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金色的草地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了解草地颜色的变化及其原因,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知识与技能:、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学会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理解课文。
2、学会在朗读中感悟语言文字,积累词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2、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了解草地颜色的变化及其原因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创设情境
1.设置情景,复习词语。师:今天,王老师将带领大家乘上快乐小火车,到俄罗斯乡下的草地游玩,想去吗(课件) 火车就要出发了(鸣笛声),让我们先来开启词语小火车,请这一小组的同学来开火车朗读词语,请全班小火车一起开起来。
课件出示:春天的美景,卡通小火车,本课词语。
2.认真读课题。师:我们把词语小火车开得又快又好,看,快乐小火车把我们载到哪里了?这是一片什么颜色的草地?(金色的草地)让我们一起把它写出来,老师用心写,你们用心看。让我们一起把课题整齐,大声地朗读出来。
师板题,课件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结合生活实际,创设坐小火车游玩俄罗斯草地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复习生字词,为新课学习鉴定基调。)
二.走进草地的美丽
1.请学生介绍草地之美,朗读第一自然段。师:这片草地在哪?是什么样的草地?谁来介绍,好,请这位小小介绍员。
2.范读草地之美。师:这片草地在哪?是一小片草地吗?谁能把这一大片的草地读出来?你读出了这一大片草地的美,我们一起来读读。这草地真美啊,老师真想来读读,老师采用边读边想象的读书法,你们也来试试吧。
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
(设计意图:师范读课文,教导学生想象读书法)
3.小结过渡。师:读得真投入,我们就站在这金灿灿的草地上,放眼过去都是金色的蒲公英,,小鸟来了,蝴蝶也来了,看,草地上谁来了?我们来给他们打招呼,看他们的表情,是什么让他们这样快乐的呢?
课件出示:课本原图谢廖沙兄弟,小鸟,蝴蝶的动图。
三.体验童年的快乐。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1.:他们在草地上做什么?2.是什么让他们这样快乐?
1. 学习玩耍的过程。
A.师:一本正经是什么样子?对,就是这样规矩,严肃的样子。现在许多同学都一本正经地坐得直直的,真棒。
B.使劲吹是什么样子,让我们一起来使劲吹吹,吹得真使劲,脸都通红了。
C.谁能来假装打哈欠,你装得真像,给他鼓鼓掌吧,我们一起来假装打哈欠。
2.角色表演。
A.师:这些神情和动作多有趣啊,哪对好朋友来演一演,其他同学念旁白。
B.师:谢谢这对兄弟,我们全班一起来分角色玩这个游戏,好吗?一二组扮哥哥,三四组扮弟弟,边读边加上你们的动作和神情。
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
(设计意图:表演读,引领学生走进“兄弟”的角色,感受草地玩耍的快乐)
2. 师:从你们兴奋的笑脸中,我读懂了这句话,我们一起来读读。解释“引人注目”,像这样,引起别人的注意,就是引人注目。
课件出示: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
4.过渡小结。师:蒲公英虽然不引人注目,但她不仅能撑开黄色的花瓣,供我们欣赏,还能长出可爱的小绒球,陪我们玩耍,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啊,作者在这可爱的草地有什么重大发现呢?
四. 探究草地的秘密(第3自然段)
师:请同学们四人小组展开学习,先自由朗读第4自然段,然后讨论:1.作者发现草地有什么变化?2.草地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3.作者是怎么发现这个变化的呢?
(设计意图:采用自主合作探究法,让学生通过互相质疑问难,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1.师:哪一个小组能派代表回答老师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呢?(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
师:这是作者的无意发现,还是有意发现?(无意发现)是啊,如果作者没有起得很早去钓鱼,他看到的草地就像他平时看到的,是(金色的)
师:那草地会变颜色,只是在很早的时候吗?其他时候也会发生变化吗?(会)谁来说说你的发现。(中午~傍晚~)
师:哇,草地竟然会变戏法,在不同时间有不同的颜色变化,让我们带着这无意发现的惊喜,齐读这三个句子,注意读出时间和颜色的变化。
课件出示: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 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配图,让直观图像与语言文字相对应,激发学生对草地早,中,晚不同时间颜色变化产生好奇心。)
2.师:读到这,你心里会有什么疑问?是呀,这是为什么呢?作者再次来到草地上,他又做了什么?发现什么?
