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情朗读
2.初步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培养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懂得学作文应先学做人。
3.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叶老对文一丝不苟,对人平易真诚的文品和人品。
4. 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培养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
1.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情朗读
2. 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培养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
1.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情朗读
2. 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培养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
一、导入 整体感知,理清层次(课前板书课题)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6课,齐读课题。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内容。这篇课文是写爬山虎的吗?文章写了两个人,一个是大作家——叶圣陶先生,一个是初中生——肖复兴(课件)
2、主要写了他们之间的什么事?打开书看看。
(叶圣陶给肖复兴修改作文和请肖复兴到家里做客两件事,(生说师写)板书:修改作文 邀请做客)
3、课件:全文共有十个自然段,(指课件)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先写修改作文再写邀请做客。(课件)
4、回忆,哪几个自然段写修改作文,哪几个自然段写邀请做客?(课件呈现)
二、学习改作文
(一)讲第三段,体会修改得多。
1.先看第一部分——上节课,我们细读了1、2自然段,现在看3、4自然段,这两个自然段都写叶老帮我修改作文,有什么不一样呢?
(师:你来读第三段,你读第四段)大家认真思考。(引导发现内容不同,一个粗略看,一个仔细看。写法不同,一个是概括写的,一个是具体写的)
2.小结:这两段一段是初看,一段是细看,一段是概括写,一段是具体写。
3.初看,肖复兴为什么愣住了,自读第三段(楞)加圈?(他看到了什么)
出示课文,指名读看到部分。
我打开本子一看,里面有这次征文比赛获奖的20篇作文。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
(二)讲第四段学习修改方法
1、仔细看,又看出了什么?认真默读第四自然段,数数具体写了几处修改? (谁说)
2、课件出示两处修改:
题目《一张画像》改成《一幅画像》,我立刻感到用字的准确性。
“怎么你把包几何课本的书皮去掉了呢?”叶老先生改成:“怎么你把几何课本的包书纸去掉了呢?”
①“张”换成“幅”怎么就准确了呢?(板书:换)(指名说)
小结:换字修改的地方是只有这一处吗?你又有什么感受?(叶老先生改得多仔细呀!)
②(第二处单独出示)第二处是怎么改的?你读读原来的句子。你读读改后的句子。
③为什么这样改?
④(出示肖复兴解释的句子,生说)作者先写怎么改,然后解释了为什么这样改。你们能理解吗?
原句中有两个动词。一个是——一个是——(变红色)。这句话要问的是“包上”还是“去掉了”呢?所以“包”在这里没有真动作,是个假动词,删去了使句子简洁规范。(板书:删)
⑤我们再来体会体会,老师读原句,你们读改后的句子。小声读原句子,大声读改后的句子。
⑥这一句就有两处修改,一删一换中,不仅蕴涵着叶老先生的认真态度和写作功力,还包含着叶老先生对一个孩子的关心爱护?(谁再来读读这一段)
4、学习增和倒
过渡:(指板书)删——更加规范、换——更加准确,从肖复兴举的例子中,我们也学到了修改作文的方法,
我们也来仔细看看叶老修改后的作文,结合平时学到的修改作文的方法,看看你还能有什么发现?——仔细看!(给时间让学生看)
老师读原句,指名:你读颠倒后的,大家一起读颠倒后的——哪个好?
(三)学习评语感受关心,学习写作方法
叶圣陶先生不仅认真修改了肖复兴的作文,还写了一段评语。
1.指名读——
这一篇作文写的全是具体事实,从具体事实中透露出对王老师的敬爱。肖复兴同学如果没有在这几件有关画画的事上深受感动,就不能写得这样亲切自然。
④ 肖复兴也正是在叶圣陶先生帮他修改作文,邀请做客两件事情上,深受感动,才写下了这篇文章。他不仅记叙了具体事实,也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我们一起再来读这一部分,老师讲述具体事实,大家朗读作者的真实感受
2、引读梳理——
②回到家,捧着叶老给我修改的作文,仔细地看了一遍又一遍——
③叶老的评语十分亲切,充满鼓励——
我一下子愣住了。
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这则短短的评语,树立了我写作的信心。
小结:叶圣陶先生这样的大作家,能够逐字逐句地给一个素不相识的中学生修改作文,这件事对少年时代的肖复兴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再读——
三、学习做客
(一)学习握手和交谈,感受叶老人品
过渡:邀请做客这一部分,又写了哪些具体事实,表达了怎样的真情实感呢?
