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天门山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感悟理解诗句的意思和意境。
2、通过诗中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1、学生身处东北平原,对长江流域的地理地貌所见不多。
2、三年级的学生虽然学习并积累过一定数量的古诗,但对分析理解古诗的方法并不熟练。
3、学生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完全依赖文字理解古诗的含义存在一定的困难。
4、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使用平板电脑和电子白板。
1、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感悟理解诗句的意思,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教学难点:感受诗的意境,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感悟理解诗句的意思和意境。
2、通过诗中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感悟理解诗句的意思,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会写“断”字。
感受诗的意境,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学生每人手里一个平板电脑。教师利用白板和平板电脑相结合进行教学。
一、晓诗人
1、读词语,猜诗人
出示词语:瓜田李下 白璧无瑕
师:你猜出他是哪位诗人了吗?(李白)
设计意图:借助电子白板的拉幕功能和遮罩功能,增添对学习内容的神秘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资源共享,熟悉诗人
师:上节课老师留了预习作业,让大家回去搜集有关李白的资料,现在我们就通过大屏幕来共同分享一下。(对学生提交预习作业情况进行评价)
师:现在请同学们互相评价一下大家搜集的资料,也可以通过PAD互相讨论一下。然后汇报你搜集的资料。
设计意图:利用PAD上预习作业的功能查看全班同学的预习情况,并及时评价。学生通过查看彼此搜集的资料进行互评和讨论,同时也丰富了自己搜集的资料,真正地达到了资源共享。
3、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李白的山水诗《望天门山》,板书课题。
1、读了课题,你想到了什么?
2、自由读诗,读准字音。
3、听录音,画节奏(学生听完边听录音,边画节奏)
设计意图:课题是文章的眼睛,读中思考,培养学生推理能力。初读古诗,要读出节奏。
1、同学们用优美的朗读声把老师带到了画卷中,到底画里都画了哪些景物呢?请同学用笔画一画。谁愿意到白板前来画。(学生在PAD上进行圈画,找一名学生到白板前板演,为了公平,借助PAD上的抢答功能决定谁来板演)
2、这青山、碧水、孤帆、红日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让我们看一看图片,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课文插图)
3、同学们用这么丰富的语言才将眼前的景物说清楚,而李白只用短短的几句诗就把看到的景物生动的描写出来。两相比较,古诗有何优点值得我们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白板上的图片,用语言叙述看到的美景,与古诗对比,感受古诗的特点:语言精练,朗朗上口。
4、指导朗读古诗。(配乐朗读)
设计意图:白板的超大屏幕下,看着美丽的图片,配上悠扬的音乐,朗诵这首诗,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祖国山河的壮美。
5、有人说李白的诗是一幅画,还有人说李白是一位优秀的摄影师,因为他的诗充满了灵动,请同学们分小组选择你喜欢的一句诗看看哪些动词用得妙,可以圈画词语,或者在旁边做上批注,老师推送给你的相关的视频或者文字资料,帮助你理解诗意。
设计意图:分小组合作学习,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借助PAD的推送功能辅助学生进行学习。学生在汇报的时候,也可以使用PAD上的聚光灯功能让学生更加专注地看这一句诗。
6、学生小组汇报。预设:
●“断”体会楚江水势之猛
●“回”体会山之雄伟
●“出”感受山动态的美
●“来”诗人观察天门山的位置
发挥学生的想象,感受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练习巩固。
图片配诗练习
师:作者孤帆一片自上游顺水而下,天门山敞开自己巨大的胸怀迎接他,请大家想像一下,当时的作者是怎样的心情?
同学们把古诗背诵得正确、流利,这还不够。不管学习什么,我们都要习得方法。下面我就来回顾课堂的教学环节,总结古诗的学习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白板的屏幕录制功能,唤起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环节的记忆,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
1、同学们可以根据思维导图完成古诗的学习方法。也可以通过画板用其他形式来总结。
2、今天我们跟随李白完成了我们的天门山之旅,感受到了祖国山河的壮丽,领略了古诗的魅力,更加感受到了我祖国灿烂的文化,为我们自己是炎黄子孙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