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陶罐和铁罐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指导书写“陶”字。同学们,猜猜这是什么字?演示图片。右边的“双耳”代表土山,造字本义:许多烧瓷匠人在山中的泥池中踩拌黏土以便制作瓷器。请跟老师板书“陶”(课题已板书在黑板上),注意它的第一笔是“横撇弯钩”。撇,横折钩,代表“人”里面的“缶“表示用杵棒特殊器具制作圆形的陶器”。请读题。陶,是用黏土烧制成的。(出示图片)因此它最大的缺点就是易碎,而铁罐最大的优点就是坚固。(结合板书)童话故事由此拉开了序幕。
2. 通过预习你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件出示:这篇故事主要写了国王御厨里有两只罐子,( )的铁罐( )陶罐 ,常常( )他。多年以后,陶罐被掘出土,还是那样( ) 而铁罐( )。
师:你会分别送什么词给陶罐和铁罐?——谦虚、骄傲(一起动笔书空“谦虚”)
昨天肯定预习得很充分了,生字学得怎么样?同桌拿出预习表,快速互改“基础字词关”,并指出错误。
能接受老师的挑战吗,开始闯关。
1.闯字词关。
(读准字音):懦弱 争辩 羞耻 流逝 宫殿 掘开 奚落。
小老师带读,强调读准字音。
换个词语还认识吗?
懦夫 辩护 殿堂 时光飞逝 朴实无华 素不相识 不耻下问 掘地三尺
(辨字组词)考考你们的眼力,请同桌合作组词。
兼( ) 脑( )辩( ) 辫( )
谦( ) 恼( ) 辨( ) 瓣( )
同桌开火车组词
同学们学习生字要善于与学过的字进行对比识记,这样能减少写错字,把新字记得更牢。
2.再来过过书写关
(指导书写)这些显“蓝”的字是本课要求写的生字,哪些你觉得要提醒大家注意写好。哪些字不好写,需要指导。相机指导书写“谦虚”“感”“荒”四个字。请在书写本临摹一个写一个。
(一)学习课文的1-9自然段,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
刚才大家认真书写了易错、难写的字,通过了书写关。老师邀请你们进入“朗读能手关”。昨天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家长给你们打了几分。 怎么才能把对话读好,得满分呢?谁有好办法?(抓住提示语,注意描写他们神态和动作的词语),2-8段的对话中有哪些这样的词,请画出来。
1.出示阅读提示:画出描写神态和动作的词。
2.指导朗读。将说话人的神态动作带进对话中去,能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 请一组同桌来朗读,其他同学注意当好评委,看他们是否抓住人物的神态来。
出示课件:“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 陶罐谦虚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评议:他读出傲慢的样子了吗?傲慢还可能是什么样子的?你再读。不把陶罐放在眼里)轻蔑是什么意思?谁还想读,这下可能连看都不想看了。趾高气昂,不屑一顾的样子。“懦弱”是什么意思——胆小,铁罐说陶罐胆小,没有用,这是对陶罐的挖苦,嘲笑,课文第一段用一个什么词来说“奚落”,听听他是否把奚落语气读出来?)
继续往下: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师:争辩的语气应该是怎么样的?比较肯定。
(评议:给争辩换一个词,你会换“辩论“,与人辩论的语气,谁来读。看看恼怒两个字都跟心情有关,可见铁罐气极了。谁想再读读这句话?生气的时候声音就大了,表情呢?面红耳赤请你再读。)
师:为什么铁罐会如此恼怒呢?因为陶罐说“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
对,同学们学习要善于联系上下文,句子之间有紧密的联系,抓住这些联系去读课文就能理解得比较深刻。在铁罐的眼里,它压根儿看不起陶罐,因为陶罐很容易破碎,而自己坚固无比。
(二)学习第7-9段,学会运用表示神态或心情的词语。
1.铁罐刚开始是奚落,后来是恼怒,再后来呢?课文还有一段对话,大家看看应该是怎样的语气,用什么词语来形容。
出示课件: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 )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2.学生汇报学习。(和气、和颜悦色、温和;火冒三丈、气急败坏、暴跳如雷、恶狠狠、气势汹汹)
1.分角色朗读铁罐和陶罐之间的对话(2-9自然段)。
刚才我们抓住神态、动作分组初步感受了陶罐和铁罐的形象。现在请四人小组分角色来演一演陶罐和铁罐,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上合适的动作。试一试吧。
2.请一组上台表演
故事是如此的生动、精彩,同学们演得棒极了,老师的眼前似乎浮现了谦虚的陶罐和一个咄咄逼人的铁罐。
2.配乐朗诵:铁罐如此看不起陶罐,甚至想欺负它。陶罐不再理会铁罐。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两个罐子遗落在荒凉的场地上,上面覆盖了厚厚的尘土。当人们掘出陶罐时,它依然那样光洁、朴素、美观,而铁罐早已化为灰烬。原来的的铁罐是那样坚固,现在如何?原来的陶罐是易碎,现在如何?前后对比,让人感慨万千。课文读到这里,你突然领悟到什么道理?
生预设:不能光看到别人的短处,还要看到别人的长处。
不能看不起比你弱小的人,不能以强凌弱。
师:对呀,我们要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因为人人都有优点也都有缺点。
如果铁罐现在是这个样子,它看到依然令人称赞的陶罐,你想他会怎么说?
1.表演关:绘声绘色地表演故事,争取得满分。
2.完成预习表中的“提高表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