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灰雀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通过词语理解和分角色朗读体会不同人物的感情。
3、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和对儿童的保护,懂得做错事情应该改正的道理,同时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的爱。
(一)学生相关的知识基础和积累
1、相关的已知领域
学生对于列宁已不陌生,在二年级就学习过《蜜蜂引路》一课,对列宁已有所了解;对爱鸟护鸟的故事了解的不少
2、相关的未知领域
对灰雀这种鸟了解不多,对名人对儿童关心、爱护的故事了解不多。
3、相关的难知领域
理解列宁的循循善诱有一定的困难。
(二)学生相关的阅读基本功及现状
1、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应运用到哪些相关的阅读方法。
对于本课的学习将运用到: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能抓住人物的表情、动作等重点词语,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等。
2、学生已掌握的阅读基本功所达到的水平及其现状。
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学生通过自读自悟能了解课文的梗概,能迅速明白灰雀被小男孩抓走了,但学生通过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的能力还较弱,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体会人物内心的更是初次接触,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本课课文教学中的语文阅读训练重点在于“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这个训练重点学生初次接触,属初步渗透阶段,需要在本课教学中进行深入地分析和指导,使学生初步了解、感受这一方法,从而形成阅读能力。
(三)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关注点
学生对列宁这种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比较感兴趣,感受到列宁的机智与幽默。
1.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内容。
2.引导学生透过人物的言语和神态来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多媒体播放动画)激趣: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灰雀》一课,认识了三个主人公,还记得是谁吗?我们已经学习了这课的生字生词,我来考考大家。(出示生字生词)。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的唱歌,多么惹人喜爱。列宁每天散步都来到这里,和它们打打招呼,问候他们。可是有一天,列宁来到白桦树,发现那只胸脯深红色的灰雀不见了,还记得他当时的心情吗?文中哪一句话告诉你了?你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灰雀到底哪里去了,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3-10段,用________画出列宁的话,用-----画出小男孩的话,读一读,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2、出示列宁的话,细细品读,体会到了列宁什么?
3、出示小男孩的话,利用填空式,让学生体味男孩的心理变化。
4、列宁爱灰雀,男孩也爱灰雀,他们的爱有什么不同,你赞成谁?学生讨论。
5、分角色朗读列宁和男孩的对话,深入体会人物不同的心理活动。全班分成两组,一组读列宁的话,一组读男孩的话,师读叙述部分。去掉叙述部分,直接读对话。
1、(播放三只灰雀动画)你们听到三只灰雀在说什么了吗?学生想象。
2、(出示课文第12段内容)你觉得列宁的话什么地方好玩?为什么他不直接问小男孩?学生讨论。
3、再次出示列宁的三句话,你觉得列宁仅仅是对灰雀的爱吗?
4、同学们,爱的力量多大呀!爱,使一只灰雀回归大自然,爱,让一个小男孩勇敢的改正了错误,让我们高高兴兴的朗读课文最后三段。
多么美丽动人的故事,而这一切都因一个爱,请你结合板书或者学习课文的感受,用“爱”说一句话。(屏幕出示:( )爱( ),因为( )。
同学们,让我们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个世界就会更加美丽。
1、续写《灰雀》
后来列宁、男孩和灰雀之间又发生了什么事?发挥你的想象,并把它写下来!
2、课下收集有关列宁的故事或者诚实美德的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