主一次。语言,自言自语,对话。
师:当故事中两个主角碰在一起要交流时,就可以采用对话的形式,当只有一个主角要说出自己的想法时,就可以采用自言自语。
五、拓展练笔,衔接单元习作
1、今天我们又了解了写语言的另一种方法——自言自语式。(板书)我们就用上这个方法,为下面这个童话故事《小猫咪穿鞋》中的主角小猫咪补充语言,让故事更加精彩。
2、课件(练笔内容)
3、学生练笔。
4、交流,评,适合小猫咪此时的心情吗。。
六、总结
生动有趣的语言,会让童话故事更加吸引人。本单元的习作就是编写童话,课件7(出示习作要求)孩子们,就让我们笔下的动物开口说话吧,可以根据情节需要用上对话或自言自语的方式。如果还能从中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更棒了,有信心吗?
板书:
28狮子和鹿 关键词想画面
欣赏 美丽的角 差点送命 自言自语
抱怨 难看的腿 狮口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