课件出示:原来蒲公英的花朵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师:让我们伸出手掌,像蒲公英的花一样,张开,合上,张开,合上(手举高,慢点)
师:谁能告诉老师,这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句),作者运用比喻句把不容易说清楚的现象说清楚了,真了不起,你能像作者一样,用什么就像上面造句吗?
(设计意图:注意语言文字的训练,培养学生口头运用能力)
3. 师:现在,带上你们善于发现的眼睛,一起来欣赏蒲公英变化时的过程。
师:通过你们刚才的仔细观察,你们发现蒲公英的花朵张开时,它是( ),草地也是( );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 ),草地就变成( )。
课件出示: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
师板书:张开:金色,合拢,绿色。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观察蒲公英变化的过程,填充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理解草地变色的原因)
4. 师:多么有趣的现象啊,让我们加上动作和神情,边读边演吧(师先教动作)男女生配合朗读。
(设计意图:加上动作体验蒲公英花朵张开合上的有趣)
5. 师:现在,我们弄明白了草地变颜色的原因,让我们一起动动手,完成下面的表格吧。
很早 | 中午 | 傍晚 | |
蒲公英的花 (张开/合拢) | |||
草地 (金色/绿色) |
(设计意图:填写表格,采用读写结合法,检验学生是否掌握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
6.师:同学们,作者由一次无意的发现,通过仔细观察,有这么大的收获,你从作者身上,学到什么? (作者善于思考,善于观察)
7.小结过渡。师:作者普里什文长大后被称为大自然的诗人,具有倾听鸟兽之语,草虫之音的异能,这都离不开作者从小养成热爱大自然,仔细观察生活的好习惯。让我们带上作者给我们的启发,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老师为你们配上音乐。
课件出示:作者的照片,文字总结:仔细观察,热爱大自然
(设计意图:通过配乐朗读,品味文章语言美,感悟兄弟俩由“观看草地变色——发现变色原因——抒发感情”的童真童趣,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五.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1.师:同学们读得入情入味,你们喜欢这可爱的草地,这有趣的蒲公英吗?
请一位同学把对草地和蒲公英的喜爱读出来,读第4自然段
2.师:这段话有两句感叹句,哪位同学能找出来呢?请你用感叹的语气将它读出
3.师:作者把这有趣的蒲公英当成什么?你从哪一句看出来?(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这是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拟人)
4.小结过渡、师:是啊,作者把蒲公英当成小伙伴。当我们要睡觉时,(指板书)它也收起(花瓣),和我们一起沉沉地睡去,第二天,我们起床,它张开金色的花瓣,和我们一起迎接朝阳。大自然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善待它们,它们则给我们带来多彩的世界和新鲜的空气,让我们一起带着对大自然的珍爱,尽情地将这一自然段读出来,可以加上你喜欢的动作。
师板书:可爱,有趣
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
(设计意图:通过想象,感受拟人手法的奇妙之处,通过多种方式朗读,受到情的感染、美的熏陶)
六.总结全文,拓展引申,培养能力
1.师:同学们,这节课,老师和你们到金色的草地上游玩得很开心,我们发现了草地的秘密,蒲公英张开时,花朵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蒲公英花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啊。(指板书)
2.师:大自然的花花草草就在我们身边,你喜欢什么花?通过你的仔细观察,把它的颜色,形状,作用等特征描述清楚,说说你的发现吧。
3.同学们,大自然就是这么神奇美妙,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善于观察,就会有所收获。
课件出示:各种各样的花图
(设计意图:总结学法,引导学生只有学好观察,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才能捕捉生活之美)
七、布置作业:
(1)摘抄课文中你喜欢的句子,读一读,背一背。
(2)观察你喜欢的花,把你的经历、感受,用你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
八.板书:
2.金色的草地
张开:金色}可爱
合拢:绿色}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