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听听,秋的声音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2、仿照诗歌形式,续写诗歌。
过程与方法
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热爱秋天之情。
2、细心观察、体验生活中的美。
学生由二年级刚刚升入三年级,他们的思维依然以感性思维为主。因此,教学中应结合季节特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另外,这个阶段的学生阅读方面虽然有了一定的方法和速度,但阅读理解和感悟能力还不够,他们对秋天声音的直观感受不强。
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诗歌,想象秋天景物的美好,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孩子们,秋姑娘带着风筝漫天飞舞的欢乐,舞着五彩缤纷的绸带,手捧香甜的水果,为人们带来了一台秋日盛会。听,秋已奏响了动人的旋律,让我们一起聆听秋的声音。
2、板书课题,学生读题。秋的脚步悄悄走近,让我们读得再轻一点儿。
二、阅读质疑,自主探究。
1、学习略读课文,我们有个好帮手,就是课文前面有个“学习提示”。现在请大家自由读“学习提示”,找出本篇课文的学习任务。根据学生回答梳理出三个问题:
(1)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
(2)边读边展开想象,体会秋天的美好。
(3)续写诗歌。
2、同学们,秋已向我们点头致意,咱们一起走进秋的声音,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同学们,请你们带老师听听秋的声音。分小组读前四小节,男女生分读五、六小节。学生一边读一边检查个别词语的读音。“振动”“歌韵”“叮咛”“掠过”“歌吟”“辽阔”“、“音乐厅”“绽开”“匆匆”。
4、师引读全文:同学们,老师也被秋的声音打动了,咱们一起走进秋的世界,聆听秋的声音。(来到树林里,来到阳台上,抬起头来看看蓝天,放眼望去)
5、让我们一起静静地漫步在秋的世界。默读课文,思考诗中写了哪些声音。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黄叶、蟋蟀、大雁、田野
秋的声音还有许多许多……
三、多元互动,合作探究。
1、学习第一小节。
(1)黄叶的声音是怎样的呢?
(2)指名读。思考:道别是什么意思?(板书道别)(理解词语的含义,不但可以用查字典的方法,还可以找近义词、反义词) 黄叶和大树道别时会说些什么?
(3)看着这纷纷飘舞的黄叶,你听到了什么?(读)
(4)让我们一起欣赏黄叶飘落的声音。(读)
2、让我们一起听听蟋蟀的歌韵,蟋蟀在唱些什么?蟋蟀正在唱着告别的歌。(板书“告别”)哪只蟋蟀的歌声动听?让我们一起和蟋蟀唱着告别的歌。
3、学习第三小节
(1)抬起头来看看蓝天,仔细听大雁在对白云说什么?学生默读,画出数量词“一排排”、“一阵”、“一阵阵”、“一片”,体会数量词的用法。叮咛:再三再四地嘱咐。大雁会对白云叮咛些什么?
(2)秋风掠过田野时,那累累果实会说些什么?他们都在唱着一首丰收的歌。哪组想来读读这首丰收的歌?让我们再来听听大雁的叮咛,田野的歌吟。
4、学习第五小节。
只要你仔细聆听,秋的声音还有很多很多,师引读四、五、六小节。
5、自由读喜欢的小节。小组交流读,选代表全班展示读。让我们一起唱响秋之歌,齐读全文。
6、仿写训练。小诗学完了,可秋的声音还回荡在耳边,出示:听听秋的声音,蜜蜂振动翅膀,------------------,---------------------。
7、同学们肯定还有很多话想说,拿起笔继续把诗写下去。可以仿照课文的写法,也可以自己创作。
四、感情朗读,再悟秋情。
秋的声音如此美妙,不但令人遐想,而且令人陶醉,大自然就是如此奇妙,让我们用敏锐的眼睛去观察,用灵敏的耳朵去倾听,我们一定会发现一个美妙的世界。让我们轻声齐读全诗,让秋的声音永存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