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美丽的小兴安岭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激发热爱小兴安岭,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学习生字新词,能用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感悟词句,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学习和积累准确、生动的语言。
3、认识总-分-总的篇章结构,探究并发现写春夏秋冬四段的组段规律,
4、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理解课文,有感地朗读课文。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人教版课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壮丽的祖国山河”中的第三篇课文。课文紧扣“美丽的大花园”与“巨大的宝库”,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安排,文章中间部分按照四季顺序描绘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象,每段都是先写树木,再写树木周围的景色,有利于引导中年级学生感悟组段方法,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的要求。同时,课文语言准确、生动,有利于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语感。
1、体会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和学习积累语言。
2、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反复品读,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
教法:讲解法、引导启发、创设情境、多形式朗读。
学法:多形式读、小组合作学习、说一说、议一议。
1.导入:我们的祖国有许多名山大川,“小兴安岭”就是我国著名的山脉之一,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23课,欣赏那里迷人的自然风光。教师板书:美丽的小兴安岭
2.有感情朗读课题。
1、认读字词,指导纠正易读错的字音。
抽出 欣赏 封住 浓雾 照射
视线 献出 药材 酸甜 香脆
刮风肥厚 宝库又松又软葱葱茏茏
2、想想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
3、说说小兴安岭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4、 课文的哪个自然段概括了文章的主要意思?
导学春之美。
A、感悟小兴安岭春之美。
1、自由读轻声读第二段,画出描写树木的句子。
2、品读春天树木之美。春天的树木美吗?你从哪些词中体会到这种美?(指名读句子)。
3、引导学生用换词、想像的方法体会“抽出”一词。
4、用读把这种美传达出来。
5、这段还写了哪些景物也很美?再接着读,画出所写的其他景物,画出自己喜欢的词。
6、利用课件图文结合,引导感受春水、小鹿的美。
7、总结:嫩绿的树木、淙淙的春水,再加上可爱的小鹿,使小兴安岭的春天更加生机勃勃。鼓励用文中自己最喜欢的词或自己积累的一个词来总结小兴安岭春天的特点。板书
8、师生合作读第二自然段(老师读树,女同学读春水,男同学读小鹿)强化对组段特点的感受。
B、感悟小兴安岭夏之美。
导语:当我们还沉浸在小兴安岭生机勃勃的春天中时,夏天已经来临了。
1、快速自由默读读第三段。其余思考,这段先写什么,再写了什么,又写了什么?用笔把写的景物画下来。
2、引导总结,这段与第二段都是先写树木,再写树木周围的美丽景象。
3、半扶半放指导学生用学春天之美的方法学习该段。
A、夏天的树木又美在什么地方?你是怎么体会到的?引导学生体会“葱葱茏茏”、“密密层层”。
B、还有哪些景物也很美?结合图片指导学生朗读相关句子体会。
4、总结:用一个词来形容小兴安岭夏天的美。可以是该段中的词,也可以是自己平时积累的词。适机板书
5、好的词句反复品读就是一幅幅有声有色、有生命的图画,能引发我们无限的遐想!启发联想,引导学生用“夏天的_____很美,我仿佛看到了_____,我似乎听到了___________句式”练习说话再次感受小兴安岭夏天的美。
6、女生读该段,男生闭眼想象小兴安岭夏天的美。
导学:小兴安岭春夏两个季节是那么的美,你们一定迫不及待的想知道秋冬两季的美!大家有信心自己去学习体会吗?
1、总结春夏的学习方法。
2、按方法小组合作学习。
3、交流汇报秋季的美,总结板书。
A、小兴安岭秋天的树木美在哪里?你们用了那个词来形容它的美?还写了那些景物?你们又用了哪个词来形容它的美?(结合看图片体会)
B、如果说小兴安岭春夏之美是一种生命之美的话,那么它的秋天则是一种收获的美!
C、配乐朗读该段,体会它的美。
4、完成导学案上的表格。
季节 | 描写景物 |
春 | 树木 积雪 小溪 小鹿 |
夏 | 树木 雾 阳光 野花 |
秋 | 树木 落叶 野果 药材 |
冬 | 树木 积雪 西北风 动物 |
1、思考:小兴安岭的树木一年四季有哪些变化?结合图片再次回味小兴安岭四季树木的美。
2、思考:为什么四个季节都要写树木?为什么要写其他景物之美?(这样写小兴安岭的美才不空洞,美得有特点,美得实实在在。)用书上的一句话对小兴安岭进行概括。
3、我来当导游。
1、总结完善板书:今天这篇课文让我们感受了很多美: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也让我们感受到课文的结构之美,总分总,四季的顺序娓娓道来,让我们受益匪浅。
2、要使小兴安岭的美景永远存在,你认为应该怎么做?
3、我的作业
总 :绿色的海洋
美丽的小兴安岭 分: 春夏秋冬
总: 花园 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