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花钟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通过制作花钟的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2、借助图片、视频等方式体会拟人写法的生动,达到有感情朗读,并能照着书中的写法进行仿写。
3、 积累语言,背诵喜欢的段落
4、初步体会文中举例子这一说明方法的好处, 初步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三年级是一个过渡阶段,通过两年的学习,学生已有自己的主见,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对周围事物的认识仍停留在粗略的表象认识上。本课教学为第二课时,学生在第一课时的学习中已经初步感知了课文的内容,掌握了本课的生字,但是对于花能表示时间这一概念还不能清楚的建立联系,同时学生有了对第三单元的学习基础,对拟人写法并不陌生,但是学生仅停留在能判断句子是拟人的写法,到底怎样抓住事物特点把花当成人来写,写哪方面内容,对于三年级学生还有一定困难。
因此本节课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制作花钟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制作过程中读懂课文内容,理解不同的花开放能表示不同的时间。运用对比读,体会拟人写法的生动,结合图片、视频来感悟学习作者抓住花的特点描写花开样子的方法。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拟人句的表达效果及文章用词的准确。
1、通过制作花钟的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2、借助图片、视频等方式体会拟人写法的生动,达到有感情朗读,并能照着书中的写法进行仿写。
3、 积累语言,背诵喜欢的段落
4、初步体会文中举例子这一说明方法的好处, 初步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拟人句的表达效果及文章用词的准确。
在感受拟人修辞方法生动形象的同时,尝试仿写。
复习导入,巩固生字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花钟这篇课文,先请同学们拿出自主学习单,填一填要求掌握的生字,看看谁把字写得既正确又规范。
看拼音写词语
yàn jiāo nèn bō
丽的蔷薇 的昙花 传 花粉
2、师生评价,根据实际情况,重点指导易错字。
(一)提取信息,理解课文内容
1、出示图片,初识“花钟”
看来同学们的字词掌握的不错,今天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花钟这篇课文,昨天我们初学了课文,课文中介绍的花钟是这样的吗?
2、学生自读课文,说说对“花钟”的理解。
3、制作花钟,理解“花钟”含义
(1)读第一自然段,圈出花名和开花的时间。
(2)根据课文内容,制作花钟,建立花能表示时间的概念,体会作者表达的准确。
(二)对比朗读,品味语言,尝试背诵。
1、把表格和书上的话对比着读读,你发现了什么?
2、书上是怎么描写花开的,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用曲线把描写花开的句子画下来。
3、学生汇报
4、从这些描写中你怎么知道开花了?小组交流交流。
5、全班交流
重点点拨:
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紫色的小喇叭。
(1)出示录像,体会语言的形象生动。
(2)想象着牵牛花开花的样子有感情朗读。
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
(1)借助图片,理解怒放的意思。
(2)带着表情朗读,体会“欣然”的意思。
(3)带着这样的心情读一读,下午三点,万寿菊——学生接读
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介绍资料: 从含笑一现我们知道花开了。同样说花开了,结合资料说说用哪个词来形容昙花更合适?
总结:作者同样写花开,不但抓住了花的特点准确的写了花开的样子,所用的词语还没有重复。
6、师生合作,结合画面有感情背诵,体会段落结构。
(1)齐读总起句,结合画面有感情朗读。
(2)师读总起句,学生借助“花钟”,尝试有感情背诵。
7、体会省略号的作用
(1)只有这些花在不同时间开放吗?(不是,从省略号中看出)
(2)同学们大自然中还有很多报时的使者呢!出示录像
下面就请同学们用上这些词,照着书上的样子选择一种花写一写。
1、同学们生动的语言把花开放的样子描绘出来了,真让老师有身临其境之感,那为什么不同的花开放时间不同呢? (受光照、温度、湿度、昆虫活动的影响)
2、读读第二自然段,举个例子具体说说。小组先讨论讨论。
3、指名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昙花晚上九点开放原因。
4、哪些花的开放时间受昆虫活动的影响呢?读读资料袋的内容,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
总结:看来通过一个个生动的例子更能让我们了解了不同花开放时间不同的原因。
就是因为花开放的时间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所以著名的植物学家林奈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修建花钟。这些花如果换个地方,因为温度湿度光照和昆虫活动时间就会发生变化,所以各地的花钟都是不一样的。课下请同学们进一步搜集资料像学过这篇课文的大哥哥大姐姐一样做个花钟吧。下节课我们就照着第一自然段的样子来介绍你们自己制作的花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