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找骆驼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2、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丢失骆驼的特点的。
3、培养仔细观察与认真思考的习惯。
三年级的小学生,遇到事情很少有先仔细观察、认真分析,然后做出判断的人,他们一向喜欢以主观的想法来武断的解决问题。这篇课文紧扣观察的专题,学习时可以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培养仔细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
重点:了解商人的骆驼有哪些特点,老人是怎么发现这些特点的。
难点:理解老人为什么能够指点商人找回骆驼。
一、谜语导入
1、出示多媒体:
谈话引人: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这里有一则谜语,你们来猜一猜,是什么?
脊背突起像山峰,沙漠之舟能载重。风沙干旱都不怕,戈壁滩上逞英雄。
对是“骆驼“。
2、师介绍:骆驼是沙漠中主要的交通工具,商人想要在沙漠中运货,可离不开骆驼。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骆驼的一篇课文。
3、出示课题:16找骆驼
读一读,读了课题后,有什么问题想提吗?
4、学生交流自己心中的疑问。
5、过渡: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
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们可以根据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来学习,并通过自读课文解决问题。
多媒体出示阅读提示:在生活中,只要我们用心观察,认真思考,就会有所发现。下面这个故事里的老人,通过观察,发现了什么呢?读读课文,想一想:商人丢失的骆驼有哪些特点?老人是怎么知道骆驼的这些特点的?
2、梳理阅读提示:
(1)、下面这个故事里老人,通过观察,发现了什么?
(2)、商人走失的的骆驼有哪些特点?
(3)、老人是怎么知道骆驼的这些特点的?
3、带着这些问题自学课文,并且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
4、检查自学效果:
(1)认读生字词:骆驼、商人、走失、愤愤、不紧不慢、究竟、详细、啃、跛
理解:走失、愤愤的意思
“走失”和“丢失”的区别
A、先让学生说一说
B、一般是指人或家畜出去后迷了路,回不到原地,因而不知道下落。
5、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多媒体出示:《找骆驼》这个故事讲了商人( 走失了 )一只骆驼,向老人(打听),经老人( 指点 ),( 找到了)骆驼的事。
三、细读课文,探究道理
(一)默读课文
1、画出描写骆驼特点的词句。
2、交流:说说骆驼的特点。
(二)四人小组讨论,合作填表:
老人知道
骆驼的特点
判断依据
左脚有点跛
骆驼的脚印右边深,左边浅
左驮蜜,右驮米
路的左边有一些蜜,右边有一些米
缺了一颗牙齿
骆驼啃过的树叶上面留下了牙齿印
1、四人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2、各组派代表上来交流,师生共同整理归纳。
3.重点段阅读指导。认真阅读老人最后说的一段话,解决下列问题:
(1)读一读,议一议:老人是根据什么知道骆驼的有关情况的?
(2)填一填,说一说:(出示)
因为老人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老人又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老人还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尽量用文中的语句,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填空,先在小组内互相说,再推选代表在班上说。)
(3)探究:为什么老人能指点商人找回骆驼?
(因为老人留心生活,善于观察、能够分析骆驼留下的种种迹象,并且通过这些迹象来确定骆驼的特点)
(4)你喜欢这位老人吗?为什么?从这位老人身上,你受到了什么启发?(聪明、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四、朗读指导,创新表演
1、过渡:这一课有许多人物的对话,我们试着来进行分角色朗读。注意要读出人物的心情。
2、分角色朗读。并进行阅读指导。
(当商人发现走失了一只骆驼,心情会是怎样的?——着急
当他遇到一位老人赶上去时,会用怎样的语气问?——着急
除了着急,还有什么?——有礼貌(老人家)
老人的话该怎么读呢?——不紧不慢、稳重
当商人听了老人那么准确地说出了骆驼的特点,商人听了会怎样?(很高兴)后边老人把骆驼的特点都说出来了,商人会怎样?(越来越高兴)
3、四人小组进行创新表演。再抽取其中的一组上来表演。进行评议。
4、过渡:在老人的指点下,最终商人有没有找回骆驼呢?你是从哪个词语中感觉到的。(果然)
5、质疑:老人为什么要商人顺着骆驼的脚印去找呢?(脚印是不会消失的。)
6、教师小结:
老人没见过那只骆驼的模样,却凭着他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无误的判断,凭着骆驼留下的几处迹象,就分析得出骆驼的详细情况,真是个聪明的老人啊!
五、课后拓展
在老人的指点下,商人终于找回了骆驼。商人心情怎样,会怎么想?再去见老人,会说些什么?会怎么说?请以《再遇老人》为题写一段话。
六、板书设计:
16找骆驼
骆驼留下的的脚印右边深,左边浅→左脚有点跛
路的左边有一些蜜,右边有一些米→左驮蜜右驮米
骆驼啃过的树叶上面留下了牙齿印→缺了一颗牙齿
↓ ↓
认真观察 善于思考 得出正确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