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富饶的西沙群岛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知识目标: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海防前哨、五光十色、峡谷、全身披甲、威武、海滩、贝壳、鸟粪、肥料等。
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我国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学习课文里的优美语言,积累好词佳句。
德育目标:了解我国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
我校孩子课外阅读量不大,对西沙群岛并不了解,对海里鱼的品种数量多,海产品的丰富没有认识。积累的词句也不多,但对海洋却充满了兴趣,对美丽景色充满了向往。
指导学习描写海水色彩和海域物产的段落。
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初步感受了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那么西沙群岛在我国的什么地方?(课件出示)它有什么特点?
提问:谁能用上课文中“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两个词语来感慨一下吗?
教师板书: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师:作者先后从哪些地方描写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呢?
教师板书:海水、海底、海滩、海岛。
课件出示图片。
师:接下来我们就一同来感受西沙群岛海水的美丽(欣赏图片)。
课件出示齐读第二自然段(感受海水的美)
师:我们共同欣赏了西沙群岛海水的美,接下来,咱们在一同潜入海底,共同欣赏西沙群岛海底的美丽富饶。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
1、你在海底看见了哪些生物呢?用──标出来。
2、指名回答。
3.精读第3自然段,感受珊瑚的多姿、海参的闲懒、龙虾的威武。
(1)指名朗读描写珊瑚的句子。
(2)观察课件,理解比喻句:“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3)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各种各样。
把这个中心词标出来,齐读。
(4)指名朗读描写海参的句子。
(5)指导朗读。理解拟人句:抓住“到处”“懒洋洋地蠕动”这个词组,理解词语“蠕动”的意思,结合课件感受海参的特点。
(6)表演朗读这一句。
(7)指名朗读描写大龙虾的句子。
(8)引导理解拟人句,并理解“威武”的意思。
(9)代有喜爱的口气朗读这一段。
4.精读第4自然段,感悟鱼数量多、鱼姿美。
(1)指名朗读,整体感悟鱼多、美,
(2)说说自己读后的感觉。
生:种类多、鱼多、
(3)引导理解鱼的品种多。
师:从哪句话可以看出鱼的品种多?(有的——有的——有的——、各种各样)
师:哪句话写了鱼“多得数不清”
(4) 引导理解夸张句“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师:这一句采用的是夸张的写法,足以说明西沙群岛的鱼实在是品种繁多、数不胜数啊!
(5)第四自然段哪句话说明了西沙群岛海底鱼的特点?
生:“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
师:你能用自己平时积累的其他词语来形容鱼多吗? (不计其数、不胜枚举、千姿百态……)
观察课件,指导朗读,注意读出惊叹的语气。
(4)过渡:这里的鱼不仅多,而且很美丽,很独特,作者介绍了哪几种鱼?请几个同学分别来朗读描写每一种鱼的句子。(指名朗读)
(5)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鱼。
(6)欣赏各种鱼的课件,深化感受,随图片悟情朗读相应的描写鱼的句子。
(7)拓展补充:欣赏其他鱼的美姿。
谁能像课文中那样介绍其中的一种?(随机评价学生的语言表达)
(8)再次朗读这一段:
先自由朗读,然后按总分总方法,集体与个别配合朗读
5.引导背诵,积累词句。
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a. 第五自然段介绍了什么?
b. 他们分别有什么特点?
2.教师根据学生合作情况,邀请两组向大家展示。
(1)合作朗读第5自然段;两名同学朗读描写贝壳的句子。两名同学朗读描写海龟的句子。(初步感受并列写法)
(2)理解词语“拣”与“捡”的不同?
3 四人合作,用刚才的方法学习第六自然段,
师:每人介绍鸟岛一方面的特点。
4齐读第六自然段,整体感知。
1.教师铺垫引读,引导学生满怀深情和期盼地接读。
师:是啊,富饶美丽的西沙群岛,我们祖祖辈辈生长的地方,随着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我们心里充满了希望和憧憬──
生:(满怀深情和期盼地朗读)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
2.教师铺垫引读,引导学生满怀豪情和信心地接读。
师:随着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
生: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