1.默读6-10自然段,圈一圈具体事实,画一画真情实感。
2.引导交流:来到叶老家,他们都做什么了?
(1)握手
交流引导:同学们见面握手吗?(不握手,一般都是打招呼)大人见面才握手呢!再读这句话,从握手中体会到什么?跟于老师握握手,你是个聪明的孩子,于老师想和你交朋友。
(2)交谈
还干什么了?(他们又谈了些什么呢?)这里有具体描写吗?这是概括写读——
“融洽”是什么意思?
这一部分并没有具体写我们都谈些什么,只是概括地写——我们的交谈很融洽。
叶老先生见了我,像会见大人一样同我握了握手,一下子让我觉得距离缩短不少。
我们的交谈很融洽,仿佛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他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含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至不知黄昏的到来。
你能通过“融洽”这个词语能想象出他们谈了什么吗?(不着急,停顿十秒钟,让我们的想象飞一会儿)飞起来了吗?谁来说——
交流点拨
加上我们的想象,原本概括的内容变得具体了!
其实呀,不是肖复兴没有写具体,而是编入教材的时候,把这部分内容删掉了。想不想知道他们到底谈了些什么?真想知道——睁大眼睛,仔细看
他几次问我各科学习成绩怎么样。我说我连续几年获得优良奖章,文科理科学习成绩都还不错。他说道:“这样好!爱好文学的人不要只读文科的书,一定要多读各科的书。”他又让我背背中国历史朝代,我没有背全,有的朝代顺序还背颠倒了。他又说:“我们中国人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历史,搞文学的人不搞清楚我们的历史更不行。”我知道这是对我的批评,也是对我的期望。
4、他们谈学习,谈历史,谈叶老家的爬山虎。不像是大作家和中学生,倒像是老朋友在交谈啊。所以作者有这样的感受——你来读(写交谈的完整句子)
(二)体会借景抒情
1.这一部分,肖复兴不仅多次直接表达自己的感受,还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情感。他写了哪种植物?(爬山虎)
找到描写爬山虎的句子了吗?谁来读——
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夏日的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少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
2、肖复兴为什么要反复描写爬山虎呢?(学生谈到《爬山的脚》)
你们都联想到我们刚学过的一篇课文《爬山虎的脚》,你们又猜对了!看,肖复兴的原文中有这样的一段话。(指名读)
那时候,我刚刚读过叶老先生写的一篇散文《爬山虎》,便问:“那篇《爬山虎》是不是就写的它们呀?”他笑着点点头:“是的,那是前几年写的呢!”说着,他眯起眼睛又望望窗外那爬山虎。
3、此刻,在肖复兴眼中、心中这爬山虎就是——,叶圣陶先生就像那片(指课题)——绿绿的爬山虎
4、再来读读这两段描写,想象画面,体会情感。(先自己读,在指名读,)
不仅直接表达感情,还把情感融汇在爬山虎这种景物的描写之中。(齐读)
5、最后一段,集中表达了作者的感受。(出示句子)
我非常庆幸,自己第一次见到作家,竟是这样一位人品与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他跟我的谈话,让我好像知道了或者模模糊糊懂得了:作家就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么写的。我15岁时的那个夏天意义非凡。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④小结:确实堪称楷模。
6、结尾:
①这是文章的结尾。(齐读)肖复兴要表达什么意思?你们能读懂吗?
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小结:15岁时的那个夏天,肖复兴来到那个小院,见到了大作家叶圣陶先生,看到了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叶老帮我修改作文,邀请我做客,使我懂得了应该怎样做人,怎样作文。1992年叶圣陶先生去世四周年之际,肖复兴提笔写下这篇文章,近30年了,但当时的情景如在眼前,一想起叶圣陶先生,就仿佛又看到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读——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板书:
修改作文
具体事实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换 删 增 倒
真情实感
邀请做客